导图社区 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编辑于2022-10-05 21:31:25 湖北省慢阻肺
病因
吸烟
最重要的病因
感染
最重要的急性加重病因
AECOPD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
抗胰蛋白酶减少
弹性蛋白减少
弹性阻力下降
呼气性呼吸困难
发病机制
炎症机制
慢阻肺的特征性改变
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
释放中性粒弹性蛋白酶
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
吸入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
蛋白酶增多或活性增强
抗胰蛋白酶产生减少或灭活加快
先天性抗胰蛋白酶缺乏
多见于北欧血统
全小叶型肺气肿
病理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可见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
表面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疱
镜检
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
分类
小叶中央型
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气性细支气管狭窄
远端二级呼气性细支气管囊状扩张
特点
囊状扩张的支气管位于小叶中央
全小叶型
呼气性细支气管狭窄
引起终末组织
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
特点
气肿囊腔较小
遍布肺小叶内
混合型
病理生理
特征
持续性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
器质性破坏
弹性蛋白减少
弹性阻力减小
呼气动力减弱
小气道变窄
气道阻力增加
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气肿加重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受压
毛细血管大量减少
血流量减少
通气血流比值减少
通气功能发生障碍
呼衰
换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引发呼衰
临床表现
症状
慢性咳嗽
晨间咳嗽明显
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
气短
慢阻肺标志性症状
喘息
老年人+吸烟n年+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喘息+活动后气短N年=COPD
体征
视诊
桶状胸
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
触诊
双侧语音震颤减弱
常见语颤减弱:气多(气胸/COPD)、水多(胸水)、厚(胸膜增厚)、堵(肺不张)
气体增多
叩诊
双肺过清音
心浊音界缩小
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
呼吸音减弱
部分可闻及湿啰音或干啰音
检查与诊断
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
确诊COPD的金指标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 <70%
确定为持续性气流受限
肺容积指标增高
肺总量
功能残气量(FRC)
残气量(RV)
胸部X片
双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肺气肿表现)气体增多
肺纹理增粗、紊乱
胸部CT
可见小气道病变的表现、肺气肿的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功能检查确定持续性气流受限是诊断必备条件
鉴别诊断
哮喘
多为青少年或儿童,伴有过敏史、闭眼、湿疹
合理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控制病情
与慢阻肺鉴别的重要特征
评估
稳定期评估
肺功能评估
评估标准
FEV1/预计值
≥80
GOLD1级:轻度
50-79
GOLD2级:中度
39-49
GOLD3级:重度
<30
GOLD4级:极重度
症状评估
mMRC问卷
0级
剧烈活动呼吸困难
1级
平地快走或爬坡呼吸困难
2级
由于呼吸困难需要停下来休息
3级
走一会需要停下来喘息
4级
脱个衣服都呼吸困难
急性加重分险评估
并发症与治疗
并发症
慢性呼吸衰竭(II型呼衰)
COPD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
变现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自发性气胸
突然胸痛再出现呼吸困难、伴明显发绀
通过X线可确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肺血管床减少缺氧导致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塑
肺动脉高压
导致右心功能不全
治疗
稳定期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
β₂受体激动剂
短效
沙丁胺醇
长效
沙美特罗
抗胆碱药
短效
异丙托溴胺
长效
噻托溴胺
糖皮质激素
祛痰药
长期家庭吸氧
使用指征
PaO2≤55mmHg或SaO2≤88%,有获没有高碳酸血症
PaO2 55-60mmHg,或SaO2 < 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或红细胞增多症
目的
静息状态下PaO2 ≥60mmHg和(或)SaO2升至90%
急性加重期治疗
抗感染
感染是急性加重期最重要的诱因
关键治疗
止咳、化痰
平喘
支气管扩张剂
关键治疗
吸氧
持续性低浓度低流量吸氧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衰病人使用机械通气
慢阻肺
病因
吸烟
最重要的病因
感染
最重要的急性加重病因
AECOPD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
抗胰蛋白酶减少
弹性蛋白减少
弹性阻力下降
呼气性呼吸困难
发病机制
炎症机制
慢阻肺的特征性改变
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
释放中性粒弹性蛋白酶
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
吸入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
蛋白酶增多或活性增强
抗胰蛋白酶产生减少或灭活加快
先天性抗胰蛋白酶缺乏
多见于北欧血统
全小叶型肺气肿
病理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可见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
表面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疱
镜检
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
分类
小叶中央型
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气性细支气管狭窄
远端二级呼气性细支气管囊状扩张
特点
囊状扩张的支气管位于小叶中央
全小叶型
呼气性细支气管狭窄
引起终末组织
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
特点
气肿囊腔较小
遍布肺小叶内
混合型
病理生理
特征
持续性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
器质性破坏
弹性蛋白减少
弹性阻力减小
呼气动力减弱
小气道变窄
气道阻力增加
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气肿加重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受压
毛细血管大量减少
血流量减少
通气血流比值减少
通气功能发生障碍
呼衰
换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引发呼衰
临床表现
症状
慢性咳嗽
晨间咳嗽明显
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
气短
慢阻肺标志性症状
喘息
老年人+吸烟n年+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喘息+活动后气短N年=COPD
体征
视诊
桶状胸
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
触诊
双侧语音震颤减弱
常见语颤减弱:气多(气胸/COPD)、水多(胸水)、厚(胸膜增厚)、堵(肺不张)
气体增多
叩诊
双肺过清音
心浊音界缩小
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
呼吸音减弱
部分可闻及湿啰音或干啰音
检查与诊断
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
确诊COPD的金指标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 <70%
确定为持续性气流受限
肺容积指标增高
肺总量
功能残气量(FRC)
残气量(RV)
胸部X片
双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肺气肿表现)气体增多
肺纹理增粗、紊乱
胸部CT
可见小气道病变的表现、肺气肿的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功能检查确定持续性气流受限是诊断必备条件
鉴别诊断
哮喘
多为青少年或儿童,伴有过敏史、闭眼、湿疹
合理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控制病情
与慢阻肺鉴别的重要特征
评估
稳定期评估
肺功能评估
评估标准
FEV1/预计值
≥80
GOLD1级:轻度
50-79
GOLD2级:中度
39-49
GOLD3级:重度
<30
GOLD4级:极重度
症状评估
mMRC问卷
0级
剧烈活动呼吸困难
1级
平地快走或爬坡呼吸困难
2级
由于呼吸困难需要停下来休息
3级
走一会需要停下来喘息
4级
脱个衣服都呼吸困难
急性加重分险评估
并发症与治疗
并发症
慢性呼吸衰竭(II型呼衰)
COPD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
变现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自发性气胸
突然胸痛再出现呼吸困难、伴明显发绀
通过X线可确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肺血管床减少缺氧导致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塑
肺动脉高压
导致右心功能不全
治疗
稳定期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控制症状的主要措施
β₂受体激动剂
短效
沙丁胺醇
长效
沙美特罗
抗胆碱药
短效
异丙托溴胺
长效
噻托溴胺
糖皮质激素
祛痰药
长期家庭吸氧
使用指征
PaO2≤55mmHg或SaO2≤88%,有获没有高碳酸血症
PaO2 55-60mmHg,或SaO2 < 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或红细胞增多症
目的
静息状态下PaO2 ≥60mmHg和(或)SaO2升至90%
急性加重期治疗
抗感染
感染是急性加重期最重要的诱因
关键治疗
止咳、化痰
平喘
支气管扩张剂
关键治疗
吸氧
持续性低浓度低流量吸氧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衰病人使用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