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学·心电图·心肌缺血与 ST-T改变
诊断学的心电图检测章节的心肌缺血与 ST-T改变部分的知识点归纳,心电图分为缺血型心电图改变、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药理学的抗精神失常药章节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介绍了如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
药理学的抗心律失常药章节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分享了电生理学基础、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常用药的知识,快来看看吧!
药理学的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章节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癫痫是脑局部病灶的神经元兴奋性过高而产生阵发性的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的综合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诊断学·心电图·心肌缺血与 ST-T改变
心电图类型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正常情况
心外膜APD<心内膜,心外膜复极化完成早于心内膜
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表现
T波高大
机制
缺血心肌复极时间>正常→原与心外膜复极向量相抗衡的心内膜复极向量减小或消失→T波向量增加
经典
下壁心内膜下缺血
下壁导联II、III、aVF,T波高大直立
前壁心内膜下缺血
胸导联,T波高耸直立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
T波倒置(T波方向相反)
心外膜APD>正常→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心内膜先复极)
已复极的心内膜(膜外电位为正),而缺血的心外膜心肌尚未复极(膜外电位呈相对负性)→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 T波向量
下壁心外膜下缺血
下壁导联II、III、aVF,T波倒置
前壁心外膜下缺血
胸导联,T波倒置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原因
心肌损伤→心肌向量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
特点
损伤对侧部位的导联,常可记录到相反的 ST改变
类型
ST段压低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而指向心内膜)
位于心外膜面的导联,出现 ST段压低
ST段抬高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向量指向心外膜面导联)
位于心外膜面的导联,出现 ST段抬高
透壁性心肌缺血
心外膜下缺血 (T波深倒置)
心外膜下损伤 (ST段抬高)
心外膜缺血范围>心内膜
检测电极靠近心外膜缺血区
透壁性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外膜缺血改变
临床意义
作用
诊断冠心病
50%冠心病患者,未发作心绞痛时ECG正常,发作时可记录到ST-T段改变
约10%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ECG可正常或仅轻度ST-T段改变
冠心病(部分患者)
呈待续性 ST改变(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T 波低平、负正双向和倒置
冠心病(典型表现)
冠状T波(倒置深尖、双肢对称)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
也可见于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发作(典型)
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缺血型 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T 波倒置
心绞痛发作
呈ST-T改变加重,或伪性改善
变异型心绞痛
暂时性 ST段抬高,常伴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 ST段下移
急性严重心肌缺血的表现
心肌梗死
ST 段呈持续抬高
鉴别诊断
类似ST-T改变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脑血管意外
非特异性 ST-T改变
低钾、高钾等电解质紊乱、药物(洋地黄、奎尼丁等)、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继发性ST-T改变
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