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1843虎门条约、1844望厦条约、1844黄埔条约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抖音社交功能变化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中国近代史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
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化开端
1842南京条约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半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843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844望厦条约
美国在中国通商,外交方面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影响:扩大了对中国主权的侵害,也是中国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4黄埔条约
允许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改变关税需要同法国商量允许法国在五口i建设教堂和坟地
影响:使法国享有和美国相同的特权,给中国造成灾难性影响破坏中国的司法,关税,领海主权
1851太平天国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起义运动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失守
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影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打击了满清王朝封建统治
1851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影响: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得沙俄获得了在伊、塔两地的诸多特权,中国西北的大门由此打开。
185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英、美、法三国领事跳过与清政府商议的环节直接对外宣布《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影响:使中国丧失了租界内的行政司法税收权力。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为扩大在华利益
在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烧杀抢掠,无数瑰宝流失海外,战争最终以清朝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了中国沿海各省,中国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被外国侵略势力肆意掠夺。
1858 瑷珲条约
影响: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失,俄国不费一枪一炮就从中国手中夺取了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858 天津条约
增设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船只在长江口岸往来;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旅游、通商、传教;
影响:使俄、美、英、法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
1860 北京条约
中国赔偿英法的军费涨到800万两;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瑷珲条约》中规定的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彻底割让给俄国。
影响:割让了大片土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此以后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1861 洋务运动
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世界史观分析:洋务运动发生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口号:“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失败标志:甲午战败
1861 中德通商条约
逼迫中国让德国取得与英、法、美、俄四国在华同等的权力和地位
影响:中国与德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得德国获取了与英、法、美、俄四国同等的在华利益。
1864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改变了原定中俄边界走向,中国丢失了更多的领土
1874 北京专约
影响:日本政府曲解《北京专约》,称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保民义举”,就是承认了琉球人是日本属民,琉球就是日本领土,日本于1879年武力占领琉球,并改名为冲绳。中国从此以后失去了对琉球群岛的主权。
1876 左宗棠收复新疆
影响:粉碎了英国和俄国吞并新疆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1876 烟台条约
扩大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
影响:英国扩大了在华通商特权,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的权力。
1881 伊犁条约
影响:俄国又多占中国七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使得俄国在华的经济扩张延伸至中国腹地。
1883 中法战争
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引起了这场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战场扩大到了中国东南沿海。
影响:中国西南门户洞开,外国侵略势力可以长驱直入中国西南边境。
1887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影响:此条约是葡萄牙事实占领澳门三百年来中国政府对澳门地位做出规定的第一个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
1888 北洋水师成立
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现代化的海军的加速形成,推动中国对海洋的关注,加强了海岸防线的重视
1894 甲午战争
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朝丧失了东亚霸主的地位。
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增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
影响: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影响:甲午战争的失败极大地打击了民族的自信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5 广州起义
结果:失败
影响: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
1896 中俄密约
俄国趁中国甲午战争战败之际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导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
影响:俄国获得了从西坡利亚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进一步威胁到了中国东北地区。
1896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日本取得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日本在华获得最惠国待遇。
影响:实现了多年来日本统治者企图在中国得到的各种特权。
1898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影响:青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1898 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派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局:失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影响: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1899 义和团运动
事件: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
原因: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
1901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军;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清政府保证严禁百姓参加反帝运动。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人民不再对清政府抱有希望
1905 中国同盟会成立
影响:同盟会是清末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起到重要作用。
1911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最后在袁世凯的谈判下,清帝退位。
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