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常识
中国近现代历史大事件整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840s-1900s)、第一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
编辑于2022-10-08 23:25:12 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s-1900s)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
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2年
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失败后, 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四洲志》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1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广州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3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4年
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法国加入其中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天津条约》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3年
农民阶级
始于鸦片战争失败,终于天京事变
《天朝田亩制度》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凡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资政新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法律制度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1860s-1890s
洋务运动
30年左右
地主阶级
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终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目标
早期自强,后期求富
活动
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工业
民用工业(官督商办)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1894-1895
甲午战争
1年
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军事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过程:
平壤战役:清军战败,退回国内
黄海战役:李鸿章主张保船避战,日军乘机控制黄海海权
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旅顺大屠杀)
威海战役: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把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日勒索3000万,俄德法租借中国港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人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梁启超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严复
《救亡决论》喊出“救亡”口号
翻译《天演论》
孙中山
“振兴中华”
檀香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8
维新运动
1898年6月-9月,3个月时间
民族资产阶级
始于甲午战争惨败,终于慈禧软禁光绪,杀了戊戌六君子
维新派与守旧派(洋务派)论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实质
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第一次交锋
活动
政治
改革行政机构
经济
保护奖励农工商和交通采矿业
军事
改练新式陆军
文化
设立京师大学堂
近代高等教育发端
1900s-1918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不反帝,不彻底的反封(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
成果
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
推翻清王朝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责任内阁
意义: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丰碑
失败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
1905
孙成立中国同盟会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政党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概括纲领为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
“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增加归国家,只能保证地价不涨
革命派和改良派(维新派)论战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1911
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影响最大的一次
10月10日武昌起义
成功的一次
共进会,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
1912
清帝被迫退位
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袁世凯窃国,建立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礼仪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913-1918
孙中山的挽救
历经5年时间
二次革命
孙中山为代表反抗袁世凯的革命事件。
起因宋教仁被刺
护国运动
蔡锷组织护国军
护法运动
段祺瑞拒绝《临时约法》
失败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1917
俄十月革命,带来马克思主义
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第一人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五四运动左翼骨干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
先驱者和擎旗人(李大钊,陈独秀)
五四运动左翼骨干
主体部分(毛泽东,周恩来)
部分原同盟会,辛亥革命活动家
1915-1923
新文化运动
历经8年时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新青年》和北大是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
基本口号
民主和科学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逐步发挥作用
1919
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
学生为主-工人为主
1920
中共在上海成立
革命首要问题
分清敌友
1921
中共一大:时间:1921.7.23(建党日7.1)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人员:
陈独秀、李大钊没参加(陈独秀派包惠僧参加)
毛泽东、何叔衡参加★
内容:
1.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产床”(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奋斗目标)
2.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宣传:李达、张国焘)
3.通过党纲: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义”
4.中心任务: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
1922
中共二大
内容:
1.制定了党的最高、最低纲领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2.通过了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党章》
工人运动
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农民运动
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浙江衙前农民协会
1923
中共三大
为打到列强除军阀,共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4
国民党一大
时间:1924
内容:
1.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2.“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北伐战争胜利;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1927
国民大革命
历经3年时间
反帝反封大革命
起于五卅运动
北伐战争成功
毛《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终止标志: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杀共党
国共合作破裂
东北改旗易帜
北洋军阀不再是独立政治力量,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建立统治
1927-1937
10年国共对峙
土地革命时期
终止标志: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927
中共五大
时间:1927.4.27
内容:
1.批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第一次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南昌起义
时间:1927.8.1
地点:江西南昌
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的旗号
意义: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2.标志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建军节:8.1)
八七会议
时间:1927.8.7
地点:武汉汉口
内容:
1.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霸气=八七)
4.决定派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时间:1927.9.9
领导:毛泽东
地点:湖南长沙
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内容:
1.文家市决策:将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2.三湾改编: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队上)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广州起义
时间:1927年12月11日
又一次反国民党屠杀
工农红军的旗号
将土地革命付诸实践
城市为中心,均失败
1928
中共六大
时间:1928.6
地点:莫斯科
内容:
1.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2.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党的中心工作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毛《井冈山的斗争》
毛《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9
4月 《兴国土地法》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古田会议
时间:1929.12
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村
内容:
1.提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
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铸军魂
2.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
重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0
1月5日 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月 毛《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1931
土地分配方法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
1931-1935
王明左倾
1935
遵义会议
时间:1935.1
背景:

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四渡赤水:毛泽东军事思想展现
长征口诀:瑞湘乌遵,赤金渡桥,雪草会师
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内容:
1.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2.确定了以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列主义解决党内问题
4.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12.17日-25日
内容:
1.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2.第一次提出“两个先锋队”的说法
1935年12月27日
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
系统解决党政治路线问题
1936
7月《实践论》8月《矛盾论》
批评主观主义尤其教条主义
科学阐明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0月22日 红二,四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结束
12月 毛《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系统说明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
抗日战争 (1931-1945)
土地政策为“减租减息”(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剥削)
1931
九一八事变
开端
1935
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一二.九运动
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反对华北自治运动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三大口号
瓦窑堡会议
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放弃反蒋,意图联合
西安事变
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37
7.7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
8月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主张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洛川会议
时间:1937.8
背景:1937.7.7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
内容:
1.《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口诀:瓦统洛后
9.22《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以国共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平型关战役(共)
全民族抗战一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8
3月台儿庄战役(国)
《论持久战》
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六届六中全会
【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毛泽东思想成熟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至此为战略防御阶段
1939
国民党成立防共委员会
防共限共溶共反共
共党三大口号
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1941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改造我们的学习》
学风
反对主观主义
教条主义(整风运动重点)
经验主义
1942
《整顿党的作风》
党风
《反对党八股》
文风
解放战争 (1945-1949)
1945
党的七大
时间:1945.4(会期最长)
地点:延安杨家岭
报告: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2.朱德《论解放区战场》
3.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二大第一次提出《党章》
第一部自主修改的党章★
4.周恩来《论统一战线》
内容:
1.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遵义会议:先确定毛领导地位
2.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月重庆谈判
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抗战胜利
《波茨坦公告》天皇投降
抗战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借书
抗战胜利纪念日9.3
收回台湾和琉球岛
抗战完全胜利的标志
年底一二.一运动
第二条战线的学生运动
“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1946
1月(旧)政治协商会议
达成五项协议
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
5月《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指示》(五四指示)
耕者有其田
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
由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
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7
6月三路大军进攻国统区
三路大军
刘邓挺进大别山
陈粟挺进鲁豫皖地区
陈谢挺进豫西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拉开
7月《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0月10日提出“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
10月国民党宣布民盟非法
使在蒋介石治下进行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破灭
1948
4月30日“五一口号”
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
1月《对时局的意见》
中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月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
七届二中
时间:1949.3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最后一个在农村召开的会议)
内容:
1.提出党的工作重心有农村转移向城市“进京赶考”★
2.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
3.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国两种基本矛盾
国际上是新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949-1956国内主要矛盾)
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6月毛《论人民民主专政》
我们的经验和主要纲领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9月新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作为临时宪法
标着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 (1949-1956)
1950
6月七届三中全会
中心任务
三年左右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不要四面出击
1951
“三反”
党政军机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952
“五反”
打击不法资本家,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
1953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同时并举
1953-1956
农业
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生产合作小组
供销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初级形式
(工业)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商业)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
高级形式
个别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定股定息
社会主义建设在 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1976)
1956
5月《论十大关系》
基本方针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9月中共八大
国内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政治建设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中共八大
时间:1956.9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
内容:
1.国内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经济建设方针:既反对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的平衡中稳步前进
1957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概念(非对抗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区分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政治思想
团结-批评-团结
物质利益分配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科学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党和民主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六又”政治局面
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1957-1959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62
“七千人大会”
在三年调整期有关键作用
1965
三届全国人大
“四个现代化”
现代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中特的开创和接续发展 (1978-2012)
这里往后结合毛概学习会更好,有空再做整理
197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基础
开辟中特新道路,开创中特新理论的宣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12.18
背景:1978.5《光明日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报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内容:
”拨乱反正“★
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端)
3.组织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79
对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农村确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198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1981
地点:北京
内容:
1.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2
中共十二大
时间:1982
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20世纪末翻两番
内容:
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
2.首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把实现”小康“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984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
中共十三大
时间:1987
内容:
1.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2
南方谈话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三个有利于”
发展才是硬道理
关键在人,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十四大
时间:1992.10
背景:
1989东欧剧变;1991苏联解体
1992年初南方谈话
时间:1992.1.18-2.21
地点: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内容:三个有利于;黑猫白猫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发展才是硬道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内容:
1.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
1997
十五大
时间:1997
内容:
1.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首次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3.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特色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3至今)
2002
十六大
时间:2002
内容:
1.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2007
十七大
时间:2007
内容:
1.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写入党章
2.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2012
十八大
时间:2012
内容:
1.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
十九大
时间:2017
内容: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成为指导思想
2022
二十大
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