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农业农村政策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编辑于2022-10-13 22:13:31 山东省农业农村政策
脱贫攻坚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基本方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重点
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
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新时代脱贫攻坚历程
2013年,湖南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2015年,在云南进行精准扶贫首次调研
2015年,首次提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
项目安排精准
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
因村派人精准
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017年,十九大提出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脱贫目标
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
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精准扶贫
包括
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
精准管理
精准考核
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专项扶贫
要求
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
加强定点扶贫
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门的作用
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
具体举措
产业发展扶贫
以市场为导向
农林产业扶贫
高标准农田
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
地理标志农产品
新型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种养大户
家庭农场
股份制农场
旅游扶贫
电商扶贫
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
资产收益扶贫
科技扶贫
异地搬迁脱贫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以省级政府批准的年度搬迁进度安排为主要参考
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
以集中安置为主
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
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生态保护扶贫
谁受益,谁补偿
教育扶贫
基本文化素质
劳动力技能
兜底保障
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转移就业脱贫
健康扶贫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救治
深度贫困
三区三州
西藏和四川藏区
南疆四地州
四川凉山
云南怒江
甘肃临夏
贫困退出机制
贫困人口退出
以户为单位
贫困村(县)退出
原则上贫困发生率在2%以下
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
乡村振兴战略
概述
几个要点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重要意义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总体要求
总要求
产业兴旺(重点) 生态宜居(关键) 乡风文明(保障) 治理有效(基础) 生活富裕(根本)
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干部配备
要素配置
资金投入
公共服务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发展目标
到2020年,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2年,框架初步健全
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全面振兴
道路
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之路
质量兴农之路
绿色发展之路
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善治之路
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具体举措
产业兴旺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
三大体系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生态宜居
面源污染防治
子主题
乡风文明
农民四个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
主人翁意识
集体意识
文化建设四有要求
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
治理有效
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
坚持自治(基),法治(本)和德治相结合
第一书记
贫困村,软弱涣散村
集体经济薄弱村
建设平安乡村
扫黑除恶
雪亮工程
生活富裕
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厕所革命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制度建设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30年
三变改革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绿箱政策
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稻谷,小麦,玉米
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县管校聘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以奖代补
概要
农业农村政策
脱贫攻坚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基本方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重点
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区
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新时代脱贫攻坚历程
2013年,湖南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2015年,在云南进行精准扶贫首次调研
2015年,首次提出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
扶贫对象精准
项目安排精准
资金使用精准
措施到户精准
因村派人精准
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017年,十九大提出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脱贫目标
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
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精准扶贫
包括
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
精准管理
精准考核
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专项扶贫
要求
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
行业扶贫
社会扶贫
加强定点扶贫
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门的作用
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
具体举措
产业发展扶贫
以市场为导向
农林产业扶贫
高标准农田
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
地理标志农产品
新型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种养大户
家庭农场
股份制农场
旅游扶贫
电商扶贫
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
资产收益扶贫
科技扶贫
异地搬迁脱贫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以省级政府批准的年度搬迁进度安排为主要参考
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
以集中安置为主
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
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生态保护扶贫
谁受益,谁补偿
教育扶贫
基本文化素质
劳动力技能
兜底保障
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转移就业脱贫
健康扶贫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救治
深度贫困
三区三州
西藏和四川藏区
南疆四地州
四川凉山
云南怒江
甘肃临夏
贫困退出机制
贫困人口退出
以户为单位
贫困村(县)退出
原则上贫困发生率在2%以下
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
乡村振兴战略
概述
几个要点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重要意义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总体要求
总要求
产业兴旺(重点) 生态宜居(关键) 乡风文明(保障) 治理有效(基础) 生活富裕(根本)
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干部配备
要素配置
资金投入
公共服务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发展目标
到2020年,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2年,框架初步健全
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全面振兴
道路
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之路
质量兴农之路
绿色发展之路
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善治之路
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具体举措
产业兴旺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
三大体系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生态宜居
面源污染防治
子主题
乡风文明
农民四个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
主人翁意识
集体意识
文化建设四有要求
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
治理有效
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
坚持自治(基),法治(本)和德治相结合
第一书记
贫困村,软弱涣散村
集体经济薄弱村
建设平安乡村
扫黑除恶
雪亮工程
生活富裕
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厕所革命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制度建设
土地承包期限延长30年
三变改革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绿箱政策
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稻谷,小麦,玉米
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县管校聘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以奖代补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