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两个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该书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矩,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这三大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