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理学
法硕法理一本通 马峰,包括法的作用与价值,法的起源,本质。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法律的关系。立法,法的实施,法与社会。
编辑于2022-10-14 16:06:02 山东省法理学
1. 绪论
法学
法学的概念与分类
法学的概念
法学的学科类型
法学的学科性质
最根本:实践性
制度依赖性
务实性
经验理性
职业性
价值性:无法做到价值中立
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具有历史性
1.法学产生的条件
2.中国传统的法学
3.西方传统的法学
西方特色 : 西方主要的法学流派
自然法学派
近代 : 洛克 卢梭 孟德斯鸠
现代 : 富勒 罗尔斯 德沃金
分析法学派
早期 : 边沁 奥斯丁
20世纪 : 凯尔森 哈特
社会法学派
德国 : 埃尔利希
美国 : 霍姆斯 庞德
中国特色 : 马克思主义法学 :使法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法理学
法理学的含义
法理学的概念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核心和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要内涵
多看,论述题可以写上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理论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理论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良法善治理论
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关系的理论
2. 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的概述
法的词义
法在中国
法在西方
当代中国的法律
狭义
广义
法的基本特征
三种规范的类型
法律是一种规范,一种社会规范
法的特征
注意论述题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只针对人的行为,不针对人的思想,只针对涉他行为,不针对自我指向行为,生效之后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反复用的社会规范,其表现行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的国家意志性和权威性
法的国家强制性
法的普遍性:法在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普遍发生效力
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力和义务的一致性
法的正当程序性
法的可诉性
法的本质
非马列的关于法律本质的学说及代表人物
选择题,记住代表人物
马列关于法律本质的看法
阶级性
物质制约性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3. 法的起源与演进
法的起源
论述或者简答
法起源的主要原因
经济原因
政治原因
社会原因
意识原因
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从自发到自觉
从习惯到制定
从浑然一体到相对独立
法的演进
法的历史类型
奴隶制法
封建制法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
法系
法系的概念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
简答题
法的移植与法的继承
简答题
法的全球化
法律全球化的概念与趋势
法律全球化的概念
法律全球化趋势的体现
法律全球化的进展和主要途径
法律全球化的重大进展
法律全球化的主要途径
4. 法的作用与价值
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的概念与分类
法的规范作用
指引
本人 未发生
评价
他人 已发生 合法与违法
教育
示警示范举例子 一般人 已发生
预测
法律关系 未发生
强制
违法犯罪 已发生
法的社会作用
政治职能
社会职能或公共职能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的主要价值
秩序
自由
平等
人权
正义
效率
价值冲突
冲突场合
解决原则
价值位阶
个案平衡原则
比例原则
人民利益原则
5. 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
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的概念
当代中国的正式法的渊源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正式渊源的效力原则
不同位阶
同一位阶
当代中国常见的非正式法律渊源类型
法的(对人、时间)效力
法的效力的含义
法的对人效力
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分类
一般分类
特殊分类
6. 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
法律要素
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的种类
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权义复合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调整型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假定条件
行为模式
法律后果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的概念与作用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比较
法律原则是最佳化命令,法律规则是确定性的命令
法律原则的种类
法律概念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部门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7.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述
法律关系的定义
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关系的分类
调整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
单向、双向、多向法律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
法律关系主体的类型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比较
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的概述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失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分类
8. 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
法律职业
法律职业伦理的含义及特点
子主题
子主题
法律职业的分类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
法律职业伦理
法官伦理及义务
检察官的伦理及义务
检察官伦理
检察官义务
律师的伦理及义务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分类
法律解释的方法
文义解释
立法者的目的解释
历史解释
比较解释
体系解释
客观目的解释
位阶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推理的方式
形式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实质推理
法律论证
法律论证的概念
法律论证的特点
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注
9. 立法
立法概述
法律制定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立法与立法体制
立法原则
合宪和法制统一原则
科学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立法的程序
立法程序的概述
立法程序的特征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10. 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
法的实施的概念
法的实施的主要基础动力
人民
公正
权威
法的实现
法实现的概念
法的实现与法的实施的区别
法的实现与法的效果的区别
影响法律实现的因素
执法
执法的含义与特征
执法的原则
司法
司法的含义
司法的特征
被动性
不告不理
中立性
居中裁判,不偏不倚
形式性
严守程序
专属性
只能由司法机关行使,不得让与
终局性
有权对纠纷做出终局裁判
司法的原则
司法法治原则: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平等原则
司法独立原则
司法责任原则
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的概念与内涵
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与原则
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落实司法责任制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
司法公信力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制度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推进严格司法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
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守法
守法的含义
守法的构成要素
普遍守法的条件
守法的原因
守法的状态
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的概念与意义
法律监督的构成
法律监督体系
国家监督
社会监督
2018年《监察法》制定的意义、指导思想与主要原则
意义
指导思想
主要原则
11.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分类
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的分类
一般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归责与免责
法律责任的归责的原则
法律责任的免责原则
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的概念
法律制裁的种类
12. 法治
主观题
法治的概述
法治的内涵
法治与法制
法治与人治
法治与德治
法治与民主
民主与法治的一般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法治的基本原则
法律至上
权利保障
权力制约
正当程序
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
法治思维是平等的思维
法治思维是权力受制的思维
法律思维是程序思维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原则
依法治国的概念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体系+法治国家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原则(党人平德实)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看几百遍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3. 法与社会
主观题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
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法律与和谐社会
法与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法与经济
法与经济基础
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法与科技的关系
法与政治
法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政治基础
法律也对国家权力起到支持和制约的作用
法与政党的政策
法与文化
法律意识的概念
法律意识的分类
法律意识的作用
法律文化的概念
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的区别
法与道德的联系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
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要求实现的有效手段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联系
社会主义道德对法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法与道德的冲突
法与宗教
法与宗教的冲突
我国宗教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