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唐朝皇帝谱系
涵盖唐朝 21 位皇帝(含武周政权),包含在位时间、关键政绩、家族关系、政治制度及历史评价,梳理好知识脉络,帮助你轻松学历史。
编辑于2025-06-04 11:23:58唐朝皇帝谱系
唐朝皇帝谱系
一、初唐皇帝(618-712)
1. 李渊(唐高祖)
在位时间:618-626年(武德元年-九年)
庙号/谥号: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关键成就:
- 晋阳起兵(617年),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 统一中原:灭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
- 颁布《武德律》,奠定唐律基础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昞(北周柱国)
- 母亲:独孤氏(隋文帝独孤皇后侄女)
- 儿子:李建成(太子)、李世民(秦王,即唐太宗)、李元吉
- 女儿:平阳昭公主(娘子军统帅)
历史评价:开国之君,但缺乏雄才大略,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
2. 李世民(唐太宗)
在位时间:626-649年(贞观元年-二十三年)
庙号/谥号: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关键政绩:
- 玄武门之变(626年):杀兄逼父,夺位登基
- 贞观之治:轻徭薄赋、任贤纳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 击败突厥:俘颉利可汗,被尊“天可汗”
- 文成公主和亲(641年),嫁松赞干布
统治特点:
- 完善三省六部制,开创谏官制度
- 重视科举,设弘文馆培养人才
历史评价: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奠定唐朝盛世基础
3. 李治(唐高宗)
在位时间:649-683年(永徽元年-弘道元年)
庙号/谥号: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关键事件:
- 永徽之治:延续贞观政策,版图达到极盛
- 废王立武(655年):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打击关陇贵族
- 灭西突厥(657年),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统治危机:
- 后期多病,武则天逐渐掌权
家族关系:
- 父亲:李世民(第九子)
- 母亲:长孙皇后(文德皇后)
- 儿子:李弘(太子,猝死)、李显(即唐中宗)、李旦(即唐睿宗)
历史评价:前期贤明,后期昏懦,为武周代唐铺路
4. 武则天(武周皇帝)
在位时间:690-705年(天授元年-神龙元年)
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
关键举措:
- 改唐为周,定都洛阳(神都)
- 开创殿试、武举,破格提拔寒门(如狄仁杰、张柬之)
- 打击门阀:推行《姓氏录》,以军功定族望
- 设北庭都护府(702年),巩固西北边疆
统治特点:
- 重用酷吏(来俊臣、周兴),实行恐怖统治
- 晚年宠幸张易之、张昌宗,朝政腐败
历史评价:极具争议的政治家,承上启下推动社会变革,史称“武周革命”
5. 李显(唐中宗)
在位时间:684年(嗣圣元年)/705-710年(神龙元年-景龙四年)
庙号/谥号: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关键事件:
- 首次在位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684年)
- 神龙政变(705年):张柬之等逼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
- 韦后乱政:纵容韦皇后、安乐公主专权,被毒杀(610年)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治(第七子)
- 母亲:武则天
- 皇后:韦氏(韦皇后,效仿武则天)
历史评价:昏庸懦弱,两次在位均为傀儡,唐朝再次陷入动荡
6. 李旦(唐睿宗)
在位时间:684-690年(文明元年-载初元年)/710-712年(景云元年-延和元年)
庙号/谥号: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关键事件:
- 首次在位被武则天废,称皇嗣
- 唐隆政变(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杀韦后,迎李旦复位
- 禅位给李隆基(712年),退为太上皇
统治特点:
- 为人谦和,两次禅位,避免政治斗争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治(第八子)
- 母亲:武则天
- 儿子:李隆基(即唐玄宗)、李宪(让太子位给李隆基)
历史评价:过渡性君主,以“睿”著称,确保李唐江山延续
二、盛唐皇帝(712-756)
1. 李隆基(唐玄宗)
在位时间:712-756年(先天元年-天宝十五载)
庙号/谥号: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又称唐明皇)
关键阶段:
- 开元盛世(713-741年):姚崇、宋璟为相,经济文化鼎盛
- 安史之乱(755-763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唐朝由盛转衰
- 马嵬坡之变(756年):禁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太子李亨继位
统治特点:
- 前期英明果断,后期沉迷享乐(杨贵妃、李林甫、杨国忠)
- 完善节度使制度,却导致藩镇割据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旦(第三子)
- 皇后:王氏(废后)、杨氏(肃宗生母,追封元献皇后)
- 宠妃:武惠妃、杨贵妃(玉环)
历史评价:功过参半的皇帝,开创盛世却亲手摧毁唐朝根基
三、中唐皇帝(756-820)
1. 李亨(唐肃宗)
在位时间:756-762年(至德元载-宝应元年)
庙号/谥号: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关键事件:
- 灵武自立(756年):安史之乱中即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 借兵回纥:收复长安、洛阳(757年)
- 张皇后干政:与李辅国勾结,后被李辅国所杀
统治危机:
- 宦官专权:李辅国掌禁军,开唐代宦官干政先河
家族关系:
- 父亲:李隆基(第三子)
- 母亲:杨氏(元献皇后)
- 儿子:李豫(即唐代宗)
历史评价:力挽狂澜却受制于宦官,未能根治藩镇问题
2. 李豫(唐代宗)
在位时间:762-779年(宝应元年-大历十四年)
庙号/谥号: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关键举措:
- 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却姑息藩镇(如田承嗣)
- 诛杀李辅国、鱼朝恩,试图削弱宦官势力
- 盐铁专卖:刘晏改革财政,缓解经济危机
统治特点:
- 优柔寡断,未能彻底解决藩镇与宦官问题
家族关系:
- 父亲:李亨(长子)
- 母亲:吴氏(章敬皇后)
- 儿子:李适(即唐德宗)
历史评价:中唐重要过渡君主,开启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并存局面
3. 李适(唐德宗)
在位时间:779-805年(建中元年-贞元二十一年)
庙号/谥号: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关键事件:
- 削藩失败:泾原兵变(783年),逃亡奉天(今陕西乾县)
- 永贞革新(805年):王叔文、王伾主持改革,旋即失败
统治特点:
- 猜忌功臣,重用宦官窦文场、霍仙鸣掌神策军
- 推行两税法(780年),奠定封建赋税基础
历史评价:试图革新却举措失当,加剧唐朝统治危机
4. 李诵(唐顺宗)
在位时间:805年(永贞元年)
庙号/谥号: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关键事件:
- 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打击宦官与藩镇,失败后被贬谪
- 禅位给李纯(805年),在位仅186天
家族关系:
- 父亲:李适(长子)
- 母亲:王氏(昭德皇后)
- 儿子:李纯(即唐宪宗)
历史评价:短命却具理想主义的皇帝,改革虽败却影响深远
5. 李纯(唐宪宗)
在位时间:805-820年(元和元年-十五年)
庙号/谥号: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关键政绩:
- 元和中兴:平定淮西吴元济(817年)、淄青李师道
- 削弱宦官:重用裴度、李愬,短暂收回禁军兵权
统治危机:
- 晚年迷信金丹,被宦官陈弘志弑杀
家族关系:
- 父亲:李诵(长子)
- 母亲:王氏(庄宪皇后)
历史评价:中唐最有作为的皇帝,重现中央权威,却未能阻止宦官专权
四、晚唐皇帝(820-907)
1. 李恒(唐穆宗)
在位时间:820-824年(长庆元年-四年)
庙号/谥号: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统治特点:
- 沉湎酒色,嬉游无度,朝政由宦官梁守谦把控
- 长庆会盟(821年):与吐蕃议和,史称“舅甥同盟”
家族关系:
- 父亲:李纯(第三子)
- 母亲:郭氏(懿安皇后,郭子仪孙女)
- 儿子:李湛(即唐敬宗)、李昂(即唐文宗)、李炎(即唐武宗)
历史评价:昏庸怠政,开启晚唐皇帝短命、宦官专权加剧的恶性循环
2. 李湛(唐敬宗)
在位时间:824-826年(宝历元年-二年)
庙号/谥号: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关键事件:
- 喜好“打夜狐”,沉迷游乐,不上朝
- 被宦官刘克明弑杀(826年),年仅18岁
历史评价:唐朝最昏庸的皇帝之一,统治黑暗至极
3. 李昂(唐文宗)
在位时间:826-840年(宝历二年-开成五年)
庙号/谥号: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关键事件:
- 甘露之变(835年):试图诛杀宦官仇士良,失败后被软禁
- 牛李党争: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长达40年,朝政瘫痪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恒(次子)
- 母亲:萧氏(贞献皇后)
历史评价:有心振作却无力回天,唐朝彻底沦为宦官傀儡
4. 李炎(唐武宗)
在位时间:840-846年(开成五年-会昌六年)
庙号/谥号: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关键政绩:
- 会昌中兴:李德裕为相,削弱宦官、藩镇,击败回鹘
- 会昌灭佛(845年):拆毁佛寺,没收良田,史称“武宗灭佛”
统治特点:
- 信用宦官仇士良,却能平衡朝政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恒(第五子)
- 母亲:韦氏(宣懿皇后)
历史评价:晚唐少有的强势皇帝,短暂复兴唐朝,但灭佛引发争议
5. 李忱(唐宣宗)
在位时间:846-859年(大中元年-十三年)
庙号/谥号: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
关键政绩:
- 大中之治:轻徭薄赋,平反甘露之变冤案,史称“小贞观”
- 收复河湟(848-851年):张议潮归唐,结束吐蕃统治
统治特点:
- 伪装愚钝36年,即位后明察秋毫,人称“小太宗”
家族关系:
- 父亲:李纯(第十三子)
- 母亲:郑氏(孝明皇后,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妾)
历史评价:晚唐最贤明的皇帝,可惜死后唐朝再度陷入混乱
6. 李漼(唐懿宗)
在位时间:859-873年(大中十三年-咸通十四年)
庙号/谥号: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统治特点:
- 骄奢淫逸,迎佛骨入长安(873年),耗费巨财
- 庞勋起义(868年):桂林戍卒兵变,揭开唐末民变序幕
历史评价:“昏庸之极,甚于穆宗”,统治期间唐朝病入膏肓
7. 李儇(唐僖宗)
在位时间:873-888年(咸通十四年-文德元年)
庙号/谥号: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关键事件:
- 黄巢起义(875-884年):王仙芝、黄巢率军转战大江南北
- 逃亡蜀地(880年):黄巢攻入长安,僖宗逃成都
统治特点:
- 年幼即位(12岁),朝政由宦官田令孜把控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漼(第五子)
- 母亲:王氏(惠安皇后)
历史评价:唐朝最窝囊的皇帝之一,黄巢起义彻底动摇统治根基
8. 李晔(唐昭宗)
在位时间:888-904年(龙纪元年-天祐元年)
庙号/谥号: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关键事件:
- 试图削藩:讨伐李克用失败,反而被藩镇朱温控制
- 天祐之变(904年):朱温杀昭宗,立李柷为帝
家族关系:
- 父亲:李儇(弟)
- 儿子:李柷(即唐哀帝)
历史评价:有恢复之志却无回天之力,成为朱温篡唐的傀儡
9. 李柷(唐哀帝)
在位时间:904-907年(天祐元年-四年)
庙号/谥号:哀帝/昭宣光烈孝皇帝
关键事件:
- 禅位朱温(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家族关系:
- 父亲:李晔(第九子)
历史评价:唐朝末代皇帝,完全傀儡,在位仅3年
五、唐朝皇帝世系关系
1. 父系传承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柷
2. 关键继承争议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夺位,开创藩王弑君先例
- 武周代唐: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李唐皇系中断15年
- 唐隆政变:李隆基诛杀韦后,恢复李旦皇位,奠定其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