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思维导图,包括:宪法、民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习惯。
民事法律关系思维导图,包括: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民法绪论知识梳理,包括民法典的特色和思维方法、民法的历史发展历程、民法的研究立场和学习方法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民法的渊源
宪法
法官在裁判民事案件时,不得直接援引宪法
民事法律
组成
民法典
主要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构成
民事单行法
我国已规定《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证劵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民事单行法
PS:上述法律都是民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裁判中应当依循的基本原则,法官可以直接援引这些裁判案件
其他法律
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制定、批准、和发布法规、决定和命令,其中有关民事的法规,决定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民事法律。在处理民事案件时,法官也可以援引这些行政法规裁判案件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
是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制定,发布的决议,命令、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
地方性法规虽然在效力范围上具有从属性、且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地域局限性,但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据宪法的授权制定的法规,同样具有法的效力,其中调整民事关系的内容属于民法的渊源
自治条例
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和法律,结合当地民族自治地区特点制定的,管理自治地方事务的综合性法规
单行条例
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范围内,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就某方面具体问题制定的法规
规章
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PS:在民事裁判中,规章并不能直接作为裁判依据,而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认定。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法律对规章的适用作出了明确规定,规章也可以成为民事裁判依据
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PS:从法理的角度来看,司法解释并不属于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司法解释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审判机关在处理案件中的裁判规则,并为当事人直接援引,所以司法解释事实上已成为法律渊源。此外,指导性案例并不是法律渊源,单其可以成为裁判说理的理由。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确定其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国际惯例也称为国际习惯。
PS:一般而言,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如果其与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不同,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应适用国际条例的规定。
PS:国际条约优先于国内法而适用的效力,主要是针对涉外民事关系而言的,而国内的民事关系原则上仍受国内法调整,不应盲目地扩张国际条约的适用范围。国际惯例的适用只限于中国法律和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情况。显然,其效力低于中国法律,只有不违背我国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可适用
习惯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只有在不存在具体的法律规则时,法官才能考虑适用习惯。当事人主张适用习惯的,应当就习惯及其具体内容提供相应证据,必要时,法官可以依职权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