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法律行为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法理学第五版,法律行为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法律行为的分类。
刑法 黄色重点 红色难点,详细的总结了犯罪概念,犯罪概念的类型,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分类,犯罪的构成,放在构成理论的发展与模式,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犯罪构成的意义。
马工程、刑法总论、第三章、刑法的效力、标红的是重点理解的,标黄的是重点考点,标蓝的是目前有争议的,可以自己思考并发表意见的。
马工程法理学 第十三章 法律演进知识梳理,包括法律演进概述、法律继承、法律移植和法律改革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九章 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行为释义
广义:行为人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或者,作为法律实施,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行为
基本特征
社会性
指法律行为的社会意义,即法律行为能够产生社会效果,造成社会影响,具有交互性或者说,法律行为不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指向,而是一种社会指向的行为
法律行
由法律规定,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效果
意志性
法律行为是人实施的行为,自然受人的意志的支配和控制,反映了人们对一定社会价值的认同、对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对一定活动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一)动机: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需要—动机 行为—目的—满足需要)
(二)目的:行为的本质要素。行为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达到或力求实现某种目标和结果的主观意图
(三)认知能力
事实错误:行为人所认识的内容与发生的客观事实相背离
法律错误:行为人对事实认识无误,但由于误解或不知法律而对该事实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认识有误
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一)行为
身体行为
语言行为
书面语言行为:书面通知、声明、合同、文件等
言语行为:口语表达
(二)手段行为人为达到目的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方法,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归属的法律部门不同,方式、方法、手段也不同
特定法律行为方式
(1)与特定情境相关的行为方式:指某些行为方式只能在特定行为下使用,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2)与特定主体身份相关的行为方式,其他主体无权无权采用此种法律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即使采用也不能认定为该法律行为构成的要件,如父母对子女的监护
(3)与一定时间和空间相关的行为方式,如入室盗窃、宣告死亡
(4)与特定的对象相关的行为方式,如奸淫幼女、挪用公款
(三)结果:法律行为必须有结果,没有结果一般不视为法律行为。判断法律行为结果一般有两个标准
(1)行为造成一定社会影响
(2)该结果应该从法律角度进行评价,即有法律根据结果确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类别: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是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等等。行为的结果不等于法律后果,行为的结果是行为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依据之一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
根据行为主体的性质和特点分类
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和国家行为
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一人和两人及以上
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自主行为: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的法律行为
代理行为:行为人根据法律授权或其他主体的委托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的法律行为
根据行为的法律性质的分类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公法行为与私法行为
实体行为与程序法行为
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作为与不作为
主行为和从行为:主:具有独立存在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从:以另一种行为的存在为存在前提的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