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理学
公基,法理学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法的概述,法律关系,法的效力。立法与法律解释,法的实施。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编辑于2022-10-24 21:11:05 广东法理学
法的概述
概念
国家(原始社会❌、全体社会成员❌)、 国家强制力(唯一力量❌、最后力量☑️)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反映统治阶级(本质:阶级性☑️;统治阶级➡️人民)、 权利义务(内容)、 行为规范(只有“行为”,没有“思想”‼️)
特征
规范性
调整人的行为
国家意志性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国家强制力
普遍性
普遍性(人人平等☑️;立法平等❌;适用平等☑️)
程序性
可诉性
可争诉性、可裁判性
法的作用
🌟规范作用 “教预引制评”
1.指引作用
对象:自己行为
分为个别性指引&规范性指引
2.评价作用
对象:他人行为
分为专门的评价&一般的评价
3.教育作用
对象:一般人的行为(案例)
分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4.预测作用
对象:人们相互间的行为
分为对行为本身的预测&对行为后果的预测
5.强制作用
对象:违法犯罪者的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作用
维护阶级统治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1.法是万能的❌; 2.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规则的分类
内容不同
授权性规则(权利-可做可不做)、义务性规则(必须做或禁止做)
🌟确定性程度不同
确定性规则
内容明确具体(直接用)
委任性规则
内容不明确,需委任机关确定(找机关)
准用性规则
内容不明确,需援引其他法条(找其他法)
限定范围或程度不同
强行性规则(没有选择余地)、任意性规则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法与经济
经济决定法(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
法与政治
政治主导法
🌟法与道德
联系
二者都是社会规范,都可以调整社会关系
两者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区别
1.道德不具有任何强制力❌ 2.道德比法管的宽☑️ 3.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违反道德❌ 4.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违反法律❌ 5.通常情况下,违反法律的行为也违反道德☑️ 6.违反法律不一定违反道德,违反道德不一定违反法律☑️
法律关系
概念
1.法律规范(有法去管);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要素
1.主体
自然人、机构组织、国家
活人(试管婴儿、植物人)☑️、克隆人❌
2内容
权利可以自主决定
可以享有,可以放弃
义务必须履行
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
3.客体
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物(如财产);人身(生理器官组成的权益);智力成果(知识产权);行为结果(服务)
形成、变更与消灭
1.法律规范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
2.法律事实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法律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合同、结婚、遗嘱
法律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灾害、人的出生死亡、革命战争暴乱 (自杀❌)
区分:事件vs行为
法律关系=法律规范(依据)+法律事实(条件)
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层次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法优于旧法
根本法(宪法)优于普通法
法的效力范围
对人的效力
属人主义
本国公民(中国公民违法犯罪)
属地主义
本国领域(中国领土以内)
保护主义
本国利益(保护中国公民的利益)
🇨🇳结合主义
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法的空间效力
全部领域
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领空(公海❌)
🌟也包括
本国驻外使馆(领土延伸)、在外船舶及飞机(旗国主义)
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生效时间
法不公布,则不生效☑️
1.一般情况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公布后,由该法具体规定生效时间。 ➡️法一公布,立即生效❌
法的失效时间
明示废止+默示废止
🌟溯及力
法律对其生效前的行为是否适用
原则上法律没有溯及力(不溯及既往)
立法与法律解释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人常➡️法律
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人常)☑️ 人大:基本法;人常:非基本法☑️
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部门、直属机构➡️部门规章
省级、设区市(自治州)人大人常➡️地方性法规
省级、设区市(自治州)政府➡️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地方人大(没有人常)➡️自治和单行条例
州人大/人常➡️地方法规:所有民族 州人大➡️自治法规:民族
规范性文件 (判决书是非规范性文件☑️)
立法效力
上级>下级
同级人大>同级政府
🌟立法裁决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国务院提意见
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
国务院裁决
🌟法的渊源
正式渊源 (明文制定)
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法规
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
省市级人大人常
部门规章
国务院部门(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
省市级政府
自治法规
自治区、州、县的人大
国际条约
国际惯例
非正式渊源 (资料)
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理念、社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部分)
划分标准: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体系(整体)
2大特征:国内法+现行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核心,有7个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一个国家)≠法系(若干个国家)
法律解释
🌟正式解释
立法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
公检法❌ 地方法院❌ 法官个人❌
行政解释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非正式解释
学理解释
专家学者的学术性解释
任意解释
任意的人或组织,如律师、个人等
法的实施 (注意没有立法)
法的生命力及权威在于实施☑️
法的执行(执法)
🌟主体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局)
内容
行政管理
🌟特征
国家权威性
主体特殊性
国家强制性
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法的适用(司法)
主体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院+检察院)
内容
处理案件
特征
国家权威性(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国家强制性
严格的程序性和合法性
被动——不告不理
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法的遵守(守法)
主体
一切人和组织
内容包括: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相统一
eg:张三举报xx事情,履行了监督权
守法就是履行义务❌
法律责任
产生原因
1.违法行为(强制性规定); 2.违约行为(约定); 3.法律规定(没有违法,没有违约,也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分类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
1.宪法不可以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 2.违宪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罢免
补充:法的监督
法律监督体系
国家法律监督体系(4个)
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7个)
中国共产党
人民政协
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
社会组织
公民个人
媒体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