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思维导图,包括标点符号定义和分类。基本用法+补充用法,涵盖范围广,炒鸡实用哦!
编辑于2022-10-28 18:50:22国标用法
定义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分类
点号
句末点号
句号
表示陈述语气
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不取决于句子长短
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补充用法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末尾不用句号
问号
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疑问等设问类型)
选择问句中,通常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用逗号隔开; 选项较短且之间几乎没有停顿,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活较长,或有意突出选项独立性时,每个选项后都用问号
多个问号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可叠用问号; 先单用,再叠加,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时不叠用问号
两个问号叠用,占一个字的位置; 三个问号叠用,占两个字的位置
作标号使用
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补充用法
使用问号以疑问语气为依据,不根据句子中含有疑问词
叹号
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 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三个; 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时不叠用问号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后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句内点号
逗号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且分局内部有逗号时,用分号
用于各种语法位置
较长的主语之后
句首的状语之后
较长的宾语之前
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
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用于下列停顿处
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补充用法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以用“以(以及)”进行链接,“以(以及)”之前用逗号
顿号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用顿号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之时)之间的停顿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再用分号,用句号
冒号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表示总结上文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述注释和说明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一个句子内部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补充用法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都应与提示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用句号点断,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宽或过窄
标号
引号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 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 需要图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补充用法
“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时,用引号标引
括号
圆括号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标示序次语
标示引语的出处
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
方括号
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
六角括号
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
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
标示被注释的词语
方头括号 【 】
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
标示被注释的词语
补充用法
句内括号
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句外括号
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末标点之后
破折号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
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
标示话题的转换
标示声音的延长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标示引出对话
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用于副标题之前
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省略号
标示引文的省略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标示语意未尽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十二连点)
补充用法
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连用
着重号
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
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连接号
短横线
化合物的名称,表格、插图的编号
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一字线
标示相关项目(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浪纹线
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补充用法
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合和计量单位可以省略
间隔号
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当其间已经用间隔号隔开,不再用“和”类连词
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旨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 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
书名号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标示作品名的简称
补充用法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名称、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用书名号
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
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书名有时带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反之放在书名号之外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和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专名号
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
现代汉语文本中的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名号。必须使用标号标示时,使用其他相应标号(书名号、引号等)
分隔号 正斜线号
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使用逗号和分号)
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
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分隔层级或类别
补充用法
紧贴着分隔号前后通常不用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