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神10、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精神病学》第10章: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精神病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惊恐障碍(PD)、场所恐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SAD)。
编辑于2022-11-04 10:40:21 黑龙江省《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精神10、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概述
定义
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
表现
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
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
家族聚集性,遗传度30~40%
D2受体、多巴胺转运受体、5-HT转运受体等基因多态性
神经生物学因素
神经影像学
青少年杏仁核、前额叶背内侧体积增大
行人和、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侧活动增加
神经生化
γ-氨基丁酸(GABA)系统
抗焦虑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激动GABA受体
左颞极GABA受体结合率降低
外周血细胞GABA受体密度下降,mRNA也减少
5-羟色胺(5-HT)系统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有效
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
蓝斑
位于第四脑室底部,是脑中合成NE的主要部位
持续刺激蓝斑可导致焦虑样症状
心理相关因素
焦虑形成
内在的心理冲突,童年或少年时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
追溯:应激性生活事件、威胁性事件
原因
童年时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照料者矛盾情感
父母的过度保护
被虐待
与养育者过多分离
临床表现
精神性焦虑
焦虑症的核心症状:精神上的过度担心
表现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
自由浮动性焦虑
不能明确意识到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
预期焦虑
担心的也许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将会发生的事情,其担心、焦虑和烦恼的程度与显示很不相称
躯体性焦虑
运动性不安
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
肌肉紧张
主观上的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严重时有肌肉酸痛
胸部、颈部、肩背部肌肉
紧张性头痛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
其他症状
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
2/3合并抑郁
1/4伴惊恐障碍
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总分≥14分可明确达到焦虑发作的严重程度标准
诊断要点
必须在至少6个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包含以下要素
过度的焦虑和担忧(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难等)
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
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
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相关焦虑
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精神障碍相关焦虑
抑郁障碍
分别评估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和病程,有限考虑抑郁障碍的诊断
其他焦虑障碍
最常见:惊恐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症状
几乎所有精神障碍都伴焦虑症状
药源性焦虑
许多药物在长期使用、过量或重度、戒断时可致
哌甲酯、甲状腺素、类固醇、茶碱、抗精神病药物
用药史
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目标
缓解或消除焦虑症状及伴随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
SSRIs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三环类抗抑郁药
丙咪嗪、阿米替林
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心脏毒性
BZDs药物起效快
长期使用有成瘾性
其他药物
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氟哌噻吨美利曲
不宜长期使用,老年人诱发帕金森
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治疗
惊恐障碍(PD)
概述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主要特点
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
一般持续5~20min
濒死感或失控感
患者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Met多态位点
神经生物学相关因素
CO2超敏学说
给惊恐障碍患者吸入5%的CO2可诱发惊恐发作,而健康人无此反应
GABA系统
BZDs药物能迅速哦内阁制惊恐障碍发作
与BZD-GABAa受体复合物抑制神经兴奋传到有关
NE与5-HT系统
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能部分缓解惊恐
但仅拮抗β受体不能阻止乳酸诱发的惊恐发作
蓝斑是NE中枢
对其电刺激可导致动物的惊恐反应
SSRIs有效治疗惊恐障碍后,紊乱的NE功能可恢复正常
神经影像学研究
右侧颞中回、眶额内侧皮支体积减少
左前扣带回背侧损伤
中脑体积增大
激发状态时
额叶脑功能活动信号不稳定
边缘系统和脑干的高活动状态得到延续
心理社会相关因素
个体害怕潜意识的冲动影响现实生活
临床表现
惊恐发作
患者在无特殊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
伴: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
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出汗、胸闷、呼吸困难、过度换气、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痛、四肢麻木、感觉异常
部分可有人格或现实解体
发病
起病急骤,终止迅速,常持续20~30min,很少超1h
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醒
预期焦虑
患者发作后的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再发和(或)担心发作的后果
焦虑体验不突出,代之以虚弱无力,需数小时到数天才能恢复
回避行为
60%的患者对再次发作有持续性的焦虑和关注,害怕发作产生不幸后果
行为改变:回避工作或学习场所等
场所恐惧症
患者置身于某些场所或处境时,可能会诱发惊恐发作,这些场所或处境使患者感到一旦惊恐发作,则不易逃离或得不到帮助
预后
30%在数年内缓解较好不会再复发
25%:断续病程
45%:缓解较差
病程
部分在数周内可完全缓解,超过6个月者易慢性化
40%共病抑郁障碍,使惊恐障碍预后变差
诊断要点
患者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
在至少一次的惊恐发作后1个月之内存在
持续担心再次发作
担心发作的后果和可能不良影响
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
排除其他临床问题
如物质使用和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
鉴别诊断
心血管疾病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
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
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狂犬病等
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功能检查
药物使用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戒断
哌甲酯、甲状腺素、类固醇、茶碱、SSRIs/SNRIs等
精神活性物质:酒、苯丙胺、可卡因的使用及戒断
BZDs的戒断
详细病史
其他精神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的恐惧障碍均可出现惊恐发作
此时不诊断惊恐障碍
惊恐可继发于抑郁障碍
治疗
目标
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期待性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
药物治疗
BZDs药物
起效快
劳拉西泮、阿普唑仑
长期使用会导致依赖
SSRIs和SNRIs
有效
特别是共病
抑郁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滥用
广谱性
2~3w起效,无滥用和依赖倾向
长期服用SSRIs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氯米帕明
较多不良反应,需小剂量开始,过量易中毒
临床常采用:BZDs药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
分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8~12w
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至少1年
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满意:数年
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步
让患者了解惊恐发作、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
第二步
内感受性暴露
患者暴露于自己的害怕感觉和外界的害怕境遇
第三步
认知重构
患者发现惊恐所导致的结果与既往的认知有很大差距
场所恐惧障碍
是一种焦虑恐惧障碍
所恐惧的对象是特定场所或处境
社交焦虑障碍(SAD)
是一种焦虑恐惧障碍
以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回避社交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
特殊恐惧障碍
是一种焦虑恐惧障碍
患者的恐惧或回避对象局限于特定的物体、场景或活动
分离性焦虑障碍
一般起病于童年早期阶段
患者针对与所依恋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及照料者)分别产生的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