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7)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新课导入 中国历史上那一次历史事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历史事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又是在谁的领导下完成这一历...
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和科学,追求的还只是个人的解放,是为了“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即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求适.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维新运动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焦点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费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论战实质
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百日维新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政治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废旗人特权
经济
保护农工商业
军事
编练新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
文化教育
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开经济特科
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新旧势力对比悬殊
维新派局限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