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手术器械认识、缝合打结、伤口换药
执业医考试、书本关于手术器械、缝合打结、伤口换药的总结,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一、缝合法 1、目的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2.常见缝合方法单纯间断缝合法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单纯连续缝合法锁边缝合减张缝合内翻缝合外翻缝合...
总结九版内科学和考研教辅资料胃炎部分内容,红色部分为近20年考点、十二指肠-胃反流: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动力异常、肝胆道疾病及远端消化道梗阻有关。长期反流,可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
当食管下2/3部的肌间神经丛受损时,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导致食团入胃受阻,出现吞咽困难、胸骨下疼痛、食物反流等症状
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异常升高的-种病理生理状态,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 arterypressure, mPAP)≥25mmHg (1 mmHg=0.133kPa)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手术器械认识、缝合打结、伤口换药
一、 准备
口包、帽子、洗手
二、 器械认识
手术器械
一、 剪刀
组织剪:多弯的
线剪:直的
二、 手术刀
三、 镊子
1. 持针钳:有交叉
夹:中、后1/3交界处
夹持针尖应向左
2. 血管钳=止血钳
直血管钳: 夹浅层出血、协助拔针等
弯血管钳: 夹深部组织、内脏出血
有齿血管钳: 夹厚的、滑的(肠系膜、大网膜),不能用于皮下止血!!
弧形(如:肾蒂钳)
蚊式血管钳:不宜大块组织夹取
3. 皮钳:
4. 卵圆钳:
分为光滑的和不光滑的
光滑:夹内脏
不光滑=海绵钳:夹纱块
5. 布巾钳:
6. 胃钳
夹胃、结肠残端
7. 直角钳
8. 肠钳:
9. 阑尾钳:
10. 有齿直钳:
四、 拉钩
1. 甲状腺拉钩
2. S状拉钩
3. 腹腔拉钩
4. 皮肤拉钩
5. 静脉拉钩
6. 自动拉钩
五、 探针、刮勺
1. 探针
探查伤口、窦道深浅
2. 刮勺
刮窦管、肉芽坏死组织
六、 吸引器、头
七、 针
1. 圆针:软组织
2. 三角针:坚韧组织
四种执刀方法
1. 执弓式: 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腹直肌前鞘切开等
2. 执笔式: 用于精细操作(分离血管、腹膜等)
3. 握持式: 全掌握住刀柄,用于:切割范围广,组织坚厚、用力较大的切开(截肢、肌腱切开)
4. 反挑式: 用于切开脓肿、血管、器官、空腔脏器、切断钳夹组织、扩大皮肤切口等
三、 切开
1、切开(皮肤应绷紧,刀应垂直于组织,按层切开)
2、执刀姿势
3、切开的深浅、大小
四、 单纯间断缝合
1、进针
2、打第1个结
3、压线
4、再打一个结
进出针(4针)?
五、 单手打方结
1、打结时绕线
2、打结时拉线方向(打成滑结或顺结)
3、打第二结时,第一结是否松开,结扎是否牢靠
三个方结
持针器打结
缺点:缝合有张力时不容易扎紧
六、 剪线
1、持剪方式
2、剪线方法(靠、滑、斜、剪)
3、留线长度
七、 换药
准备
1、核对→查阅病历了解(伤口位置、术后时间)→戴口包、帽子→洗手
2、保护患者隐私→到床边核对患者、手术部位→告知→询问患者伤口感觉、观察伤口情况
3、叫他上厕所
4、洗手→备物
看换药包(看有效期)→打开(内含:治疗碗2个、弯盘1个、镊子2把)→放入(1碗:纱块;1碗:生理盐水棉球2个、碘伏棉球)、带胶布、消毒液→推至患者处
消毒
1、揭开覆盖治疗碗的巾→摆放好物品(弯盘靠近患者、治疗碗远离患者)→解开衣服→洗手→揭开外层敷料→敷料内面向上放弯盘→洗手→镊子揭去内层(如果很黏、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揭下)
2、先碘伏棉球→自内向外消毒(要超过敷料范围)
双手执镊法换药
一脏一净
”不接触”原则: 两镊不可相碰,操作镊低于传递镊
更换敷料
1、覆盖外层敷料(8~12层)、粘贴、固定(与肢体\躯体长轴垂直)、包扎
2、整理衣服→告知伤口情况、注意事项→洗手
敷料、引流物的适当选择
引流
取出引流:视情况,术后24-48小时取出引流物。
伤口检查、清洗、引流物等的处理
伤口不同
缝合伤口
可缝合达Ⅰ期愈合的伤口,多为无菌或污染伤口
开放伤口
需要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充填,上皮覆盖而愈合的伤口,多为感染伤口
伤口异常
如针眼稍红肿,酒精湿敷 如针眼小水疱,提前拆除此针缝线
伤口感染:如红肿扩大,硬结、波动感,提前拆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提问
伤口类型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类型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消毒范围
拆线
拆线时间
正常伤口:尽早
感染伤口:有明显感染的,应提前拆线
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及婴幼儿患者伤口愈合不良者 4. 伴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没有控制的胸、腹部切口者 5.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6.有糖尿病史者 7.服用糖皮质激素者 8.腹内压增高,大量腹腔积液者等
拆线顺序
先清洁伤口;再污染伤口,最后感染伤口
换药顺序
先无菌,后感染 先缝合,后开放 先感染轻,后感染重 先一般,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