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生-心功能不全-循环系统
病理生理学之心功能不全-循环系统知识梳理,包括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诱因、机体代偿反应、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的病生基础等等。
编辑于2022-12-04 16:22:24心功能不全
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心泵血量和充盈功能低下,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及V压升高等V淤血和心排出量减少的综合征,又称为心力衰竭
病因
心肌收缩性降低
原发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
继发性:冠状A粥样硬化、贫血、vitB1型糖尿病的呼吸衰竭
心室负荷过重
前负荷过重
前负荷——容量负荷
左心室——二尖瓣或主A瓣关闭不全
右心室——房室间隔缺损
后负荷过重
后负荷——压力负荷
左心室——高血压、主A缩窄、主A瓣狭窄
右心室——肺A高压、肺A瓣狭窄
心室舒张及充盈受限
诱因
感染
发热——增加心率,心肌耗氧量——加重右心室负荷
快速型心律失常
妊娠、分娩
过量或过快输液
钾离子
酸中毒
劳累、气温变化、情绪波动
机体代偿反应
N-体液调节机制激活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心排血量减少——减压反射受抑;慢性低灌流——压力感受器、容量感受器改建
代偿效应
动用心力储备
动用舒张期储备
动用收缩期储备
心率加快
体循环血流重新分配
不利效应
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冠脉流量
全身血管收缩,增加前后负荷
诱发心律失常
激活RAAS,引起钠水潴留
促进心肌改建
组织低灌流,引起骨骼肌疲劳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循环RAAS的激活
心肌局部RAAS激活
心脏本身代偿
心率加快
机制
压力感受器的调控
心排血量减少,主A弓和颈A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经窦N传到中枢的抑制性冲动减少,交感N兴奋,引起心率加快
容量感受器的调控
心脏泵血减少使心腔内剩余血量增加,容量感受器、交感N兴奋
化学感受器的调控
缺氧,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意义
动员迅速,见效快、迅速,贯穿始终;一定程度的心率加快可增加心输出量
具有一定局限性原因
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
缩短心脏舒张期,减少冠脉灌流量,缩短心室充盈时间,减少充盈量,心排血量反而降低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心室容量加大并伴有收缩力增强
Frank-Starling定律,一定范围内,心肌收缩能力随心脏前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肌源性扩张:心肌过度拉长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心腔扩大
心肌收缩性增强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心肌兴奋后胞质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发挥正性变力作用
心室重塑
心肌损伤或负荷增加时,通过改变心室结构、代谢和功能而发生的慢性综合性代偿适应性反应
心肌cell重塑
心肌肥大
分类
向心性肥大
长期过度后(压力)负荷,心肌肌节呈并联性增生 特征:室壁显著增厚,心腔容积正常甚或减小,室壁厚度与心腔半径之比增大
离心性肥大
长期过度前(容量)负荷,心肌肌节呈串联性增生 特征:心腔容积显著增大,室壁轻度增厚,室壁厚度与心腔半径之比基本保持正常
意义
作用缓慢、持久
心脏总收缩力是增加的,有助于维持心排血量
向心性肥大的代偿能力强于离心性肥大,但二者均可增加心脏做功和心输出量,使心功能在相当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不发生心力衰竭
具有一定局限
肥大心肌生长具有不平衡性,降低心肌顺应性
心肌cell表型改变
胎儿期基因被激活,同工型pr之间转换
非心肌cell及cell外基质的变化
正常胶原和基质被降解,异常胶原和基质合成
后果:降低室壁顺应性,增加室壁僵硬度,冠状A血流减少
心脏以外代偿
增加血容量
机制
交感N兴奋
RAAS系统激活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抑制钠水重吸收的激素减少
血流重新分布
血管选择性收缩,皮肤、骨骼肌、内脏器官血流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最明显
红cell生成增多,线粒体数量增多,cell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强,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增强可使cell从糖酵解中获得一定能量补充,cell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发生机制
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收缩pr与调节pr性能正常
能量代谢正常
钙离子运转正常
机制
心肌收缩功能降低
心肌收缩相关pr改变
心肌cell数量减少
心肌cell坏死
心肌cell凋亡
心肌结构改变
肥大心肌收缩成分相对减少
心肌排列改变
间质pr酶激活,胶原降解增加;负荷增加,cell肌束滑脱移位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能量生成障碍
冠心病、休克、严重贫血,减少心肌供血供氧,引起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过度肥大的心肌内线粒体含量相对不足,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降低,产能减少
vitB1缺乏引起的丙酮酸氧化脱羧障碍,导致ATP生成不足
能量储备减少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型发生转换,磷酸肌酸激酶活性降低,使储能形式的磷酸肌酸含量减少,能量储备指数明显降低
能量利用障碍
同工型增多,ATP酶活性降低,利用ATP产生机械功能障碍,心肌收缩性降低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肌质网钙转运功能障碍
机制
肌质网释放的钙离子约占心肌收缩总钙量的75%,过度肥大或衰竭的心肌cell中,肌质网钙释放pr的含量或活性降低,钙离子释放量减少
肌质网钙ATP酶含量或活性降低,使肌质网摄取钙离子减少,一方面胞质内不能迅速降低,使心肌舒张延缓;另一方面造成肌质网贮存的钙离子量减少,供给心肌收缩的钙离子不足,心肌收缩性受到抑制
胞外钙离子内流障碍
钙离子通道pr、NE、β受体及AC酶数量较少或结构异常,钙离子内流减少
肌钙pr与钙离子结合障碍
心肌缺血,氢离子浓度升高,肌质网中钙结合pr与钙离子亲和力增大,使肌质网在心肌收缩时不能释放足量钙离子,心肌收缩减弱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主动性舒张功能减弱
钙离子复位延缓:钙ATP酶活性降低;肌球-肌动pr复合体解离也是消耗ATP的主动过程
被动性舒张功能减弱
心室顺应性降低
心室顺应性: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dV/dp)
心室壁增厚,心肌纤维化,心室顺应性下降
舒张末期压力过高,肺V压随之上升,出现肺水肿、肺淤血
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临床表现的病生基础
心排血量减少
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心排血量减少及心脏指数(CI)降低
泵功能储备降低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负荷为0时心肌最大收缩速度降低
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速率降低
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速率降低
心室充盈受损
左、右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心室收缩末容积增多
心率增快
器官血流重新分配
A血压变化
A血压下降或正常,脉压降低
器官血流重新分配
V淤血
体循环淤血
V淤血和V压升高
肝颈V反流征,V压升高
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
淤血、水肿、肝硬化、黄疸、脂肪变性
胃肠功能改变
消化不良、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
水肿
肺循环淤血
肺淤血、肺水肿共同表现: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发生机制
肺顺应性降低
气道阻力增大
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兴奋性增高
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
呼吸困难表现形式
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力活动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夜间入睡后因突感气闷、气急而惊醒,坐起有所缓解
端坐呼吸
患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防治
防治原发病、消除诱因
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休息
调整心脏前负荷
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V血管扩张剂
降低心脏后负荷
ACEI,肼苯哒嗪,钙拮抗剂
改善心肌代谢
美托洛尔,生长激素,达格列净
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
洋地黄类药物,钙增敏剂
干预心室重塑
ACEI,AgⅡ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促进心脏生长或替代衰竭的心脏
人工心脏或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