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1: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测量气道平台压力,如果<30 cmH2O,进入步骤2a,如>30cmH20,进入步骤2b。(潮气量6ml/kg理想体重,避免常规或大潮气量通气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和气到平台压力过高,加速肺及其他器官的损伤)
步骤2a:实施肺复张和(或)使用高PEEP。(FiO2:0.3-0.4对应5;0.5对应8-10;0.6-0.7对应10;0.7对应10-14;0.9对应14-18;1.0对应20-24。)
步骤2b:实施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减少潮气容积到4ml/kg理想体重。(俯卧位通气能利用重力减少心脏压迫效应,促进重力依赖区肺泡复张,有利于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和氧合改善,还有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
步骤3:评价氧合改善效果、静态顺应性和死腔通气,如果改善明显则继续治疗,如果改善不明显,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4:给予吸入NO(一氧化氮)治疗,若几小时无反应,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6:ECMO,体外膜肺氧合。可作为一线治疗策略,以肺外气体交换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减缓呼吸机相关性损伤,让已经损伤的肺充分休息和修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