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神经递质和受体
包括神经递质的相关概念、分类及特点,受体的相关概念、分类及特点,以及临床相关药物的应用,知识多多,快快学起来吧~ 生理学导图持续更新中~
编辑于2022-12-19 09:39:50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
递质的鉴定
一些物质(如NO,CO)虽不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但仍视为神经递质
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
合成后的递质贮存于突出囊泡内,并能在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释放入突触间隙
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如重摄取)
存在能分别模拟或阻断该递质突触传递作用的特异性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神经调质
指在突触中虽不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但可通过与神经递质的共释放增强或削弱该突触的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效率的物质
递质共存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的现象
eg:猫唾液腺: 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引起唾液分泌);血管活性肠肽(舒张血管,增加唾液腺的血供)——使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的唾液 交感神经:NE(促进唾液分泌,减少血供);神经肽Y(收缩血管,减少血供)——使唾液腺分泌少量粘稠的唾液
意义:协调某些生理功能活动
递质的代谢
合成、储存、释放、降解、重摄取、再合成
受体
指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受体的激动剂:指与受体特性结合后能增强受体的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受体的拮抗剂或阻断剂:指与受体结合后不改变受体的生物活性,而因占据受体而产生对抗激动剂效应的化学物质。
分类
药理学效应
胆碱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
5-HT受体
氨基酸类受体
解剖学定位
膜受体(突触前受体、突触后受体)
突触前受体:有自身受体、异源受体之分
类固醇激素受体、非类固醇激素受体、孤儿核受体)
受体跨膜信息转导机制
离子通道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性受体)
酶活性受体
调节
上调: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数量逐渐增加,亲和力也逐渐升高的现象。
下调:递质释放过多时,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的现象。
主要递质和受体系统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相关概念
胆碱能神经元: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元
胆碱能纤维:胆碱能神经元的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乙酰胆碱敏感神经元:表达胆碱能受体的神经元
胆碱能系统:由胆碱能神经元、胆碱能受体和表达胆碱能受体的神经元或效应细胞构成
分布
中枢胆碱能神经元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性感觉投射神经元
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多个环节
纹状体、前脑基底核
边缘系统的梨状区
杏仁核、海马
外周胆碱能纤维
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释放肽类或嘌呤类递质的纤维除外)
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多数小汗腺和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舒血管纤维)
Ach的合成与分解
合成限速酶:胆碱乙酰移位酶(chAT)
分解酶:胆碱酯酶(AchE)
胆碱能受体
毒蕈碱受体
即M受体,为G蛋白耦联受体,有5种亚型 阻断剂:阿托品
效应:M样作用 心脏活动抑制,内脏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和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
中毒表现: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瞳孔缩小(严重者呈针尖样);可有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出现最早,用阿托品对抗
烟碱受体
即N受体,为促离子型受体,阻断剂为筒箭毒碱,有两种亚型: N1:神经元型烟碱受体(中枢神经系统或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阻断剂为六烃季胺) N2:肌肉型烟碱受体(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剂为十烃季胺)
N样作用:小剂量激活自主神经节N1和骨骼肌N2;大剂量有自主神经节阻滞作用
中毒表现:为交感神经节兴奋和横纹肌活动异常: 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律失常 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受刺激:兴奋——肌束震颤、肌肉痉挛;抑制——肌力减退、肌肉麻痹;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
毛果芸香碱
M3受体激动剂,治疗青光眼
溴化泰乌托品
M3受体拮抗剂,强效、持久型平喘药
美加明、六烃季胺
N1受体拮抗剂、神经节阻断剂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
十烃季胺、戈拉碘胺
N2受体拮抗剂,肌松药
单胺类递质及受体
包括NE(去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5-羟色胺)、组胺
儿茶酚胺类:NE、E、DA
合成
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
多巴胺-β-羟化酶
去甲肾上腺素
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
肾上腺素
NE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相关概念
NE能神经元:以NE为递质的神经元,见于中枢和外周
肾上腺能神经元:以E为递质的神经元,仅见于中枢
肾上腺素能纤维:以E或NE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NE或E结合的受体
分布
广泛分布于中枢:上行部分——大脑皮层;支配低位脑干部分——低位脑干;下行部分——脊髓后角胶质区、侧角、前角 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纤维)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阻断剂为酚妥拉明)
α1:兴奋,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阻断剂为哌唑嗪
α2:位于突触前膜,小肠平滑肌,阻断剂为育享宾
β(阻断剂为普萘洛尔)
β1:兴奋心脏,阻断剂为阿提洛尔
β2:抑制,骨骼肌、肝脏血管平滑肌舒张、糖原分解、子宫气管平滑肌松弛,阻断剂为丁氧胺
β3:脂肪分解
特征
NA对α受体的作用较β受体强 Adr(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都强 ISO(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对β受体有强烈作用
多巴胺及其受体
中枢分布
黑质-纹状体,与躯体运动有关
此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减少——帕金森症
中脑-边缘前脑,与奖赏行为和成瘾有关
结节-漏斗,与垂体内分泌调节有关
受体
即D受体,有5种亚型,为G蛋白耦联受体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Glu(谷氨酸)
促代谢型
促离子型
NMDA受体(钠离子、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
特点
需甘氨酸作为共激动剂
需膜电位去极化达一定水平(静息电位时镁离子阻塞,具有双重特性)
通道分子上有与多种物质结合的调制位点,可受内源性物质或药物的影响
非NMDA受体(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
KA受体
AMPA受体
门冬氨酸
抑制性氨基酸
GABA(γ-氨基丁酸)
合成
来源于谷氨酸
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
受体(有A、B、C三种亚型)
A: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属促离子型受体,激活开放氯离子通道
B: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属促代谢型受体,在突触前膜、后膜均有分布,激活可增加钾离子外流、减少钙离子内流
C:主要存在于视网膜和视觉通路,也属促离子型受体,激活也使氯离子通道开放
甘氨酸
主要分布于脑干和脊髓
甘氨酸受体也为促离子型受体,开放通道也是氯离子通道,激活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而产生IPSP
神经肽及其受体
神经肽:指分布于神经系统的起信息传递或调节信息传递效应的肽类物质
分类
速激肽及其受体
阿片肽及其受体
下丘脑和垂体神经肽及其受体
脑-肠肽及其受体
脑-肠肽:指双重分布于胃肠道和脑的肽类物质
其他肽类递质及其受体
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气体分子类及其他类型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