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发展中国家及其基本经济特征,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与收入分配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第5章(需求角度)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详细总结了重叠需求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周期理论的内容点。
国际经济学,第7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倾销与反倾销,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内容要点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及其基本经济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由来与分类
(一)发展中国家的由来
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与之相对应的概念还有欠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而目前已经获得政治独立、拥有国家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从收入水平的角度来考察,所谓发展中国家就是指那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世界银行将根据各个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划分
低/中等(中低,中高)/高 收入国家与地区 发达国家(地区)都是高收入国家(地区),但不是所有高收入国家(地区)是发达国家(地区)。
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内的一个集合。
发达国家(地区)都是高收入国家(地区),但不是所有高收入国家(地区)是发达国家(地区)。
联合国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主动型发展中国家
被动型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一)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农业与制造业收入差距大
(二)人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
(三)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
(四)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条件差,文盲率高
(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脆弱性地位
(六)城乡二元结构显著
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广泛存在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经济并存
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呈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把这种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过程。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区分发达与不发达的根本标志。
发展中国家与早年的发达国家存在哪些区别(补)气候地理
第二节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经济
(一)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二)二元经济结构仍然突出
(三)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
1949-1957年: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一三二“产业结构
1958-1984年: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一三“产业结构
1985-2012年: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三一“产业结构
2013年以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中等收入经济
2010年进入中高收入阶段
大国经济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影响巨大
发展不平衡与发展潜力巨大
规模经济效应显著
转型经济
转型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体。
中国自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强调制度因素
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随着发展中国家的诞生而诞生,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发展
背景4:
第一,刚独立的国家,请西方经济学家当经济顾问
第二,援助机构迫切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研究,以便使援助项目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贸易 因此,出自本国发展的需要来研究
第四,(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组织收集和编算了发展中国家的统计资料,并且发表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一)形成与繁荣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宏观
这一时期的发展经济学具有五个特点
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性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是手段。
第二,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造成市场的扭曲,导致经济无效率。
第三,注重内向发展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已完全不同于19世纪的情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已不再具有“增长的发动机的功能,只有在立足于国内工农业平衡增长的进口替代政策中,才能找到另外一种“增长的发动机”。 这一时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都很低,所以出口收益不稳定,贸易条件也不断恶化,因而对初级产品出口持悲观态度,并主张实行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政策。
第四,结构主义思路占主导地位
二元经济发展
第五,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
《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的作者罗斯托把他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看作是从现代史中归纳出来的普遍适用的经济发展理论。
(二)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微观
复兴的意思:把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否定的东西又重新加以肯定
理论基础: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这一时期的发展理论概括为五个特点
第一,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第五章)
第二,重视农业发展(第八章)
第三,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18章)
第四,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5、16章)
第五,重视国别和微观研究。
第六,从长期分析转到短期分
(三)发展研究领域的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
第一,强调制度及其变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在发展分析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的政治行为
第三,现代增长理论的复兴以及与发展理论日益融合
内生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4章)统一增长理论(还在发展)
第四,资源、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4章)
第五,社会资本概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
广义 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如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信任、人际关系、人的信誉等。 广义 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4种形式。
狭义 社会资本是一个社会信任问题,社会信任度高,社会资本就高,反之亦然
第二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的特点是对第一个阶段发展经济学的修正和反思 第一个阶段把增长作为唯一目标,第二个阶段强调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第一个阶段强调工业化,第二个阶段强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强调计划和政府干预,第二个阶段强调市场机制作用 第一个阶段强调内向型发展战略,第二个阶段强调外向型发展战略 第一个阶段追求宏大的理论体系和一般性战略,第二个阶段侧重于国别研究和微观分析 总结:第一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家主要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 第二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家则强调市场机制的普遍适用性。
三、发展经济学的当代发展趋势
(一)微观经济分析倾向越来越显著
主体
问题
(二)发展的制度、文化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更为突出
(三)在实证分析工具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