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模型,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寡头垄断与同质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与收入分配知识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第5章(需求角度)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详细总结了重叠需求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周期理论的内容点。
国际经济学,第7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倾销与反倾销,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内容要点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六章了(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新贸易理论模型
规模经济引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凸向原点,表示机会成本递减
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国际贸易是互利的,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资源的配置和技术进步
第一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 内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报酬递增
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然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次上,即整个产业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模经济。 反之不成立。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 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 消费者所需的商品则部分来自国内,部分来自于国外。 规模经济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
(二)分析 两国都希望消费更多的X,则Pw要高于图6-1中的国际均衡价格(等于TT的斜率绝对值)。 一国专业生产有规模经济的产品
(三)结论 模型中,两国情况完全一致,国际分工及贸易格局并不确定,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1、“先行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成本优势,重要的是谁在特定行业最先达到行业规模经济水平。 从历史角度看,很多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都与这种“先行优势”有密切关系。 例如瑞士的钟表业,在18世纪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属于技能劳动密集型,瑞士恰好满足该行业这种特点,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得到率先的发展,随着瑞士钟表行业的发展壮大,在发展初期,先进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奠定了瑞士钟表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市场规模 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 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3.政策措施。 后起步的国家,选定某个特定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果的行业, 通过某种政策使其生产规模超过早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将其排除出该生产部门。(韩国、东亚国家等)
第二节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 厂商提供有差异产品; 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二、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三、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子主题
第三节寡头垄断与同质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产量竞争
二、双寡头市场一古诺模型
三、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原因是寡头厂商的策略性行为。 开放前,寡头厂商没有办法提高产量 开放后,寡头厂商可以瓜分外国厂商的超额利润
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贸易理论, 大都强调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国际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这种贸易型态属于产业间贸易。 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经济学家提出新贸易理论,通过规模经济解释国际贸易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