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织行为学》第八讲冲突管理
据陈春花老师的《组织行为学》制作的思维导图,本篇是第八讲冲突管理。主要介绍冲突、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的分析、冲突管理。先介绍冲突的概念、冲突观念的变迁、冲突的特征、冲突水平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冲突的类型;冲突可能产生于对立的目标、差异、相互依稀缺资源、摸棱两可的规则、沟通障碍;冲突分析介绍庞迪的分析模型、罗宾斯的过程分析、杜布林的系统分析;冲突管理介绍一些原则、策略、处理方法、如何引发建设性冲突。
编辑于2023-01-03 11:18:43 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管理概述、薪酬体系设计、激励薪酬与福利、薪酬预算、薪酬操作实务。薪酬管理概述介绍薪酬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薪酬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薪酬体系设计介绍其种类、设计过程、职位评级及其方法、市场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建立薪酬结构、宽带薪酬概述。激励薪酬介绍计件工资计划、标准工时计划、薪酬加薪、绩效奖金、业绩提成、特殊绩效认可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成功分享计划、员工持股。员工福利概念介绍五险一金、法定假期、企业补充保险、弹性福利计划。实务操作会介绍员工工资的计算、试用期、扣减额等
《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章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管理概述、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管理概述介绍绩效的特点、层次、绩效管理的含义、意义、绩效管理中的角色。绩效计划介绍其含义、内容、绩效计划工具(目标管理法、关键业绩指标、平衡积分卡、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绩效合约的签订。绩效监控包括含义、流程、沟通目的、沟通方式的介绍。绩效考核介绍其含义、考核主体、考核方式(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图尺度评价法、行为锚定评价法、行为观察量表法、关键事件法)。绩效反馈包括其含义、绩效面谈的过程、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章员工招聘包括招聘概述、招募的渠道和方法、员工甄选、路远程序及手续办理、招聘效果评估。招聘概述包括招聘的含义、意义、影响因素、招聘原则、招聘程序。招募渠道有内部招募渠道和外部招募渠道,各有优劣势。员工甄选包括其含义、信度效度、简历筛选、选拔测试、面试。面试会介绍面试的过程、种类、组织形式、面试结构、评价中心技术、行为事件访谈、对面试官的要求、背景调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管理概述、薪酬体系设计、激励薪酬与福利、薪酬预算、薪酬操作实务。薪酬管理概述介绍薪酬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薪酬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薪酬体系设计介绍其种类、设计过程、职位评级及其方法、市场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建立薪酬结构、宽带薪酬概述。激励薪酬介绍计件工资计划、标准工时计划、薪酬加薪、绩效奖金、业绩提成、特殊绩效认可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成功分享计划、员工持股。员工福利概念介绍五险一金、法定假期、企业补充保险、弹性福利计划。实务操作会介绍员工工资的计算、试用期、扣减额等
《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章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管理概述、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管理概述介绍绩效的特点、层次、绩效管理的含义、意义、绩效管理中的角色。绩效计划介绍其含义、内容、绩效计划工具(目标管理法、关键业绩指标、平衡积分卡、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绩效合约的签订。绩效监控包括含义、流程、沟通目的、沟通方式的介绍。绩效考核介绍其含义、考核主体、考核方式(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图尺度评价法、行为锚定评价法、行为观察量表法、关键事件法)。绩效反馈包括其含义、绩效面谈的过程、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章员工招聘包括招聘概述、招募的渠道和方法、员工甄选、路远程序及手续办理、招聘效果评估。招聘概述包括招聘的含义、意义、影响因素、招聘原则、招聘程序。招募渠道有内部招募渠道和外部招募渠道,各有优劣势。员工甄选包括其含义、信度效度、简历筛选、选拔测试、面试。面试会介绍面试的过程、种类、组织形式、面试结构、评价中心技术、行为事件访谈、对面试官的要求、背景调查。
第八讲冲突管理
冲突的基本概念
概念
冲突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和所有的行为主体之中,并以各种形形色色的形式而存在。
托马斯
冲突是一个过程,它开始于一方感知到另一方对其关心的事物有或将要有消极影响时。
罗宾斯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努力去抵消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因为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将妨碍他达到目标或损害他的利益。
冲突是否存在不仅是一个客观性问题,也是一个主观的知觉问题。
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或不相容以及相互作用。
冲突的主体可以是组织、群体或个人,冲突的客体可以是利益、权力、资源、目标、方法、意见、价值观、感情、程序、信息、关系等。
冲突是一个过程,它是从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而来的。
冲突观念的变迁
人们对组织冲突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传统观念
冲突是群体内功能失调的结果,冲突都是消极的、有害的,必须尽量减少冲突,最好是避免冲突。
人际关系观念
对于任何组织、群体和个人而言,冲突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应当接纳冲突,适当地控制和利用冲突。
相互作用观念
冲突对于组织或群体既有建设性、推动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阻滞性的一面。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可以促进组织变革,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特征
客观性
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是组织的本质特征之一。
任何组织只有冲突程度和性质的区别,而不可能不存在冲突。
主观知觉性
客观存在的各种冲突必须由人们自身去感知、内心去体验。
当反映成为人们大脑或心理中的内在矛盾斗争,导致人们进入紧张状态时,冲突才被人意识和知觉到。
二重性
冲突对于组织、群体或个人既具有建设性、有益性,有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又具有破坏性、有害性,有产生消极影响的可能性
程度性
不仅要区别冲突的性质,而且要进一步区别冲突的程度。
当冲突达到最佳程度时,它可以阻止迟滞,解除紧张,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的萌芽,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冲突水平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类型
建设性冲突
又称功能正常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积极影响的冲突。建设性冲突能促使人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从而带来更好的澄清和理解,有利于强化组织的价值观和信念。
常见形式:目标冲突和程序冲突。
破坏性冲突
又称功能失调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消极影响的冲突。破坏性冲突会阻碍组织达到目标,降低组织创造力、生产力、士气、工作满意度,并增加员工的焦虑、缺勤率和离职率等。
常见形式:关系冲突。
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的区别
其他冲突类型的划分
根据产生原因
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程序冲突和关系冲突
根据冲突影响范围
组织间冲突、群体间冲突、个体与个体间冲突、个体内部冲突
冲突产生的根源
冲突过程模型
对立的目标
目标的冲突性,即个人或部门的目标干扰或影响到了另一人或部门的目标。
差异
人员、部门和其他实体在培训、价值观、信仰和经验方面的差异。差异区别于目标对立,两个人或部门可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有巨大的差异。
稀缺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会引起冲突,每个人或部门对一种资源的使用会危害其他也需要同种资源来完成目标的人。
模棱两可的规则
模棱两可的规则,或者完全缺乏规则,会引致冲突。它的发生是由于不确定性增加了一方试图妨碍另一方目标的风险。
缺乏沟通
冲突经常发生是由于缺乏机会、能力或动力去进行有效的沟通。
冲突分析
庞迪的分析模式
罗宾斯的过程分析
杜布林的系统分析
冲突管理
冲突管理的概念
广义
包括冲突主体对于冲突问题的发现、认识、分析、处理、解决的全过程和所有相关工作。
侠义
着重把冲突的行为意向和冲突中的实际行为以及反应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冲突在这两个阶段的内在规律,应对策略和方法技巧,以便有效地管理好实际冲突。
原则
1.倡导建设性冲突,避免破坏性冲突,将冲突水平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2.实行全面系统的冲突管理,而不是局限于事后的冲突控制和处理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制宜地处理冲突的原则。
策略
托马斯的冲突处理二维模式
冲突管理五种策略的表现
竞争
1.创造胜败局势
2.运用对抗
3.运用权力达到某人的目的
4.迫其认输
回避
1.忽略冲突并希望冲突消失
2.将问题列入不考虑对象,或者将其束之高阁
3.要求放慢节奏以抑制冲突
4.采用保密手段以避免正面冲突
5.求助于正式规则,将其作为采用某种冲突解决方法的理由
妥协
1.谈判
2.期盼成交和达成协议
3.寻求满意的或可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迁就
1.退让
2.屈服和顺从
合作
1.解决问题的姿态
2.正视分歧并进行思想和信息上的交流
3.寻求整合性的方式
4.找到大家都能取胜的局势
5.视问题和冲突为一种挑战
布莱克—穆顿模式:冲突方格
布坎南组织冲突的“组织—协调”四阶段模型
布坎南关于组织冲突的组织——协调四阶段模型提到了实现激发冲突的几种方法。
1.沟通。指管理者对员工隐瞒信息,或不传递完整而清楚的信息,以使员工意识到不确定或危险,促使其进行争论。
2.重组公司。如调整工作群体,成立新的部门并改变规章制度。
3.引进外部人员。将一些拥有与现有人员不同背景、价值观、态度或者管理风格的人加入群体。
4.魔鬼的辩护士(挑刺的)。组织需要有一个来充当批评家,以激发人们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及对现实的检测。
5.辩证的方法。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让成员进行争论,产生足够多的思想的冲突,以产生更多的可选择方案,以便加以充分的考虑。
6.领导风格。
处理方法
强调上级目标
促进沟通与相互理解
减少任务的相互依赖性
增加资源
澄清规则与流程
第三方冲突解决
建设性冲突
如何引发建设性冲突
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解决破坏性冲突的技能,而且要掌握策划、激发建设性冲突的方法。
第一 识别是否要需要激发冲突
1、全部都是赞成的声音
2、下属害怕承认无知
3、决策者偏重折中方案
4、过于维护和平与合作
5、奖励注重众望而不是能力和绩效
6、注重不伤害他人情感
7、过分注重决策意见一致性
8、员工对变革强烈抵制
9、缺乏新思想
10、离职率异常低
第二 激发冲突
激发冲突的方法
一、鼓励建设性冲突的价值观;
二、变革组织结构,有效地激发冲突;
三、利用信息和信息渠道来激发冲突;
四、利用鲶鱼效应激发冲突;
五、树立对立面,激发建设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