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徐琦病理学---5.肿瘤
该导图根据徐琦老师病理学课程整理,为了便于自己理解,其中有部分标注比较口语化,所以在复习时请大家自行分辨。对于执业医师还是很有用哒,对于中医、中西医的小伙伴来说,虽然不考这些医学基础课程,但是自己得重视啊,临床基础必须得懂的,一起加油吧! 对于文职公共课的内容,老规矩,有需要的乖乖可以点开主页私我,分享给大家。
编辑于2023-01-11 15:27:32 四川省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五、肿瘤
一、肿瘤概念
肿瘤
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
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异常组织团块(肿块)
血液肿瘤不形成肿块
肿瘤性增殖vs非肿瘤性增殖
失去控制,引起肿瘤性增殖的初始因素已消除,仍能持续生长;
细胞增殖受到控制,引起细胞增殖的原因消除后一般不在继续增生
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
符合机体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单克隆性;
多克隆性;
一个细胞而来
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增殖的细胞或组织,能够分化成熟;
分化成熟不了:功能不能代偿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vs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
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
多见; 可见病理核分裂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也可以是浸润性:海绵状海绵状血管瘤浸润肝组织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
外生性:膀胱乳头状瘤ta
继发改变
少见;
常见
转 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 发
不复发或很少复发
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响
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
压迫、阻塞,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副肿瘤综合征
概
副肿瘤综合症
不能用肿瘤直接蔓延或远处转移加以解释的
一些病变和临床表现
是由肿瘤的产物(如异位激素)
或免疫反应(如交叉免疫)
等原因间接引起。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
也可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
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降钙素、生长激素、甲状旁腺素,引起内分泌症状。
多为恶性肿瘤
以癌居多
eg
肺癌
小细胞肺癌出现内分泌症状
不属于(∵本身就起源于神经内分泌C)
鳞癌、腺癌出现内分泌症状
属于
胃癌、肝癌、肾癌、结肠癌、卵巢癌、平滑肌肉瘤
类癌、嗜铬细胞瘤、垂体腺瘤、胰岛素瘤、胃泌素瘤
APUD:神经内分泌肿瘤,而非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不属于此范畴。
二、肿瘤分化、分级、异型性、分期
异型性
肿瘤结构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形成的组织结构
在空间结构上紊乱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可见瘤巨细胞;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核分裂像增多
出现异常(病理性)核分裂像
分化程度很低,很明显的异型性称之为“间变”
分化程度很低,胞膜,核仁、胞核变化都大,一点儿都不像正常细胞
去分化
注意
恶性肿瘤必须有细胞异型性,伴或不伴结构异型性
vs
良性:常为结构异型性,绝对没有细胞异型性
eg绒毛状腺瘤
恶性几率很大,结果排列很紊乱
分化、分级
恶性肿瘤
Ⅰ级为高分化
恶性程度低
分化良好
Ⅱ级为中分化
属中度恶性
Ⅲ级为低分化
属高度恶性
分期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及范围,是否累及邻近器官
N
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M
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
肿瘤异型性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异质性
是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
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生长信号的反应、
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出现差异
形成具各自特性的“亚克隆”。
eg
A细胞
A细胞
A1细胞
A1细胞
A2细胞
A细胞分化过程中
一部分子代细胞发生突变,形成不同亚型
导致肿瘤中存在多种细胞:A、A1、A2
结肠癌
出现管状腺癌细胞;粘液腺癌细胞
在化疗中
一种药敏感,下次不敏感(∵另一种肿瘤细胞增生)
∴需要更换化疗方案
食道的正常鳞状上皮vs鳞状细胞原位癌
三、肿瘤命名、分类
(一)常规命名方式
良性
“某某瘤”
绒毛状腺瘤腺瘤;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
恶性
“某某癌”
来源于上皮组织;鳞状细胞癌;腺癌;膀胱癌。
“某某肉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
(纤维组织、脂肪、肌肉、血管
和淋巴管、骨、软骨组织);
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
(二)特殊命名方式
母细胞瘤
良
肌骨系统一般为良性,其余的一般为恶性
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
肌母细胞瘤;脂肪母细胞瘤
恶
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
细胞瘤;肝母细胞瘤
“病”或“瘤”
良
神经鞘瘤
良性畸胎瘤、葡萄胎、脑膜瘤间皮瘤
有良有恶
恶
白血病、绿色瘤(白血病转移)、多发性骨髓瘤(浆C)
来自血液
精原细胞瘤(男)、无性细胞瘤(女)
生殖系统
Bowen 病(皮肤原位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蕈样霉菌病
皮肤
恶性畸胎瘤、恶性葡萄胎、恶性脑膜瘤
有良有恶
人名命名的恶性肿瘤
恶
Ewing 肉瘤,Hodgkin 淋巴瘤(霍奇金病)
非真性肿瘤
炎性假瘤
迷离瘤
舌异位甲状腺迷离瘤、舍皮脂腺迷离瘤、神经迷离瘤
错构瘤
(肾脏,细胞间排列紊乱,没有异性细胞)、
结核瘤、梅毒瘤、粥瘤
室壁瘤
血管瘤
血管扩张
(三)肿瘤的分类
肿瘤类型
组织来源
免疫标记物
举例
癌
上皮、间皮
Cytokeratin(细胞角蛋白)
EMA(上皮细胞抗原)
鳞状细胞癌
肉瘤
平滑肌细胞
SMA(平滑肌肌动蛋白)
胃肠道平滑肌瘤
血管内皮细胞
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及正常组织血管
淋巴瘤
白细胞、淋巴造血组织
LCA(CD45、白细胞共同抗原)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
Synaptophysin(Syn,突触素)
类癌
特殊类型
增殖期细胞
Ki-67
代表肿瘤增值能力;通用
乳腺癌、胃癌
前列腺上皮细胞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肝癌细胞、卵黄囊瘤
AFP(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细胞癌、卵黄囊瘤
黑色素细胞
HMB45、S-100
黑色素瘤
四、肿瘤的扩散
(一)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
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AMs)减少
离开原来位置
癌细胞层粘连蛋白受体(LN)增加
粘在胶原上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蛋白酶作用
通过蛋白酶降解胶原
癌细胞迁移:阿米巴运动
运动到间质
(二)转移
淋巴道
比血管松,肿瘤细胞更容易穿过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胃肠道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
左锁骨上淋巴结
肺癌
纵膈淋巴结→右锁骨上淋巴结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癌)
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淋巴道转移
接受淋巴引流的第一个或者第一组淋巴结j
即前哨淋巴结
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癌转移
其他淋巴结出现转移癌的几率很低
前哨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k
可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jian
减少肢体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
有时肿瘤可以越过引流淋巴结发生
跳跃式转移或逆行转移
血道
(经静脉多见;肝、肺转移多见)
胃肠道肿瘤(胃癌、大肠癌)
→肝
腹腔肿瘤常见
vs肺:其他肿瘤
肺癌
→脑、肾上腺
前列腺癌
→骨(脊柱(骨盆))
乳腺癌
→骨、肺、脑
骨转移一般为躯干骨:静脉丛丰富,血流缓慢
种植性
胃癌
→腹膜、大网膜、卵巢(Krukenberg 瘤)
卵巢(表面为腹膜,双侧)
单侧多为卵巢原发
最常见胃印戒细胞癌
五、肿瘤特殊病理类型
癌前病变
概
某些疾病(或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
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
例
大肠腺瘤、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
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粘膜白斑
交界性肿瘤
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异型增生(非典)
增生上皮细胞 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
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当致病因素去除时
某些未累及上皮全层的异型增生可能会逆转消退
例
乳腺导管上皮异型增生、鳞状上皮异型增生
原位癌(上皮内癌)
概
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
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
例
原位鳞状细胞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
上皮内瘤变
概
异型增生+原位癌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预后好
vs肿瘤分级低分化:恶性程度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预后差
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原位癌)
结肠上皮内瘤变
(异型增生+原位癌+黏膜内癌)
肠/胃上皮粘膜层
黏膜上皮层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原位癌)
粘膜固有层
突破基底层,到达这层,还未穿过粘膜肌层
粘膜内癌
∴粘膜内癌不属于原位癌
粘膜肌层
六、肿瘤的环境致病因素
化学因素
多环芳烃(3,4 苯并芘、1,2,5,6 双苯并蒽)
→诱发 DNA 碱基突变→肺癌
芳香胺(乙萘胺、联苯胺)
→膀胱癌
亚硝胺
→胃肠道癌,如食管癌
黄曲霉毒素 B1
→抑癌基因 P53 突变→肝细胞癌
物理因素
紫外线
→DNA 中相邻的两个嘧啶形成二聚体
DNA 修复障碍→着色性干皮病(XP)、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电离辐射
→染色体发生断裂、转位、点突变
→白血病、皮肤癌
生物因素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 和 E7 蛋白与 P53 和 RB 基因结合抑制其抑癌功能
→宫颈癌
EB 病毒
→EB 病毒本身使 B 细胞多克隆增殖+诱发 DNA 突变
→鼻咽癌、Burkitt 淋巴瘤
HBV
→肝细胞癌
血吸虫
→慢性炎症→结肠癌
人类 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Ⅰ
→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胃癌
七、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癌基因活化
ras(点突变)
促进信号转导
肺癌、结肠癌
N-myc(基因扩增)
合成转录因子
神经母细胞瘤
c-myc(染色体重排-转位)
合成转录因子
Burkitt 淋巴瘤
her-2(eRB-B2)(扩增)
合成生长因子受体
乳腺癌
abl(转位)
促进信号转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抑癌基因失活
APC、DCC
抑制信号转导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肠癌
RB
调节细胞周期
视网膜母细胞瘤
P53
DNA 损伤时调节细胞周期
大多数肿瘤、Li-Fraumeni 综合征
VHL
抑制转录因子
肾透明细胞癌
DNA 修复基因功能障碍
XPA、XPB
修复损伤 DNA
着色性干皮病
八、肿瘤与遗传
类型
常见遗传综合征/肿瘤
有关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个
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RB 基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癌
APC 基因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
—结直肠癌
hMLH1 和 hMSH2 等基因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纤维瘤病
NF-1 基因
Von Hippel-Lindau 综合征—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
VHL 基因
“家族”“遗传”+神经纤维腺瘤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个
着色性干皮病—皮肤癌
XP 基因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
ATM 基因
Li-Fraumeni 综合征—肉瘤、白血病、乳腺癌等
P53 基因
Fanconi 贫血—白血病
FACC 和 FACA 基因
Bloom 综合征—白血病等
BLM 基因
“英文”
九、常见肿瘤
(一)癌与肉瘤的鉴别
癌vs肉瘤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高
多见于 40 岁以上
较低
年轻人,儿童,老年人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
质软,色灰红,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
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
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转 移
多经淋巴道
多经血道
(二)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类型
病理特点
常见部位/肿瘤
乳头状瘤
覆盖上皮来源;
乳头状、菜花状或绒毛状,根部可有蒂;
轴心由血管和结缔组织等构成,表面被覆上皮
鳞状上皮、尿路上皮覆盖部位(移形上皮)
腺瘤
腺上皮来源;
息肉状或囊腔状;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腺管突起)
(易癌变)
管状绒毛状腺瘤
结直肠黏膜息肉
囊腺瘤(浆液性和粘液性)
卵巢
(二)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来源
病理特点
常见部位/肿瘤
鳞状细胞癌
呈菜花状;分化好者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癌珠)
鳞状上皮被覆部位
食管癌、皮肤鳞癌、宫颈癌
腺 癌
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排列不规则的腺体或腺样结构
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结构为主的腺癌
囊腺癌
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的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
乳头+腺腔扩张呈囊状
乳腺、胃肠、肺、卵巢、子宫体
粘液癌(胶样癌)
分泌大量粘液的腺癌,形成粘液池;癌细胞内可有粘液,
将细胞核挤压至一侧,称为印戒细胞癌
胃癌、结直肠癌
基底细胞癌
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的癌细胞构成;可浸润破
坏局部深层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很敏感,
低度恶性预后好
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
尿路上皮癌
移行上皮癌,高级别恶性程度高,易复发
肾盂、输尿管、膀胱
(三)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来源
病理特点
常见部位
脂肪瘤
最常见,成人多见,分叶状,有包膜;很少恶变
背、肩、颈及四肢近端
血管瘤
常见于儿童,无被膜,呈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
良性但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但不转移
皮肤、肌肉、内脏器官
平滑肌瘤
镜下形态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排列成束状,互相编织
子宫、胃肠
软骨瘤
镜下由成熟的透明软骨组成,可以恶变
四肢长骨、手足短骨
(四)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来源
病理特点
常见部位
脂肪肉瘤
成人多见,肉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
出现脂肪母细胞,胞浆内可见
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脂质空泡
软组织深部、腹膜后
正常脂肪瘤在皮下,浅筋膜,如果出现在以下地方,怀疑恶性
横纹肌肉瘤
常见于儿童,恶性程度高、易血道转移
头颈部、泌尿生殖道
纤维肉瘤
切面灰白色、鱼肉状;纤维肉瘤细胞呈“鲱鱼骨”样排列
四肢深部皮下组织
骨肉瘤
最常见骨恶性肿瘤,青少年多见;
肿瘤异型性明显,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
X 线可见 Codman 三角、日光放射
四肢长骨干骺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