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冠病毒防范资料 v3
经过收集整理的新冠病毒部分资料,主要包括病毒的防范以及轻症的舒缓方案,这些方案仅作参考,无法替代医疗建议,实际操作应结合医生的咨询结果
编辑于2023-01-15 01:26:38 广东新冠病毒防范 资料收集汇总
防范措施
背景
2022年12月1日,广州取消临时管控,只对高风险区管控,媒体开始宣传奥密克戎致病力大幅下降
2022/12/23,青岛每日新增感染49万-53万
2022/12/25,国家卫健委表示“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将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信息”
以后公众只能看疾控中心月报、季报和年报,日报可能没有了
普通流感还有周报,新冠可能连周报都不会有
2022/12/26,卫健委通知称,自2023/01/08起,解除新冠乙类甲管,恢复乙类乙管
对工资的影响
1月8日前,若员工阳了,在家,属于隔离,不用请病假,工资足额发放 底薪绩效正常发,不能扣
1月8日后,员工阳了,在家休息,需要请病假,工资按照病假工资发
2023/01/03,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言:“医院不是菜市场!不是去排队抢这个菜去!我们应该预约制”
高传播风险的公共区域
动物传人
物传人
物体
碰到一定需要接触的金属表面(水龙头、门把手),可以戴上指套,或者利用纸垫
网吧的键盘与鼠标
长时间位于高人流空间的衣物
回家后可以脱下来进行清洗
不要随便放在床上或者放在其他生活区
气溶胶
往往出现在高层住宅共用的排污管道里面
一般通过管道存水弯这类结构进行阻断 要注意,在一些情况下,存水弯是可能被突破的 一旦突破,气溶胶就可能进入卫生间
天气剧烈变动造成的气压差,会导致管道内的气溶胶突破存水弯 如果顶楼有出水端的通气阀,一般就不会受到气压影响
注水过多造成虹吸,大量地将水倒入下水道 在排水结束的那一刻,由于虹吸效应会带走存水弯中多余的水 导致存水弯的水量不足以隔绝管道气溶胶
空间
公共场所地板可能携带新冠病毒,随身携带酒精喷雾和纸巾避免直接接触并完成消毒
医院内部物体表面核酸阳性概率5% 其他场所的物体表面核酸阳性的概率8%-10.3%
公共卫生间是不锈钢和塑料应用的重灾区,蹲厕的安全性强于抽水马桶
宿舍与食堂
医院
在发生医疗挤兑的背景下,医院场所的病毒载量是最高的
家庭隔离
一般来说,家里人感染,隔离的标准是确保完全不见面持续10天
也可以分批进行,主要是让阴性的人做好防护,照顾阳性的人 隔离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短期内所有家庭成员都变成阳性的情况
人体易感区域
黏膜表面
眼
尽量不要用手揉眼睛
眼球表面也有ACE2受体
眼部主要是通过暴露在含病毒的气溶胶里感染的
通过给小鼠眼部注射新冠病毒,实验表明 小鼠的眼部感染即不入脑也不入肺,在大脑和肺里检测不到新冠病毒 而在眼球里,病毒的载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
但是反过来,除了眼球的感染之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则会导致病毒的载量不断上升
眼球的感染不会传给其他器官,而其他器官的感染会通过三叉神经和视神经传给眼睛和大脑
鼻
嗅上皮黏膜
嗅感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是分在嗅上皮表面的黏膜上面的 黏膜暴露在环境中,外部环境里什么都有 某种程度上,嗅神经是直接入脑的,鼻腔基本上就是各种病毒的高速通路 嗅神经被排除在血脑屏障之外,支持细胞对嗅感神经元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狂犬病、甲流、脊髓灰质炎等都可以通过该通路感染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就是通过嗅上皮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
1930年代,加拿大政府组织过,为了预防脊髓灰质炎,给小孩集体烧伤嗅上皮
国内在90年代普遍给小孩发放的糖丸就是脊髓灰质炎的减毒疫苗
在嗅上皮中,支持细胞和水平基底细胞都表达出ACE2与TMPRSS2 人体中能同时表达这两种蛋白的细胞不多,除了嗅上皮,还有II型肺泡,小肠的吸收性肠上皮
新冠很容易攻击嗅觉系统,而且嗅觉损伤在早期就可以出现 根据2020年柳叶刀的文章,嗅觉味觉的丧失可能比发烧更早出现
嘴
防护装备
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蓝色) 颗粒过滤率30%-40%
最核心的过滤材料:熔喷布 若没有这一层,口罩防护效果堪忧
每6-8小时更换口罩
复用问题(二次使用)
不建议二次使用的情况
人群聚集区用过的口罩
雨水打湿的口罩 过滤能力降低,而且由于水分,病毒容易停留
操作细节
1)戴上口罩,将两边的绳索挂在耳后
2)摁紧鼻翼处的变形条,增加气密性
3)拉下口罩布下方的白边,包住下巴
注意
戴上口罩后,进入场所,蓝色朝外的部分就默认是带菌范围了,不要去碰
如果需要调整,最多调整鼻翼上的变形条部位
4)脱口罩时,不要去碰蓝布范围,双手牵动耳后的绳子,带动口罩布脱下来 不要再做多余的动作,直接扔垃圾桶
执行标准
YY 0469-2011(符合防疫要求)
医用外科口罩
YY/T 0969-2013(符合防疫要求)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GB/T 32610-2016(符合防疫要求)
日常防护型口罩
GB/T 38880-2020(符合防疫要求)
儿童口罩(6-14岁)
N95口罩(白色)
人流聚集区 火车、飞机、轮船、码头 工作环境、教室 高人流且空气不流通的情况
有效期4小时
操作细节同外科口罩
注意: 由于N95口罩气密性强,里面容易有水汽 如果实在没有口罩,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拿下来擦一下,但是表面湿润了也是影响防护的 另一种办法是在里面垫医用纱布
N95勒得紧,耳根容易痛,建议选择头戴式的
执行GB19083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19083-2010(符合防疫要求)
规定了在医用方面防体液的表面浸湿渗透测试
医用的防喷溅指标主要在外侧,口罩内侧的水汽一般也是不考虑的
3个执行标准(按照过滤率)
95%(1级)
99%(2级)
99.97%(3级)
注意
KN95
KN95执行GB2626标准《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是指可以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075um±0.020um的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新冠病毒病原体的直径在100nm,即0.1um
国内的检测是选用0.3um的氯化钠颗粒进行检测的,只要氯化钠过滤率达到95%以上,就算KN95
GB2626-2019
没有表面浸湿渗透测试
但对于非医护人员就够用了
但随着呼吸水汽,口罩会变得潮湿
医用场景的防护等级要求更高,包括防病人直接咳嗽喷溅渗透病毒
KN95并不具备防溅射条件 一旦阳性患者在面前打喷嚏就可能中招
GB2626-2006
这个标准比医用外科强 但尽量选择头戴式的,不然耳朵容易疼
GB2626的过滤率分为两类三级
两类:KN、KP
三级:90、95、100
KN95的防水性能不如医用外科口罩
品控较差的口罩(不考虑)
长垣产、东莞产、村办企业生产 不贴合面部、漏气 耳带头带性能弱
出口退单的口罩
有几个比较好的标准
欧盟标准FFP2
FFP3
NOISH认证的美标N95
韩国标准KF94
手套
脱手套的时候,与口罩一样,要默认整个手套与公共场所接触的外表面都是带菌范围
手套摘下来后,对手部进行清洁与消毒
按照七步洗手法执行
透明密封袋
用于隔离一些不便清洗的物品,例如手机、电子平板
在外面使用完成后,回家就要卸掉并扔进垃圾桶
进阶 (进阶不代表更好,只是细节更多)
防毒面具
民用级别的滤罐并不能过滤烟雾,佩戴者还是会吸入例如二手烟等成分
军用级别的滤罐有滤烟层 可以明显过滤气味等杂质
可以防3um颗粒
含新冠的气溶胶颗粒大小在5um左右
主要是有化学层滤毒气和保证进气量的设计
操作细节
1、安装滤毒盒
2、戴上头部系带
3、系紧颈部系带
4、检查气密性
如果眼镜起雾,一般是鼻梁处气密性不够
按住滤毒盒的进气口,如果此时呼吸有明显的负压感,则气密性良好
反复使用需要注意
一般防毒面具可以使用2到3个月
使用前与使用后不要将防毒面具的呼吸接触面污染
使用前
手部进行消毒
面具也拿酒精喷一下
滤毒盒可以拿酒精喷一下
滤棉就不要用酒精喷了
使用后
1、确保外部环境安全
手上,身上拿酒精喷一遍
2、摘下防毒面具
3、防毒面具消毒
防毒面具里外包括缝隙都拿酒精喷一下
滤棉
滤棉一般采用静电灭菌、紫外线消杀或者干热消杀
玻纤滤棉不建议用紫外线
防毒面具的优点
相比N95口罩,呼吸阻力小,你可以戴着它出去长跑
佩戴后眼镜不会起雾
防毒面具的缺点
死角多,消毒麻烦
一般是将面具本体整个泡酒精
在寒冷天气,面罩单向透气阀结冰可能导致气密性被破坏
执行标准
3M防毒面具的执行标准是工业用的GB2626
其中,过滤颗粒物的标准与医用一级的GB19083一致
但是工业标准没有防喷溅的指标
遇到水汽容易失去防护力,例如出汗或者冬天呼吸的水雾
近视患者注意
眼镜腿会破坏防毒面具的气密性
可以将眼镜腿卸下来,换成鱼线,这样可以做到比较好的面部贴合
药物 一般通过阻断新冠在体内的传播路径来预防,用于相当早期的预防 只能用于预防不能用于治疗,特别是症状严重的时候,病毒已经在体内大量复制 此时再去试图阻断它的路径,由于新冠是RNA病毒容易变异 反而可能筛选出一批全新毒株,危害大于被感染(所以此处折叠)
抗原检测试剂
从多数人的使用体验来看,抗原只有在发烧后才能测出
从测出阳性开始(一般是发烧的第2天)的6天之内,极大概率下抗原测试都是阳性 所以不建议浪费抗原检测试剂,一般在发烧7天后再次测量
抗原可以用来测转阴,对于转阳和提前预警是无效的
血氧仪
血氧低于90%属于重度缺氧,低于95%则身体存在某些问题
如果血氧低于95%,是需要立刻去医院的
指尖式血氧仪会释放两个波长的光束,能够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产生反应 再经过计算得到血氧数据,相比专业的血氧仪器,误差在1%以内
手环手表式的血氧仪,相比专业的血氧仪器,误差在4%-5% 并不是很准确
你可以借一下指尖血氧仪,连测几组数据,同时对比自己的手环血氧仪连测的数据,如果差值稳定 那么这个手环血氧仪还是有参考意义的,虽然不能估算警戒值,但若发现手环的血氧数据下降,就要注意了
新冠特性
新冠是囊膜病毒
病毒的蛋白质外膜有一层脂质囊膜
这是它进入细胞的方式,依靠囊膜与细胞膜融合 或者先内吞再与膜泡融合
这层囊膜来自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囊膜溶于有机溶剂而且溶解很快
酒精可以破坏囊膜,注意浓度,75%酒精还能有效破坏蛋白质 如果遇到95%的酒精,蛋白质就会迅速变质,形成变质蛋白质外壳,反而保护了内部结构 但囊膜大概是没了
同理,洗洁精对体外新冠病毒也有用
囊膜病毒因为外层的脆弱的囊膜,很容易在体外失活,自然条件下很难撑过几天
不消毒的情况下,Omicron在环境中能存活8天半
灭杀条件
高温(60℃,持续30min以上)
紫外线(254nm紫外灯,60min以上)注意可能生成的臭氧
碘伏(0.23%、0.25%、0.47%、1.0%)
醇类消毒剂
酒精(60%、79%、80%、85%、95%、100%,30s)
密闭空间使用酒精不要过量
在靠近明火的空间内,酒精与空气的比例达到3.3%就会发生爆燃
对于3平米,高2.7米的玄关,75%医用酒精的用量在669mL时有爆燃风险
异丙醇(70%、100%,30s)
含氯消毒剂(一般作用时间要求30min以上)
次氯酸钠(0.1%for 3min,0.21% for 30s)
84消毒液(>0.05%的次氯酸钠溶液)
水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短时间内会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失活
次氯酸是极其不稳定的物质,光照和加热条件下迅速分解成盐酸和氧气
盐酸可以和次氯酸本身反应生成氯气
避免用84消毒液对空气进行消毒
84消毒液对空气消毒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对空气喷洒84消毒液容易吸入或者接触到眼睛等敏感部位
不建议用84消毒液清洁家具,84消毒液具有强腐蚀性
若必须要进行消毒,那么消毒后可以用清水擦拭一遍,再开窗通风
不能用于铝、铜、钢、皮革、油漆表面,可用于不锈钢器具
不适合房间消毒,适合比较大面积的开放式走廊通道
常用稀释浓度的84消毒液是不宜与人体直接接触的
室内喷洒消毒后需要对室内通风才能安全进入
与尿液接触会产生有毒气体
次氯酸钙
注意
对生鲜食品直接进行消毒或者可能与人体直接接触时,有效氯含量不得超过60ppm(60mg/L)
对接触食品的器具进行消毒时,有效氯含量不得超过200ppm(200mg/L)
必须单独使用,不要混合其他化学物品
与强酸产品(例如洁厕灵)接触,会释放出带有剧毒的气体
不能和酒精混用
酚类消毒剂
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0.12%) 0.12%的PCMX可以在30s内将病毒滴度降低到原先的1/1000
滴露Dettol(PCMX 4.3%-5.3%)
威露士Walch (PCMX 4.5%-5.5%)
PCMX会导致猫的中毒
猫会疯狂去舔,对猫有很强的吸引力(相当于猫薄荷)
猫对于所有酚类化合物都很敏感
猫体内缺少一种叫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苯酚解毒酶
在20℃,相对湿度50的不锈钢和塑料上面相比其他材料表面能生存最久
通过对新冠的核酸进行PCR扩增来检测浓度,从原本的浓度扩增到可观测的浓度,所经历的扩增轮数称为CT值 举例来说,CT值23,则扩增后的浓度是原浓度的2∧23倍
国外的标准是CT值高于或等于35,不是核酸阳性 CT值低于35是核酸阳性
新冠对大脑的影响
新冠导致β淀粉样蛋白在脑部沉积
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
重复感染
一般病人恢复后的3到6个月内不会重复感染同一毒株
如果患者恢复后过了半个月或一个月非要去找其他亚型毒株,那是可能会重复感染的
感染的次数越多,各种器官衰竭的概率是骤增的,呈倍数增加
蛋白通路
ACE2 结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RBD基序
主要攻击肺组织里面的ACE2通道
Ⅱ类炎症(也称为2型炎症)会减少ACE2受体,从而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
Ⅱ类炎症通常与“过敏”有关
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结节性痒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食物过敏者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比常人低50%
ACE2在各个组织中或多或少表达,表达量越高则说明该组织/脏器越容易受到攻击
ACE2受体存在于各种内皮细胞,全身血管都有
TMPRSS2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激活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 起到蛋白酶功能,切割SARS-CoV-2刺突蛋白 允许病毒进入
刺突蛋白解开后,病毒外膜和宿主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
病程
对于绝大多数打过疫苗的omicron感染者,病程在1-2周
儿童病程
第1天
单纯的高热
婴幼儿高热可达到39℃到40℃
6岁以上的儿童,中高度发热38.5℃到39.5℃
发热比较频繁,可能4小时就要烧一下
第2天
发热为主(高热)
发热间隔延长,5-6小时烧一次
40℃以下,是否降温一般看孩子的状态,如果没有不适,那么可以不吃药
婴幼儿呼吸急促
6岁以上儿童出现干咳,没有痰或者痰很少
第3天
发热下降,比前两天的最高体温降0.5℃到1℃左右
发热间隔延长到7-8小时
发烧时间段在22:00到第二天早晨凌晨4:00
干咳变成湿咳
鼻塞、流鼻涕
视力下降
第4-5天
低热或者已经不再发热
咳嗽加重
鼻塞、流鼻涕
鼻涕变成黄鼻涕、脓鼻涕
第6-7天
经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
跑动时可能会咳嗽
注意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易感阶段
1岁以内婴幼儿气道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蚀到下呼吸道
孩子容易发热、憋喘,若发现呼吸困难,务必就医
热性惊厥,体温骤升或骤降都有可能导致大脑异常放电 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发作。这个症状具有家族性
让患者平卧,远离尖锐物品,防止误伤
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后出现误吸
松开衣领,清除口里的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不要摇晃孩子身体,更不要强按或捆绑他的身体
不要掐人中、翘嘴巴,也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保持镇定,热性惊厥一般持续几秒或几分钟就结束,不会造成器质性损伤,也不会发展成癫痫
以下情况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脑电图 CT、腰穿等手段来判断这是热性惊厥 还是脑炎等其他情况
抽搐时间超过5分钟
抽搐过后部分身体没有完全恢复
抽搐只涉及身体的一部分
某次发热过程中有不止一次的抽搐
记录好出现惊厥的时间和情况,方便就医沟通
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烧开始的第一个12小时内,如果没有,那后续出现热性惊厥的可能性不太大
送医期间,如果孩子还在发烧,可以用温毛巾擦腋窝,大腿根,手心,掌心,额头,帮助降温
中青年病程
第1天
轻微咽干咽痛,乏力
第2天
开始发热,部分年轻人高烧达39℃
头晕
第3天
高烧39℃以上
浑身酸痛乏力
咽喉疼痛加剧
第4天
体温高峰开始下降
多数人在这一天之内体温降到正常水平
出汗
多准备几套内衣,基本上2-3小时就会出很多汗 会把整套内衣浸湿,一开始的汗是温热的所以一般人无感,等汗凉了容易着凉,建议替换衣服
部分人会流鼻涕,咳嗽,眼睛疼痛
第5天
体温正常
咳嗽,乏力
第6天
不再发热
咳嗽、流涕加重
核酸可能转阴
第7天
症状好转
核酸较大可能转阴
注意
补充蛋白质,按照0.8g/kg体重
死亡以及身后事的处理
1.先安顿好亲属的后事
2.安抚好亲人的情绪
3.协议与清算
找到亲人生前与工厂或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
查询亲人生前的社保信息
如果是由工厂或单位缴纳,则应联系工厂的相关工作人员(务必录音录像)
如果是由家庭缴纳,则应联系缴纳社保所的工作人员
联系缴纳社保所
申请丧葬补助金和亲属抚恤金
提供医院提供的死亡证明
按要求提供老人录像和照片
在申请过程中,应当录音录像,以便记录所有重要信息和细节
4.销户
销户这一步其实不急,可以留一段时间,如果必要社区会通知
销户会影响以后的赔偿
销户是最后程序,房产继承,车辆,银行卡包括手机号这些问题要先处理完毕
症状及其缓解措施
无症状 到 轻症 临床症状轻微,CT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发热(一般会发烧到39℃左右) 新冠引起的发热比流感严重,可以疼到人生不如死 37.3℃以上才算发烧,不超过38.5℃不建议吃退烧药,建议多喝水 低烧标准:37.2℃-38.1℃ 中烧标准:38.2℃-39.1℃ 用药只用一种即可,也不要交叉用
NSAID(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指一类不含糖皮质激素, 而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 Ibuprofen(异丁苯丙酸)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从而发挥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主要选择性抑制COX2发挥解热镇痛作用
部分阻断COX1的作用
COX1型与胃粘膜分泌碱性粘液对抗胃酸腐蚀息息相关, 这就是布洛芬有可能引起胃-十二指肠痛乃至溃疡、穿孔的原因
禁忌症: 严重冠心病心衰 消化性溃疡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者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成人每天用量不得超过1.2g
不能和酒精混用(例如,藿香正气水)
孕妇禁用
幼童用药,适合6个月以上的孩子,每次用药间隔6个小时,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次
口服药物15分钟之内吐了,按照之前的剂量再次服用
过了30分钟后吐了,不需要再次补喂
母乳喂养安全级别
如果母亲服用布洛芬,那是可以安全进行哺乳的
与孩子服用布洛芬不造成剂量冲突
布洛芬的母乳喂养安全级别是L1级,最高级别
分为缓释片与普通药片 缓释片持续药效时间长,普通药片时间短,一天需要吃更多,但吃得越多越伤胃
布洛芬缓释片一般在1小时左右起效,缓释药物的半衰期是12小时 但注意布洛芬缓释药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镇痛,它的退烧效果是不如普通药片明显的
缓释药不要去皮吃,也不能嚼,要整个直接吞下去 缓释剂型的剂量比普通剂型要大好几倍,去皮吃会造成药物突释,剂量过大,血药过大,产生毒副作用
不能长期服用,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
同类复方药
连花清瘟
连翘255g 金银花255g 炙麻黄85g 炒苦杏仁85g 石膏255g 板蓝根255g 绵马贯众255g 鱼腥草255g 广藿香85g 大黄51g 红景天85g 薄荷脑7.5g 甘草85g
成分配比(仅参考)
成分含量
每12粒胶囊仅含3g连翘,3g金银花等
连花清瘟本是应对03年非典的药品,在之后的甲流、手足口、禽流感等疾病爆发时,均称自己有效
其它
乙酰苯胺类
扑热息痛/ Acetaminophen(对乙酰氨基酚)
作用机制 原理与布洛芬类似,同样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抗炎作用极弱
通常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对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在外周组织对环氧化酶没有明显的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只能抑制中枢COX生成,对外周COX无作用
每天用量不要超过2g,每次用量不要超过0.5g 每次用药间隔4-6小时以上,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次
肝脏代谢,常用剂量的肝毒性比较小
超量摄入会产生毒性代谢物,导致肝损伤
配合酒精,毒性成倍增加
过量摄入会急性肝衰竭
对胃的刺激性比布洛芬要小
可用于妊娠各个阶段
幼童用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
口服药物15分钟之内吐了,按照之前的剂量再次服用
过了30分钟后吐了,不需要再次补喂
同类复方药
泰诺(复方药)/酚麻美敏片
每片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 325mg 盐酸伪麻黄碱 30mg 氢溴酸右美沙芬 15mg 马来酸氯苯那敏 2mg
母乳喂养安全级别
如果母亲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那是可以安全进行哺乳的
对乙酰氨基酚的母乳喂养安全级别是L1级,最高级别
其它
物理降温
一般就是少穿少盖,多喝水
人体温升高时容易丢失水分,要确保补充水分
一旦脱水造成脱水热的情况,那么会导致温度更热
大概每半小时喝半杯温水 注意24小时内喝水量达到3-4L可能造成水中毒
不用特地拿温水擦或者洗温水澡
注意有些感冒药含退烧药成分
氨酚烷胺
感冒灵
VC银翘片
案例
云南一名25岁的女研究生,因为感冒加重便混搭了不少维C银翘片和999感冒灵来吃, 身上5个脏器衰竭,从入院到去世只花了6天
发烧的3个阶段
寒战期
患者会觉得冷,肌肉抖动发热,此时可以适当加盖被子
体温达到39℃时进入高热期
高热期
体温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患者的冷感消失
不需要捂汗,越捂越热
此时捂汗会导致小孩高热脱水、昏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捂热综合征)
退热期
体温开始下降,大量出汗散热
不需要捂汗,越捂越热
建议就诊的情况
体温低于35℃,无法清醒
38.5℃以上持续2天时间,建议打电话给医院
用药之后,体温仍维持在39℃持续24小时(用药之后体温下降然后又上来这种情况不算)
疼痛(多数时候和发烧有关) 高热高耗能让乳酸堆积在肌肉组织 浑身酸痛
喉咙痛(占40%的感染人群) 由于冠状病毒在咽喉部位造成了 小型白介素免疫风暴,血管通透性增强 细胞及组织液渗出,导致肿胀,压迫神经末梢
嗓子会像刀割一样,咽口水都疼
舒缓方案(只选一种)
用药(含片)
金嗓子喉宝
西瓜霜润喉片
西地碘含片
开喉剑喷剂(中成药) 主要成分包括八爪金龙,其岩白菜素可以抑制白介素的产生
偏方
暖柠檬水
西红柿拌白糖
罗汉果水
咸柑桔水
蜜糖水
盐水漱口
每240mL水加普通食盐1.5g,漱口30s左右吐掉,每3小时一次,一般在24小时左右有明显的改善
可以缓解喉咙的肿胀,改善喉咙的疼痛 盐水漱口可以缩短喉咙疼痛时间一天以上
不建议用药
地奎氯胺 香港医药协会推荐,这个是广谱的抗菌药,要求使用年龄在10岁以上 而且对病毒性症状无效
阿司匹林
用药(B站刘加勇医生的推荐)
羟基氯喹
一般用于治疗红斑狼疮
阿奇霉素
一般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020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要点中提到, “不推荐使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2/09在医学名刊《英国医学杂志》上更新的COVID-19治疗指南 在最下方“Strong recommendations against”(强烈反对)里面,明确提到了Hydroxychloroquine(羟氯喹) 也就是说羟氯喹已经被WHO明确列入COVID-19治疗的黑名单里
这两个组合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甚至有心脏骤停的风险
咳嗽(新冠所有急性症状中持续最长的)
引起咳嗽的4个常见原因
鼻后滴漏综合征 or 鼻窦炎
两者均造成鼻腔粘液过多,躺下时粘液滴落喉部,引起咳嗽
解决方法
喝足够水分
鼻窦冲洗
利用水流提前冲净粘液
吸入蒸汽
稀释粘液,增加流动性,之后你需要主动擤出来
类固醇喷剂/口服类固醇
胃食管反流
某些食物容易引起该症状
酸、辣、油腻食物,咖啡,巧克力
平躺时症状加重
早上醒来时喉咙过于干燥,因为胃酸经过
解决方法
避免相应的食物摄入,控制摄入的时间最少2周
质子泵抑制剂PPI(putonpalminhabit)
降低胃酸酸性
充足睡眠/减小压力
气管问题
哮喘咳嗽(干咳)
不建议用中枢性的镇咳药,例如右美沙芬、咳必清
中枢性镇咳是指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与此相对的,是外周性镇咳,通过抑制咳嗽发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的任一环节达到镇咳
用药(化痰止咳) 一种就行
急支糖浆
甘草片
强力枇杷露
川贝枇杷膏
氨溴索
支气管炎(湿咳/痰咳)
氨溴索
愈创甘油醚
注意痰的颜色
清痰(白色有泡沫)
脓痰(黄色或者绿色)
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 出现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
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3-5天
气道过敏/感染病毒后支气管高反应综合征 病毒损伤了气道黏膜,黏膜下神经暴露导致平滑肌反应增强 容易出现气道收缩
冷空气/水
干燥空气
锻炼(快速气流)
解决方法
避开冷空气/饮料
呼吸暖空气和摄入温水
类固醇/口服类固醇/类固醇喷剂 这类药物用于治疗哮喘
可以配合β受体激动剂(bettertoagone)
粉吸入剂
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昔萘酸沙美特罗(长效的beta受体激动剂/LABA)
标准的长效药物,起效并不快,只能作为控制药物
丙酸氟替卡松(糖皮质激素/ICS)
3个规格(分子是LABA剂量/分母是ICS剂量)
50/100(50ug/100ug)
50/250
50/500
用量:每日2次,每次1吸
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福莫特罗(LABA)
不仅长效而且速效,作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缓解药物,5分钟就能够起效
布地奈德(糖皮质激素/ICS)
3个规格(分子是福莫特罗剂量/分母是布地奈德剂量)
4.5/80
4.5/160
9/320
用量:每日2次,每次1-4吸
神经性咳嗽
受损的神经受体与神经线
多种触发因素:环境、温度、PH、液体
这种情况下咳嗽越多,弄伤喉道的概率越大
解决方法
舒缓喉咙
有意识地减少咳嗽频次
摄入蜂蜜+温水(润喉)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可以降低神经线的敏感度
6岁以下的孩子咳嗽,医生一般不推荐止咳药
咳嗽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粘液的唯一方法,婴幼儿未发育成熟,咳嗽的反射能力较差 痰液本来就难排,若此时用强力止咳药,会导致痰液滞留呼吸道,加重病情
缓解方法
适当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小口喝温水或蜂蜜水
3岁以下不建议喝蜂蜜水
鼻塞、流鼻水(过敏性鼻炎)
流鼻水
用药(抗组胺) 一种就行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
副作用:口干鼻干,嗜睡,头晕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鼻塞
羟甲唑啉
孕妇禁用
补剂
维生素C
大剂量的维生素C会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起到一点退热作用 大剂量是指500mg每日两次(即bid 500mg)
但同时它也会让淋巴细胞增殖导致病毒炎症反应更显著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pper Limit、UL)
19岁以上成人的UL为2000mg/d(2000mg每天)
14-18岁青少年的UL为1200mg/d
4-6岁儿童的UL为650mg/d
1-3岁儿童的UL为400mg/d
葡萄糖酸钙
恶心/呕吐
建议就诊的情况
拉肚子、呕吐持续2天不好转
胃部不适/胃酸过多
法莫替丁
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国内鉴定无症状感染者的标准 只要肺部没感染就算无症状,不管发烧再高,浑身再疼,呼吸再困难,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的标准
从防控方案的第二版到第九版,无症状感染者的核心概念都是不变的,即没有临床症状且无CT影像学特征 临床症状就包括发热这些
无症状标准的执行 目前多地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其实是有症状的,并且不符合防控方案的定义 即人们经常吐槽的,发烧再严重,肺部没有影像就是无症状,CT影像学特征是特异性症状 他们说的无症状是指无特异性症状,因为只有这样统计,无症状感染者才会占比95%
2022/04/11,上海市卫健委调整了无症状/确诊病例的条件划分,只要肺部CT显示为无症状就称为无症状 而不管是否会发热、咳嗽、头晕(这些都是防控方案标准里的临床症状)
普通症状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CT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白肺(普通型) 若医院没有床位,在家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如果家里有制氧机,可以吸氧
重症 血氧90%以下,需要插管呼吸机 血氧低于90%属于重度缺氧 基本上肺功能受损才可能影响血氧,所以血氧是肺感染的观测指标之一
病毒性脑炎(初始新冠的案例)
14天机械通气和甘露醇控制颅压
咪唑安定控制抽搐
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抗炎
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充分评估患者呼吸和神经功能后拔出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吸氧
上述操作的8天后,经过评估,患者可以脱离重症监护室
白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重型 需要吸氧,去医院接受治疗
判定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呼吸频率>30/min
安静时吸入空气,血氧指数≤93%
氧合指数≤300
氧合指数的计算(正常值400-500) 抽血查动脉氧分压,与吸氧浓度做比值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定期CT复查,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白肺病灶进展大于50%
后遗症
疲惫
免疫抑制
脱发(1.4%的感染者)
休止期脱发(27.9%)
女性出现该症状的概率是42.3%,男性为6.2%
多数发生在感染后的7-8周
诊断出现休止期脱发距离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的平均时间为53.76天
毛囊停止发育,发根开始松动且容易脱落 头发弥漫性减少,每天脱发量大于100根
新冠病毒直接感染毛囊细胞
微血栓的形成导致毛囊血管系统堵塞
新冠感染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
IL-6、TNF-alpha抑制头发的生长,破坏毛囊的间质细胞,抑制胶原蛋白形成
大部分休止期脱发会自行康复 经过2-3个月,休止期脱发会消失
药物治疗
米诺地尔
男性用量5%每天2次
女性用量2%每天2次
雄激素性脱发
新冠不会导致雄激素性脱发,但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患者感染新冠后,症状会更严重
雄激素上调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的表达,从而增加了病毒的致病性
药物治疗
外用米诺地尔
男性服用非那雄胺,女性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螺内酯
这两种药物都是抗雄药物
斑秃
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T细胞分泌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alpha导致了自身免疫性脱发
斑秃患者在感染新冠之后,42.5%的患者会复发斑秃 没有得新冠的患者,斑秃复发率只有12.5%
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复
药物治疗
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调节剂,外用米诺地尔
脑损伤
脑雾
记忆减退、反应速度下降
深度知觉
6个月的婴儿会天然地规避悬崖,主要就是靠深度知觉来判定的
感染新冠的小鼠通过“悬崖测试”的时间大幅提高,明显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分辨深度
视觉下降(一般在1-2月之内恢复)
感染位置主要是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在视网膜最内层 一边通过双极细胞连接视杆、视锥,另一边通过轴突穿过筛板
实验证明,感染后,小鼠的视网膜厚度从原来的40um变成80um 神经节细胞的感染产生了炎症反应,导致肿胀
嗅觉失灵
可能的情况
鼻塞 气路堵住,并不是失去嗅觉,只是分子无法到达嗅觉感受器
短期丧失(没有鼻塞也没有嗅觉的情况) 若没有外界干预治疗,一般在1周到2个月内会恢复
嗅上皮中有球状基底细胞,可以让嗅感神经元再生 嗅觉神经细胞再生的完整周期在40-60天
长期丧失(长程新冠,3-6个月不恢复) 在嗅上皮中已经检测不到病毒样本的情况下 依然存在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广泛浸润,长新冠患者的嗅上皮组织样本中检测出了T细胞,而且含量很高 T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大量表达干扰素
嗅上皮中的支持细胞与嗅感神经元都有干扰素受体 相当于嗅感神经元处于炎症状态下,干扰素会停止细胞合成蛋白质
心肌炎
药物
辅酶Q10
肺纤维化(不可逆)
诱导因素
COVID-19造成的严重低血氧症
阳痿/勃起功能障碍(ED/Erectile Dysfunction)
新冠导致的阳痿不是因为雄性激素下降,而是因为血管内皮是病毒的攻击位点之一 海绵体就是一种毛细血管网,它会导致海绵的血管损伤无法充血,属于器质性损坏
在器质性损坏的情况下,吃西地那非也不管用
睾丸组织也含有大量的ACE2受体,和肺组织里的ACE2受体一样,是新冠的攻击对象
得了新冠的男性,精子质量大概下降38%
女性不孕
哺乳动物的颗粒细胞也有ACE2受体,新冠病毒可能会攻击卵巢组织和颗粒细胞 使得卵巢功能下降,卵子质量受到影响,引起不孕
结语
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的问题。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