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精液、经络学说、体质、病因。
编辑于2023-01-15 12:38:41 湖南《你的剧本逊毙了!》书籍整理,本书旨在帮助编剧们识别并改正剧本中的常见问题,提升剧本的质量。书中通过大量实例,详细剖析了剧本创作中的关键要素和常见问题。
本书是杰克·哈特在美国新闻界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后,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涵盖了报告文学、散文、小品文等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故事理论与结构、场景、动作、人物等,并介绍了初稿、修订、编辑等出版流程。“对于所有想把创意转换广受欢迎的人来说,这正是一本必读之书。”干货很多的一本故事写作工具书。
《故事策略》整理,应该能对想写剧本、写作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从情节构建到角色塑造,深度剖析吸引人心的叙事技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你的剧本逊毙了!》书籍整理,本书旨在帮助编剧们识别并改正剧本中的常见问题,提升剧本的质量。书中通过大量实例,详细剖析了剧本创作中的关键要素和常见问题。
本书是杰克·哈特在美国新闻界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后,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涵盖了报告文学、散文、小品文等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故事理论与结构、场景、动作、人物等,并介绍了初稿、修订、编辑等出版流程。“对于所有想把创意转换广受欢迎的人来说,这正是一本必读之书。”干货很多的一本故事写作工具书。
《故事策略》整理,应该能对想写剧本、写作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从情节构建到角色塑造,深度剖析吸引人心的叙事技巧。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概念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温病学派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病机传变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
证,又称证候
它包括了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是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人自身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著作
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
确立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包括
《素问》
《灵枢》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至秦汉
《伤寒杂病论》即现存的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
寒凉派
六气皆从火化
李杲(李东垣)
补土派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张从正(张子和)
攻邪派
朱震亨(朱丹溪)
滋阴派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
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阴阳特性
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交感互藏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五脏阴阳
心肺为阳
心为阳中之阳
肺为阳中之阴
肝脾肾为阴
肝为阴中之阳
脾为阴中之至阴
肾为阴中之阴
五行学说
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
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光明
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
沉降、肃杀、收敛、洁净
水曰润下
寒凉、向下、滋润、闭藏
五行归类
自然界
五音
角徵宫商羽
五味
酸苦甘辛咸
五色
青赤黄白黑
五化
生长化收藏
五气
风暑湿燥寒
五方
东南中西北
五季
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
五脏
肝心脾肺肾
五俯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
目舌口鼻耳
五体
筋脉肉皮骨
五志
怒喜思悲恐
五液
泪汗涎涕唾
五脉
弦洪缓浮沉
藏象
五脏
生理特点
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心
“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
生理功能
主血脉
主血
主脉
主神志
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联系
心合小肠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心气与夏气相通应
肺
“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
主宣发肃降
主行水
朝百脉
生理特性
肺主治节
肺为娇脏
生理联系
肺合大肠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上系于喉
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
肺气与秋气相通应
脾
“仓廪之官”“后天之本”
生理功能
主运化
运化水谷
运化水液
主化生气血
主升清
主统血
生理特性
脾以升为健
脾喜燥恶湿
生理联系
脾合胃
在体合肉,主四肢肌肉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脾气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
“将军之官”
生理功能
主疏泻
主藏血
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主生发
肝体阴而用阳
生理联系
肝合胆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肝气与春气相通应
肾
“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水脏”
生理功能
主藏精
主一身之阴阳
主水
主纳气
生理特性
肾主封藏
肾为水火之脏
生理联系
肾合膀胱
在体合骨,生髓通脑
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肾气与冬气相通应
六腑
生理特点
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胆
“中正之官”
生理功能
贮藏和胆汁排泄
主决断
生理特性
胆气升发
胆汁宜降
胃
“水谷之海”“太仓”
生理功能
主受纳水谷
主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
人以胃气为本
胃主通降
胃喜润恶燥
小肠
“受盛之官”
生理功能
主受盛化物
主泌别清浊
生理特性
升清降浊
大肠
传导之官
生理功能
主传导糟粕
主津
生理特性
通降为用
膀胱
州都之官
生理功能
贮存尿液
排泄尿液
生理特性
肾主膀胱开阖
三焦
“决渎之官”
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
运化水液
运行水谷
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奇恒之府
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脑
髓
女子胞
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精气血精液
精
基本概念
是指人体内最精专的、液态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生成
先天之精
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所以又称“水谷之精”
生理功能
繁衍生命
生长发育
濡润脏腑
生髓化血
气
基本概念
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生成
来源
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所化生的先天精气
二是来源于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简称“谷气”
三是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清气
生成过程
肾为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
运动与气化
气机
气的运动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四种基本形式
气机失调
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
气滞
气的运行不畅
气逆
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
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
气不能内守而大量外溢
气闭
气不能外达而郁闭于内
气化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气的分类
元气
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以先天精气为根基,赖后天之精气充养
藏于肾中,以三焦为通道,流行全身
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2.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宗气
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
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清气在胸中结合而成
积于胸中,贯注心肺,上走息道,下注气街
与呼吸、心脏搏动、语言密切相关
1.走息道以司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
营气
是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之气,又称“荣气”
由中焦脾胃的水谷之精气化生
行于脉中,运于全身
精专柔和属阴,具营养作用
1.化生血液 2.营养全身
卫气
是行于脉外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
由中焦脾胃的水谷之悍气化生
行于脉外,布散于皮肤、分肉、盲膜、胸腹
慓疾滑利属阳,具保卫作用
1.护卫肌表 2.温养脏腑 3.调控汗孔
血
基本概念
是循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
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过程
营气、津液化血
肾精化血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藏血主疏泻
生理功能
濡养
化神
津液
基本概念
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津
质地清晰,流动性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者
液
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
津液的代谢
生成
津液来源于水谷
输布
脾气散津
肺主行水
肾主水
肝主疏泄
三焦决渎
排泄
尿
汗、呼气
粪便
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
调节阴阳
排泄废物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气对血的作用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对气的作用
血能载气
血能养气
气与精的关系
气对精的作用
气可摄精
精依气生
精对气的作用
精能化气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的作用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液对气的作用
津可化气
津能载气
血与精的关系
精对血的作用
精可化血
血对精的作用
血能化精
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对津液的作用
血能化津
津液对血的作用
津能生血
精与津液的关系
精对津液的作用
精为液本
津液对精的作用
液能灌精
经络学说
体质
病因
外感病因
六淫
基本概念
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淫”
致病共同特点
外感性
季节性
地域性
相兼性
转化性
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
凡致病具有轻扬开泄、善居不动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自然特性
流动性强、向上向外、变化多端
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自然特性
寒冷、凝结
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主痛
寒性收引
暑邪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自然特性
炎热、升散、兼湿
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易伤津耗气
暑多夹湿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自然特性
重浊、黏滞、趋下
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
湿性趋下,易袭阳位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自然特性
干燥、收敛、清肃
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火(热)邪
凡具有火之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自然特性
炎热
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易致疮痈
火(热)易扰心神
疠气
基本概念
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致病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环境卫生
预防隔离
社会因素
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
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脏腑
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影响病情变化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
饥饱失常
饮食无时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五味偏嗜
寒热偏嗜
种类偏嗜
劳逸失度
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过逸
体力过意
脑力过逸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痰饮
概念
痰饮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分类
痰饮(饮停于肠胃)
悬饮(饮停于胸腔)
溢饮(饮停于四肢)
支饮(饮停于心肺)
淤血
概念
淤血是体内血液停积而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以及体内淤积的离经之血
形成
气滞致淤
气虚致淤
血寒致淤
血热致淤
血出致淤
致病特点
易于阻滞气机
阻碍血脉运行
影响新血形成
病症特点
疼痛
肿块
出血
望诊
脉象
结石
概念
结石,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
形成
饮食不当
情志内伤
服药不当
体质差异
寄生虫感染
致病特点
多发于空腔性脏器
易阻遏气机
易损伤脉络
病症特点
疼痛
病程较长
病情轻重不一
其他病因
外伤
虫兽伤
寄生虫
药邪
医过
先天因素
病机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mao)瘛(chi),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颈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fu)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发病
发病机理
正邪与发病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正气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抵御外邪入侵
驱邪外出
修复调节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对人体的侵害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改变体质类型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发病与否、轻重缓急、预后
正胜邪负则不发病
邪胜正负则发病
影响发病的因素
环境因素
气候因素
地域因素
社会因素
体质因素
精神因素
发病类型
卒发(顿发)
指机体感邪之后立即发病
新感外邪
情志剧变
毒物所伤
急性外伤
感受疠气
徐发(缓发)
指感邪后缓慢发病
房事不节
忧思过度
烟酒成癖
伏发
指机体感受外邪后,病邪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继发
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合病(经脉)
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症
并病(经脉)
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复发
是指即将痊愈或已经痊愈的疾病再度发作
劳复
重感致复
食复
药复
情志致复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虚实病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
虚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真实假虚
阴阳失调
即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关系
阴阳盛衰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亡失
气血失常
气
气虚
气机失调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血
血虚
血瘀
出血
气血关系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
气血两虚
津液失常
津液不足
水湿停聚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水湿气阻
气随津脱
津枯血燥
津亏血瘀
血瘀水停
内生“五邪”
风气内动
寒从中生
湿浊内生
津伤化燥
火热内生
疾病演变
病位转变
表里
表邪入里
里病出表
脏腑
脏与脏
脏与腑
腑与腑
病性转变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
因虚致实
寒热转化
由寒化热
由热转寒
疾病转归
痊愈
缠绵
后遗
死亡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养生原则
养生的意义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延缓衰老
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其自然
形神共养
调养脾胃
保精护肾
预防原则
预防的意义
预防的基本原则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治疗原则
治则的概念
基本治则
扶正与祛邪
治标与治本
正治与反治
调整阴阳
调理气血
调整脏腑
三因制宜
康复原则
康复的意义
康复的基本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概念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温病学派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病机传变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
证,又称证候
它包括了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是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人自身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著作
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
确立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包括
《素问》
《灵枢》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至秦汉
《伤寒杂病论》即现存的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
寒凉派
六气皆从火化
李杲(李东垣)
补土派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张从正(张子和)
攻邪派
朱震亨(朱丹溪)
滋阴派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
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阴阳特性
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交感互藏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五脏阴阳
心肺为阳
心为阳中之阳
肺为阳中之阴
肝脾肾为阴
肝为阴中之阳
脾为阴中之至阴
肾为阴中之阴
五行学说
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
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光明
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
沉降、肃杀、收敛、洁净
水曰润下
寒凉、向下、滋润、闭藏
五行归类
自然界
五音
角徵宫商羽
五味
酸苦甘辛咸
五色
青赤黄白黑
五化
生长化收藏
五气
风暑湿燥寒
五方
东南中西北
五季
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
五脏
肝心脾肺肾
五俯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
目舌口鼻耳
五体
筋脉肉皮骨
五志
怒喜思悲恐
五液
泪汗涎涕唾
五脉
弦洪缓浮沉
藏象
五脏
生理特点
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心
“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
生理功能
主血脉
主血
主脉
主神志
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生理联系
心合小肠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心气与夏气相通应
肺
“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
主宣发肃降
主行水
朝百脉
生理特性
肺主治节
肺为娇脏
生理联系
肺合大肠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上系于喉
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
肺气与秋气相通应
脾
“仓廪之官”“后天之本”
生理功能
主运化
运化水谷
运化水液
主化生气血
主升清
主统血
生理特性
脾以升为健
脾喜燥恶湿
生理联系
脾合胃
在体合肉,主四肢肌肉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脾气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
“将军之官”
生理功能
主疏泻
主藏血
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主生发
肝体阴而用阳
生理联系
肝合胆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肝气与春气相通应
肾
“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水脏”
生理功能
主藏精
主一身之阴阳
主水
主纳气
生理特性
肾主封藏
肾为水火之脏
生理联系
肾合膀胱
在体合骨,生髓通脑
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肾气与冬气相通应
六腑
生理特点
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胆
“中正之官”
生理功能
贮藏和胆汁排泄
主决断
生理特性
胆气升发
胆汁宜降
胃
“水谷之海”“太仓”
生理功能
主受纳水谷
主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
人以胃气为本
胃主通降
胃喜润恶燥
小肠
“受盛之官”
生理功能
主受盛化物
主泌别清浊
生理特性
升清降浊
大肠
传导之官
生理功能
主传导糟粕
主津
生理特性
通降为用
膀胱
州都之官
生理功能
贮存尿液
排泄尿液
生理特性
肾主膀胱开阖
三焦
“决渎之官”
生理功能
通行元气
运化水液
运行水谷
生理特性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奇恒之府
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脑
髓
女子胞
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精气血精液
精
基本概念
是指人体内最精专的、液态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生成
先天之精
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所以又称“水谷之精”
生理功能
繁衍生命
生长发育
濡润脏腑
生髓化血
气
基本概念
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生成
来源
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所化生的先天精气
二是来源于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简称“谷气”
三是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清气
生成过程
肾为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
运动与气化
气机
气的运动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四种基本形式
气机失调
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
气滞
气的运行不畅
气逆
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
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
气不能内守而大量外溢
气闭
气不能外达而郁闭于内
气化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营养作用
气的分类
元气
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以先天精气为根基,赖后天之精气充养
藏于肾中,以三焦为通道,流行全身
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2.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宗气
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
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清气在胸中结合而成
积于胸中,贯注心肺,上走息道,下注气街
与呼吸、心脏搏动、语言密切相关
1.走息道以司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
营气
是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之气,又称“荣气”
由中焦脾胃的水谷之精气化生
行于脉中,运于全身
精专柔和属阴,具营养作用
1.化生血液 2.营养全身
卫气
是行于脉外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
由中焦脾胃的水谷之悍气化生
行于脉外,布散于皮肤、分肉、盲膜、胸腹
慓疾滑利属阳,具保卫作用
1.护卫肌表 2.温养脏腑 3.调控汗孔
血
基本概念
是循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
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过程
营气、津液化血
肾精化血
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藏血主疏泻
生理功能
濡养
化神
津液
基本概念
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津
质地清晰,流动性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者
液
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
津液的代谢
生成
津液来源于水谷
输布
脾气散津
肺主行水
肾主水
肝主疏泄
三焦决渎
排泄
尿
汗、呼气
粪便
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
调节阴阳
排泄废物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气对血的作用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对气的作用
血能载气
血能养气
气与精的关系
气对精的作用
气可摄精
精依气生
精对气的作用
精能化气
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的作用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液对气的作用
津可化气
津能载气
血与精的关系
精对血的作用
精可化血
血对精的作用
血能化精
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对津液的作用
血能化津
津液对血的作用
津能生血
精与津液的关系
精对津液的作用
精为液本
津液对精的作用
液能灌精
经络学说
体质
病因
外感病因
六淫
基本概念
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淫”
致病共同特点
外感性
季节性
地域性
相兼性
转化性
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
凡致病具有轻扬开泄、善居不动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自然特性
流动性强、向上向外、变化多端
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自然特性
寒冷、凝结
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主痛
寒性收引
暑邪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自然特性
炎热、升散、兼湿
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易伤津耗气
暑多夹湿
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自然特性
重浊、黏滞、趋下
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
湿性趋下,易袭阳位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自然特性
干燥、收敛、清肃
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火(热)邪
凡具有火之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自然特性
炎热
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易致疮痈
火(热)易扰心神
疠气
基本概念
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致病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环境卫生
预防隔离
社会因素
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
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脏腑
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影响病情变化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
饥饱失常
饮食无时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
五味偏嗜
寒热偏嗜
种类偏嗜
劳逸失度
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过逸
体力过意
脑力过逸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痰饮
概念
痰饮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分类
痰饮(饮停于肠胃)
悬饮(饮停于胸腔)
溢饮(饮停于四肢)
支饮(饮停于心肺)
淤血
概念
淤血是体内血液停积而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以及体内淤积的离经之血
形成
气滞致淤
气虚致淤
血寒致淤
血热致淤
血出致淤
致病特点
易于阻滞气机
阻碍血脉运行
影响新血形成
病症特点
疼痛
肿块
出血
望诊
脉象
结石
概念
结石,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
形成
饮食不当
情志内伤
服药不当
体质差异
寄生虫感染
致病特点
多发于空腔性脏器
易阻遏气机
易损伤脉络
病症特点
疼痛
病程较长
病情轻重不一
其他病因
外伤
虫兽伤
寄生虫
药邪
医过
先天因素
病机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mao)瘛(chi),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颈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fu)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发病
发病机理
正邪与发病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正气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抵御外邪入侵
驱邪外出
修复调节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对人体的侵害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改变体质类型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发病与否、轻重缓急、预后
正胜邪负则不发病
邪胜正负则发病
影响发病的因素
环境因素
气候因素
地域因素
社会因素
体质因素
精神因素
发病类型
卒发(顿发)
指机体感邪之后立即发病
新感外邪
情志剧变
毒物所伤
急性外伤
感受疠气
徐发(缓发)
指感邪后缓慢发病
房事不节
忧思过度
烟酒成癖
伏发
指机体感受外邪后,病邪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继发
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合病(经脉)
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症
并病(经脉)
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复发
是指即将痊愈或已经痊愈的疾病再度发作
劳复
重感致复
食复
药复
情志致复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虚实病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
虚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真实假虚
阴阳失调
即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关系
阴阳盛衰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亡失
气血失常
气
气虚
气机失调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血
血虚
血瘀
出血
气血关系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
气血两虚
津液失常
津液不足
水湿停聚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水湿气阻
气随津脱
津枯血燥
津亏血瘀
血瘀水停
内生“五邪”
风气内动
寒从中生
湿浊内生
津伤化燥
火热内生
疾病演变
病位转变
表里
表邪入里
里病出表
脏腑
脏与脏
脏与腑
腑与腑
病性转变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
因虚致实
寒热转化
由寒化热
由热转寒
疾病转归
痊愈
缠绵
后遗
死亡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养生原则
养生的意义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延缓衰老
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其自然
形神共养
调养脾胃
保精护肾
预防原则
预防的意义
预防的基本原则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治疗原则
治则的概念
基本治则
扶正与祛邪
治标与治本
正治与反治
调整阴阳
调理气血
调整脏腑
三因制宜
康复原则
康复的意义
康复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