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吸虫
医学寄生虫吸虫有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并殖吸虫、血吸虫(裂体吸虫),本图整理了它们的形态、致病、诊断、防治等方面,供学习交流使用。
编辑于2023-02-14 20:44:04吸虫
吸虫概述
扁形动物门复殖纲(吸虫纲)
形态与结构
成虫
背腹扁平,叶状或舌状,不分节,两侧对称;口吸盘和腹吸盘。成虫由体壁和实质组织构成,无体腔(对比线虫原体腔)
体壁:由皮层、皮层下的合胞体结构
消化系统:分左右两肠支,末端盲管。吸虫无肛门,废物从口排出
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对称管状,由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和排泄孔组成
生殖系统:除裂体吸虫科(雌雄合抱)外,均为雌雄同体
生活史
复杂,世代交替,宿主转换。
虫卵和幼虫必须在水中发育
幼虫需要水生生物作为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形态
成虫:葵花子样、半透明,
虫卵:常见人体蠕虫卵最小者,芝麻粒,黄褐色,卵盖明显,有肩峰、小棘,内含成熟毛蚴
生活史
宿主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食鱼类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沼螺、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发育过程:成虫(肝胆管)→虫卵(粪)→(经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感染阶段)→成虫
特点
成虫寄生终宿主肝胆管(次级)
虫卵随胆汁—粪便排出
虫卵必须入水
囊蚴为感染阶段
经口感染
世代交替、间接型
致病
主要成虫致病
致病机理:机械性损伤和代谢产物为主要因素,主要病理变化为胆管管壁细胞的病变
胆汁瘀滞性肝硬化、色素类结石
临床表现: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肝吸虫病
临床分型:肝炎型、无症状型、消化不良型、胆囊、胆管炎型
诊断
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史
病原学检查
粪检:集卵法(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免疫学诊断、影像学检查
流行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根本原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鱼生
粪便入水
防治
首选吡喹酮
加强粪便管理,防治虫卵入水
病从口入
灭螺
对保虫宿主管理
布氏姜片吸虫
姜片虫、亚洲大型肠吸虫、寄生人体最大的吸虫
形态
成虫
硕大、肥厚、背腹扁平,似姜片、肉红色
口吸盘小、腹吸盘紧靠口吸盘后方,肠支分两支、睾丸、卵巢分支
虫卵
淡黄椭圆,人体最大寄生虫卵,卵壳薄,前端不明显卵盖
卵内1个卵细胞,多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虫卵(随粪排)→(入水)毛蚴→侵入扁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附着淡水植物表面→囊蚴→感染人/猪
成虫寄生小肠上段
中间宿主:扁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感染途径方式:经口,生吃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媒介
感染期:囊蚴
保虫宿主:猪
世代交替型
致病
机制
夺取营养,妨碍吸收消化
机械性损伤:肠粘膜炎症,出血,水肿、坏死、溃疡等等。偶有肠梗阻
毒性作用和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轻型无症状
中型:消化道症状
重型
诊断
病原学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法
流行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猪
中间宿主,媒介植物
粪便污染水源
生食水生植物(茭白、菱角),喝生水
防治
预防:抓住经口感染,粪便管理,灭螺,卫生宣教
首选吡喹酮治疗
并殖吸虫
总论:因成虫雌、雄生殖器官左右并列而得名;主要寄生人和哺乳动物肺部,又称肺吸虫,人兽共患病
卫氏并殖吸虫
形态
成虫:卵圆肥厚,背凸腹平,半粒花生米状,红褐色,体表布满体棘,生殖器官并列,卡红染色艺术性
虫卵:不规则椭圆,似“陶罐次品”各不一样;金黄色;卵盖大,略倾斜;卵壳厚薄不均,但卵盖对侧常增厚;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位中央
生活史
成虫寄生终宿主肺组织,童虫移行(注意不是幼虫移行症,因为人是其正常宿主)可异位寄生
虫卵随痰(粪)排出体外
囊蚴感染阶段
经口感染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
间接型,世代交替型
保虫宿主:犬、猫、野生肉食动物
致病
机制
移行及寄居所致机械性损伤
代谢物免疫病理反应
病变过程
急性期:原因:童虫移行、窜扰致机械性损害和超敏反应
慢性期
脓肿期:p91
囊肿期:p91
纤维瘢痕期:p91
临床表现及分型
急性肺吸虫病:消化道/全身症状
慢性肺吸虫病
胸肺型:最常见,咳嗽、胸痛、烂桃样或铁锈色血痰,易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
腹肝型
皮下型:游走性皮下包块
脑脊髓型
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症状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持续增高
病原检查:痰检或粪检虫卵;活检
免疫学:ELISA
流行
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山区流行,东北:蝲蛄(小龙虾)型;南方:溪蟹型
防治
吡喹酮首选
防止虫卵入水
饮食习惯
斯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中国独有,人兽共患以兽为主,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引起幼虫移行症
形态
成虫:近似卫氏并殖吸虫,不同点:体狭长,梭形,最宽处在虫体前1/3处腹吸盘水平
虫卵:近似卫氏
生活史
近似卫氏,第一中宿:拟钉螺、小豆螺;第二中宿:淡水蟹类;人不是终宿主,是非正常宿主
致病
主要致病阶段:童虫——幼虫移行症;全身症状
皮肤幼虫移行症:游走性皮下包块
内脏幼虫移行症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幼虫移行症
外周血Eos明显增多
皮下包块活检:童虫,嗜酸性肉芽肿,夏科-雷登结晶
免疫学检查
防治
同卫氏,但疗程长
血吸虫(裂体吸虫)
主要介绍日本血吸虫
形态
成虫:似线虫,口腹吸盘明显,雌雄异体却雌雄合抱;抱雌沟,雄虫串珠状睾丸
虫卵:椭圆淡黄,卵壳薄,无卵盖,有侧棘,其内毛蚴可分泌SEA
毛蚴:梨形或长椭圆形,左右对称,周身纤毛
胞蚴:袋状的母胞蚴和子胞蚴
尾蚴:叉尾型,分体部尾部,尾分叉
童虫:尾蚴进入宿主体内脱尾至发育成熟前
生活史
(感染期)尾蚴穿皮进入人体→童虫→成虫→卵→入水发育为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尾蚴侵入人体:钻腺分泌物+机械作用
童虫移行:皮肤→小静脉、淋巴管→右心→肺→左心→肠系膜A →肝门V→肠系膜V
虫卵为何出现在粪便中:虫卵沉积在结肠壁释放SEA,虫卵周围组织炎症、坏死、破溃向肠壁
成虫寄生门脉-肠系膜静脉内
间接型、世代交替
致病
尾蚴性皮炎:游泳者皮炎,Ⅰ型及Ⅳ型超敏反应
童虫致肺炎:肺部点状出血,细胞浸润,咳嗽,痰中带血,机械性损伤及超敏反应
成虫所致病变: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Ⅲ型超敏反应,肾脏损害
虫卵:主要致病阶段,Ⅳ型超敏反应,形成虫卵肉芽肿(虫卵结节),随后发生纤维化(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急性虫卵肉芽肿:嗜酸性脓肿
嗜酸性脓肿:日本血吸虫虫卵所致肉芽肿体积大,肉芽肿的细胞成分中,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常出现中心坏死,状似脓肿,称嗜酸性脓肿
过渡期肉芽肿:何博礼现象
何博礼现象:虫卵周围出现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嗜伊红物质(浆细胞伴以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
慢性肉芽肿
瘢痕期肉芽肿:干线型肝纤维化
干线型肝纤维化:血吸虫重度感染的病人,在肝脏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切面上可见线状白色纤维束沿门静脉属支呈树枝状分布,形成纵横交错的纤维支架
异位损害:肺、脑血吸虫卵肉芽肿
临床表现(虫卵肉芽肿)
急性血吸虫病:急性期肉芽肿(嗜酸性脓肿):起病急、症状重,唯一粪检可查见虫卵时期
慢性血吸虫病:慢性期肉芽肿(虫卵结节):病程长、症状轻
晚期血吸虫病:瘢痕期肉芽肿(纤维化):一般感染5年后出现,病情重、治疗难,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昏迷;有结肠增殖型、腹水型、巨脾型、侏儒型
异位血吸虫病:异位寄生
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静脉系以外的静脉内寄生
免疫:伴随免疫
人类对血吸虫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只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的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
诊断
临床诊断: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
病原学:粪检虫卵与毛蚴孵化,肛门直肠镜检及肠组织活检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超声
综合查病
流行
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
传染源:患者和病畜
虫卵入水→钉螺→接触疫水
防治
首选吡喹酮
消灭钉螺,管理粪便,保护水源
健康教育,避免接触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