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庄严解剖学---3.肌 学
庄严解剖学---3.肌 学 内容:该导图根据庄严老师解剖学课程整理,适用于日常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等相关医学考试,更新完毕有总的思维导图呈现,更划算哦。 主页介绍:主页有全套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课程,各种值班知识、肿瘤CSCO指南等等,不定时更新,需要的自行下载。 内容预告:解剖学完成后,将定时更新202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课程思维导图。 知识点、教材存在更新,应用于临床、考试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吼。如有存在争议、错误处,请老师同学们指出,一起学习。
编辑于2023-02-16 14:52:08 陕西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解剖学笔记分享。涵盖了解剖学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肌学、关节学、骨学等的知识点。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关注我,可持续获得优质且含金量高的思维导图哦~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解剖学笔记分享。涵盖了解剖学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肌学、关节学、骨学等的知识点。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关注我,可持续获得优质且含金量高的思维导图哦~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三、肌 学
概述
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①平滑肌
分布于
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
②心肌
构成心壁;
③骨骼肌
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有600多块。
一、肌的形态构造
1.骨骼肌构造
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2.肌按形态可分为
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
浅筋膜
(皮下组织)
皮下脂肪
深筋膜
(固有筋膜)
致密结缔组织
一端连于骨骼
一端包绕在肌肉里面,形成肌间隔
滑膜囊和腱鞘
某些地方包绕在肌肉表面的筋膜会形成化膜囊or腱鞘
腱鞘
是包裹肌腱的鞘管
多存在于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
外:纤维层;里:滑膜层(分泌滑液,润滑);中间是肌腱
保护肌腱,减少肌腱和骨摩擦
长期、过度和快速活动可导致
腱鞘损伤
腱鞘炎
三、咀嚼肌
包括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作用
咬肌、颞肌、翼内肌
上提下颌骨,使牙咬合;
翼外肌
助张口。
咀嚼肌
受下颌神经支配。
注意
面肌
颊肌
不属于咀嚼肌
额肌
肌腱在中间(帽状腱膜)
肌腹在两边(额头、枕骨)
区别于其他肌肉
眼轮匝肌
口匝肌
四、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间隙
(一)胸锁乳突肌
1.起自
胸骨柄
和
锁骨胸骨端。
起点靠中间,止点靠外侧缘
∴斜肌
∴正常运动
(起点为定点,,拉着止点动,止点灵活)
拉着头往同侧拉,脸往对侧转;两侧力量平衡
∴一侧受损,两边不平衡,致
2.止于
颞骨乳突。
3.神经支配
受副神经支配
肌挛缩时可引起斜颈。
4.作用
一侧收缩
使头歪向同侧,脸转向对侧;
两侧
同时收缩,使头向后仰。
(二)斜角肌间隙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1肋
之间的空隙是斜角肌间隙,
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前斜角肌综合征
中年女性
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
可压迫这些结构,引起麻木、疼痛
五、斜方肌和背阔肌
(一)斜方肌
1.起自
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2.止于
锁骨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3.作用
使肩胛骨
向脊柱靠拢。
∴运动肩胛骨的肌肉:斜方肌
上部肌束收缩
上提肩胛骨,
下部肌束收缩
下降肩胛骨。
子主题
(二)背阔肌
1.起自
下6个胸椎的棘突、
全部腰椎的棘突、
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
脊柱正中间靠下面
2.止于
肱骨小结节嵴。
肱骨上
3.作用
是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主要运动肱骨肌肉
子主题
六、膈肌
1.位置
封闭胸廓下口,分隔胸腔和腹腔。
2.起止
膈的外周部分
是肌性部
中央为腱膜
称中心腱。
∴收缩,拉着胸廓往下
3.膈上有3个裂孔
(1)主动脉裂孔
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孔
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脉裂孔
有下腔静脉通过。
4.膈肌
是主要的呼吸肌,受膈神经支配。
七、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腹前外侧壁的扁肌纤维互相交错
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腹直肌组成。
可使脊柱前屈、侧屈及旋转运动。
腹外斜肌
外上向内下
肌纤维走形手插口袋方向
至腹直肌外侧缘
肌腹移行成肌腱,形成腱膜
盖过腹直肌前面
构成腹直肌前层
止于腹白线
腹内斜肌
外下斜向内上
至腹直肌外侧缘
肌腹移行成肌腱,形成腱膜
一层
腹直肌前面
构成腹直肌前层
一层
腹直肌后面
构成腹直肌后层
腹横肌
水平走形
至腹直肌外侧缘
肌腹移行成肌腱,形成腱膜
至
腹直肌后面
构成腹直肌后层
止于腹白线
八、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
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腱膜构成。
(1)前层
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构成。
(2)后层
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
(3)脐下
4~5cm处
3块扁肌的腱膜全部转到腹直肌前面构成腹直肌鞘前层,
致使后层缺如
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成凸向上的弧形分界线
称弓状线(半环线)。
临床意义
下腹部手术时,在弓状线下切口。
利于手术视野暴露
小结
腹直肌鞘前后层,腹壁三肌腱形成。
前层腹外和腹内,后层腹内和腹横,下部后层鞘缺如,
此处定名弓状线,脐下四五作投影。下腹手术线下切。
九、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
图示
分离开腹外斜肌腱膜发现
腹内斜肌、腹横肌没有走到底,形成一个游离缘,肌肉裂隙
腹压高的情况下
大网膜or小肠就会从这个裂隙中突出去,形成疝
小肠从内口进入这个游离缘
穿过肌腱膜裂隙(腹股沟管)
从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突出阴囊形成斜疝
(一)腹股沟管
考点
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1.5CM
是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筋膜裂隙。
成人腹股沟管长4~5cm。
1.两口
①内口
即腹股沟管深环(腹环)
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
②外口
即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2.四壁
①前壁
腹外斜肌腱膜;
②后壁
腹横筋膜;
③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④下壁
腹股沟韧带
它与耻骨梳韧带在疝修补术时可用来加强腹股沟管壁。
3.内容物
由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
4.神经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要注意保护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会阴部、腹股沟区感觉丧失
游离精索时要注意保护
生殖股神经
(生殖器感觉丧失)
尽量勿牵拉、结扎或缝扎。
小结
腹沟韧带内侧半,其上1.5有条管,
长约四至五厘米,内外两口深浅环,
男性管内有精索,女性有条圆韧带,
前壁腹外后壁横,上壁腹内腹横弓,
下壁腹股沟韧带,修补耻骨梳韧带。
(二)腹股沟三角
(海氏三角) 考点
1.位置
位于腹前壁下部。
2.境界
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
围成的三角区。
3.意义
腹股沟直疝由此三角突出。
腹股沟斜疝
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
进入腹股沟管
腹壁下动脉
可作为手术时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标志。
动脉内侧:直疝
动脉外侧:斜疝
十、上肢肌的配布
上肢肌分
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三角肌
位于肩部,三角形。
(1)起于
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2)止于
(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3)作用
肩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收缩
使上臂屈和旋内
后部肌束收缩
使上臂伸和旋外。
2.肌腱袖
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腱
分别止于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后方,
腱纤维与关节囊纤维相交织,形成
肌腱袖(肩袖),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关节头大、关节盂小,稳定性差
记忆
冈上-冈下-肩胛下;小圆肌腱织腱袖。
3.肱二头肌
(1)起点
①长头
肩胛骨的盂上结节;
②短头
肩胛骨喙突。
(2)止点
桡骨粗隆。
(3)作用
屈肘、屈肩。
4.前臂肌前群
(1)名称
浅层共6块
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
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
(2)作用
屈肘、屈腕、屈指。
十一、腋窝的构成
1.顶
第1肋外缘、肩胛骨上缘和锁骨中1/3段围成。
2.底
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3.前壁
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4.后壁
由肩胛下肌、肩胛骨、大圆肌和背阔肌构成。
一骨三肌
5.内侧壁
由前锯肌、上4个肋骨及肋间肌构成。
6.外侧壁
由喙肱肌,肱二头肌长、短头和肱骨结节间沟构成。
7.腋窝的内容
腋血管、臂丛、腋窝淋巴结、腋鞘和疏松结缔组织。
小结
顶底四壁构腋窝,
顶见一肋肩胛锁,
底为皮肤和筋膜,
前有胸大和胸小,
后有肩胛大圆阔,
内侧壁为前锯肌,
外临喙肱二头肌。
8.三边孔和四边孔
(1)三边孔
由小圆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围成
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2)四边孔
由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外科颈围成
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3)意义
四边孔综合征。
肱骨骨折,压迫四边孔,神经血管损伤
十二、肘窝和腕管
(一)肘窝
1.构成
①上界
是肱骨内上髁与外上髁连线;
②外侧界
是肱桡肌;
③内侧界
是旋前圆肌;
④顶是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
⑤底是
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2.内容
自外向内依次是
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和正中神经。
三角浅窝在肘前,
内外上髁连上边,
内侧界找旋前圆。
外侧界为肱桡肌,
自外向内依次是,
肱腱肱动和正中。
(二)腕管
1.组成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构成。
2.腕管内容
管内有指浅屈肌腱4条、
指深屈肌腱4条和拇长屈肌腱1条,
共9条肌腱及其腱鞘以及
正中神经通过。
3.意义
腕管综合征。
十三、下肢肌配布
下肢肌配布
下肢肌分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臀大肌
起点
骶骨背面、髂骨翼外面。
止点
臀肌粗隆,受臀上神经支配。
作用
后伸髋
2.梨状肌
位置
臀中肌下面
起点
骶骨的前面
走形
穿坐骨大孔
止点
大转子
意义
将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梨状肌上孔
臀上动脉,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
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
子主题
3.缝匠肌
(1)起点
髂前上棘
(2)止点
胫骨上端内侧面
跨髋关节、膝关节,长度最长
(3)作用
屈髋、屈膝
4.股四头肌
(1)起点
股骨、髂前下棘
(2)止点
胫骨
最肥壮
(3)作用
伸膝、屈髋
5.小腿后群肌
三头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6.小腿外侧群肌
包括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受腓浅神经支持。
十四、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考点
1.梨状肌上孔
自外向内穿经的结构依次是
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
2.梨状肌下孔
自外向内穿经的结构依次是
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
臀下静脉、阴部内静脉、阴部内动脉和阴部神经。
坐骨股后阴部臀
十五、股三角和收肌管
(一)股三角
位于股前区上部
为尖向下、底向上倒三角凹陷。
1.界限
上界是
腹股沟韧带;
外下界是
缝匠肌内侧缘;
内下界是
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是
阔筋膜;
后壁
凹陷。
2.内容
股三角内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
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
小结:
股前倒置三角形,腹股韧带长收缝。
由内向外见四股,股管静动股神经。
(二)收肌管
1.位置
收肌管
位于大腿中部缝匠肌深面
是肌肉之间的三棱形间隙。
(1)前壁
大收肌腱板。
(2)后壁
大收肌。
(3)外侧壁
股内侧肌。
2.内容
收肌管上口是
股三角尖
下口是
收肌腱裂孔通腘窝。
管内有股血管和隐神经通过
十六、腘窝
(1)构成
①腘窝外上界是
股二头肌腱;
②内上界是
半腱肌和半膜肌;
③下内、下外界分别是
腓肠肌内、外侧头;
④窝顶是
腘筋膜。
(2)内容
腘窝内由浅至深依次是
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
及外上界的腓总神经。
小结:
膝后呈菱形,周边肌肉拢,
上内二半来,上外二头迎,
下界两边谁?腓肠独自成。
里面内容物,胫腘腓神经。
小结
腘窝
膝后呈菱形,周边肌肉拢,
上内二半来,上外二头迎,
下界两边谁?腓肠独自成。
里面内容物,胫腘腓神经。
收肌管
收肌管上口是
股三角尖
下口是
收肌腱裂孔通腘窝。
管内有股血管和隐神经通过
股三角
股前倒置三角形,腹股韧带长收缝。
由内向外见四股,股管静动股神经。
肘窝
三角浅窝在肘前,
内外上髁连上边,
内侧界找旋前圆。
外侧界为肱桡肌,
自外向内依次是,
肱腱肱动和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