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中风
中医临床护理☞中风思维导图,整理了病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辩证施护、症候分型、护理措施的内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介绍了水肿、腹泻的内容,持续更近,都是护理学科会学的。
健康评估,介绍了护理病历的采集、护理病历的书写的内容,持续更近,都是护理学科会学的。
健康评估,介绍了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持续更近,都是护理学科会学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四.中风
定义
病因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机
脑络痹阻、血溢脑脉之外
症状
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意识改变)不省人事:中脏腑
病因病机
积损正衰
虚证(年老体弱、久病失调、身体虚弱)
饮食不节
肥甘厚味:痰
酒食失宜:火
饥饱失节:上犯
青志失调
劳欲过度
气虚邪中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症状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㖞斜
病史
起病急,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有头痛、头晕、肢体麻先兆。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血液流变学检查
眼底检查
颅脑CT
MRI检查
病症鉴别
辩证施护
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中经络
神志清楚
中脏腑
神志不清
辨闭症与脱症
闭症
实证(有力)
脱证
虚证(无力)
辨病势顺逆
顺
由坏到好
逆
由好到坏
辨病期
急性期
发病后2周内、中脏腑至1个月
恢复期
发病2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
后遗症期
发病半年以上
症候分型
护理措施
起居护理
一般护理
病室环境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风痰入络
防风,避免当风。去枕平卧
风阳上扰
环境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去枕平卧。
阴虚风动
通风凉爽
闭证(阳闭)
加床档,有痰头偏向一侧,给予有效排痰指导。
闭证(阴闭)
有效排痰,头偏向一侧。
头部放平,下肢抬高15°-20°,加床档。
风痰瘀阻
避风,注意保暖,翻身防止压疮,口腔护理。
气虚血瘀
休息锻炼,保暖,防止压疮,口腔护理。
肝肾亏虚
卧床休息,通风凉爽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势,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面色,呼吸,汗出,脉象变化。
饮食护理
一般护理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忌肥甘,辛辣,发物,如公鸡,猪头肉,海产品,烟酒。
中经络
风痰入络
祛风化痰通络,如:黑豆,藕,香菇,梨。
风阳上扰
清热平肝潜阳,如:绿豆、菠菜、冬瓜
阴虚风动
滋阴清热,如:百合莲子粥、甲鱼汤、银耳汤。
中脏腑
闭证(阳闭)
清热化痰,遵医嘱鼻饲温性食物。
闭证(阴闭)
温化痰浊,忌生冷,遵医嘱鼻饲进食凉性食物。
脱证
遵医嘱鼻饲
恢复期
风痰瘀阻
化痰通络,如:梨,黑豆,藕等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如:山药薏苡仁粥,核桃粥,黄芪粥。
肝肾亏虚
滋补肝肾,如:枸杞子,桑葚。
情志护理
避免暴躁易怒,焦虑恐惧,心平气和,情绪稳定,学会制怒。
用药护理
偏凉服,少量频服。
温服,久煎祛毒。
温服或偏凉服。
温服
灌肠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鼻饲竹沥水等
鼻饲
久煎温服
适宜技术
针灸
水沟、十宣、合谷。
中药熏洗
熏洗患肢
中药敷贴
神阙穴
灌肠
神阙穴
康复护理
急性期后尽快进行偏瘫肢体和语言的康复训练,从被动开始,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
失语患者应进行语言训练,鼓励患者开口说话。
健康教育
起居有常,避免过劳,尤其是寒邪,预防复中。
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肥甘厚腻、动风、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保持心情舒畅,戒恼怒,忧思等不良情绪。
坚持康复训练,增强自理能力,早日回归社会。
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