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护理学第十九章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第十九章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容包括漏斗胸、脓胸、胸壁、胸膜肿瘤,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外科护理学第六章麻醉病人的护理,内容包括分类、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用药、局麻、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隙阻带、麻醉期间护理、麻醉恢复期护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章生殖系统和第四章妊娠期妇女护理,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妊娠期妇女的护理,本专业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九章 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
漏斗胸
概念
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胸骨连同肋骨向内、向后凹陷呈舟状或漏斗状的胸壁畸形,常以胸骨体剑突根部凹陷最深,男性高于女性
临床表现
症状:畸形严重压迫心肺
体征:胸廓凹陷畸形,轻度驼背、腹部凸出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营养支持
因为胸骨压迫心、肺、食管,进食后导致食物反流,所以术前要加强营养
术前准备
练习有效咳嗽和腹式呼吸
练习床上大小便
协助医师测量两侧腋中线的距离,选择手术钢板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体位及运动
平卧于硬板床,勿使用海绵等软垫;盖被轻薄,避免胸部受压;严禁翻身侧卧;术后1d即可下床活动; 扶病人坐起时平托其后背,保持胸背部挺直,避免牵拉上肢。(术后4-5d可进行日常活动,早期减少大幅度去干扭转运动可减少钢板移位风险
饮食
并发症的护理
气胸
避免翻身拍背和背部叩击
感染
健康教育
活动指导
康复训练、体态训练和呼吸锻炼
疾病康复指导
脓胸
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
病因与分类
急性脓胸
继发性感染;之前肺炎链球菌,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发病灶-肺部感染 侵入胸膜腔引起感染的三种途径: 直接侵入 、 淋巴途径 、 血源性播散
慢性脓胸
急性脓胸病程超过三个月发展为慢性脓胸。主要原因:1.排脓不畅2.异物存留3.合并支气管或食管瘘而未及时处理4.与胸膜腔毗邻的慢性病灶引起5.特殊病原菌存在
症状:高热、脉速、食欲减退、呼吸急促、胸痛及全身不适。积脓较多者有胸闷、咳嗽、咳痰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和休克
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触诊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慢性脓胸 【纤维板】
症状:长期低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慢性全身中毒症状;有时可伴有气促、咳嗽、咳脓痰等症状
体征:可见胸廓内陷,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变宽;支气管及纵隔偏向患侧;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有杵状指/趾;严重者有脊柱侧凸
杵状指主要由缺氧引起,一般多见于肺部疾患,少数见于心血管疾患,还有一些见于消化道或代谢性疾病,中毒等,也有极少数表现为家族性或先天性杵状指。 常见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肝硬化
急性脓胸是纵隔向健侧移位 因为脓液渗出压力大 而慢性脓胸则是向患侧移位,因为慢性肺会纤维化就把健侧的向患侧拉过来了,同理胸膜纤维化也是向患侧移位
慢性脓胸时毛细血管及炎性细胞形成肉芽组织,纤维蛋白机化,在壁、脏胸膜上形成韧厚致密的纤维板,固定紧束肺组织,牵拉胸廓内陷,纵隔向患侧移位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急性: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清蛋白降低
胸部超声检查
胸部X线
胸膜腔穿刺
抽得脓液即可确诊
处理原则
消除病因
控制感染
尽早排净脓液
全身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
胸膜纤维板剥除术-出血
胸廓成形术
胸膜全肺切除术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障碍
急性疼痛
体温过高
营养失调
加强营养
改善呼吸功能
体位:半坐卧位;支气管胸膜瘘—患侧卧位,以免脓液流向健侧引起窒息
吸氧 2-4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排痰,体位引流,抗生素控制感染
引流脓液 急性: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胸腔插管开放引流
脓腔容积测定少于10ml,可拔出引流管,瘘管自然愈合
减轻疼痛
腹式呼吸(减少胸廓活动,减轻疼痛);镇静镇痛药
降低体温
高热冰敷、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药物降温)
高热病人先采用冰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才给予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六个禁忌部位: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处、足底 1、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2、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4、足底,用冷可导致反射性的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皮肤护理
定时翻身,活动肢体;及时更换汗湿衣被预防压疮
病情观察
维持有效呼吸
控制反常呼吸
慢性脓胸行胸廓成形术后患者-患侧卧位,厚棉垫、胸带加压包扎,胸廓下垫一硬枕或用1-3kg沙袋压迫
呼吸功能训练
保持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不能过细,引流位置适当,勿插入太深,以免影响脓液排出
若脓腔明显缩小,脓液不多,纵隔已固定,可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式引流
开放式引流者,保持局部清洁,及时更换敷料,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滑脱
引流管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防止发生皮炎
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病人术后易发生大量渗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液的形状和量
康复训练
采取直立姿势,练习头部前后左右回转运动+上半身前屈运动及左右弯曲运动,术后第1d即开始上肢运动 (胸廓成形术后病人因手术需要切断某些肌群特别是肋间肌-脊柱侧弯、术侧肩关节运动障碍)
预防感染
疾病指导
胸壁、胸膜肿瘤
胸壁肿瘤
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
胸壁包块和局部疼痛
尽早手术切除
胸膜肿瘤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 持续剧烈胸痛
局限性胸膜间皮瘤 多良性
大多往往无症在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膜腔渗液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