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1金融概述
第一章金融概述课程笔记总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编辑于2020-03-17 21:51:55金融概述
金融与金融体系
金融的涵义与特点
涵义:金融,狭义的理解指资金的融通。
融通的对象:货币和货币资金
融通的方式:有借有还的信用形式
融通的组织机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不仅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其涵义已有很大的扩展,即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大系统。
凡是有关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其管理的种种活动,都是金融活动,它存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之中
金融的基本特点
融资性
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为各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提供了客观可能,信用制度的建立,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愿性
供资方和筹资方是为了不同的目的实现交易的,在金融活动的作用下,社会资源的合理使用是在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的。
调节性
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可以使社会上的资金在投资、生产、消费之间合理地进行流动和分配,调节一定时期社会上的货币流量。
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1.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催生了金融。高利贷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2. 资本主义信用满足了借贷资本运动形式的需要。
3. 随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信用的发展,金融活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也相继发生,金融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
4. 随着业务的发展,他们开始把保管的钱贷放出去,收取利息,同时用支付存款利息的办法,吸收大量存款,经营起信贷业务,货币经营商就发展成为经营存、贷汇业务的银行。
5. 随着金融活动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相继出现,金融体系逐渐形成。
金融体系
它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有机构成的子系统。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通常是依一定格式作成、用以证明或创设金融交易各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凭证。
金融机构
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职能,概括言之,就是组织社会资金的运动,建立或疏通资金融通的渠道。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即资金融通的场所,它是经济生活中与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并列的一种市场。通过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双方,直接或借助于信用中介进行资金的融通,并基于资金供求的对比,形成相应的市场“价格”,即利率。
金融制度
金融制度是由金融立法、基本金融政策和金融规章建立起来的,有关金融交易、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相对稳定的运行框架和办事规程。
金融学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
金融学学科体系
金融包括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金融学既研究金融主体个体的行为,也研究金融系统整体的行为。整体行为是个体行为的集合,但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个体行为又是以整体行为为前提和基础的,二者紧密相关。
广义的金融学就是研究资金融通活动,包括金融主体的个体行为和金融系统整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包括以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学的内容,还包括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宏观金融学的内容。
微观金融分析和宏观金融分析分别从个体和整体角度研究金融运行规律。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服务于决策的金融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定量模型组成。“这样的金融决策理论是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该领域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等。近几十年该领域的研究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极大地推动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中介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及其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的分析;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经济效率、混业与分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风险转移和控制等等。主要的分支学科包括: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微观银行学等。该领域19—20世纪初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20世纪中叶以来,金融机构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不能适应世界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宏观金融分析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均衡、金融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主要的分支学科有: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分析、金融监管学、国际金融学等。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遵循实践是认识的最高裁判原则。
2.科学运用经济量比法和实证分析法。
3.积极借鉴国际上公认的“三通法”,即在研究金融理论时尽量做到:历史和现实贯通,政策和理论贯通,国际和国内贯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2.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本章小结
(1)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广义的金融是指货币流通与货币资金的融通。金融具有融资性、自愿性和调节性三个特点。
(2)金融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3)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有机构成的子系统。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金融工具、金 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
(4)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当代金融体系运行规律、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关系。
(5)金融运行系统主要由金融运作对象、金融运行渠道、金融运行调控机制和金融运行制度环境等方面构成。
(6)金融学的学科体系是由从不同角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各分支学科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按照从事金融活动的主体划分
1.国家金融或称公共金融、政府金融,这属于财政学的研究范畴。
2.企业金融,这属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3.个人或家庭金融,这属于个人或家庭理财学的研究范畴。
4.专业金融,这属于传统理念中金融的研究范畴,即货币银行学的研究范畴。
按照金融活动是否通过媒介体划分
间接金融: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体来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直接金融:不通过作为媒介体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货币关系等经济关系。
根据金融系统中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划分
微观金融:指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
宏观金融: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金融作为资金融通活动的一个系统,是以各个微观主体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为基础,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经济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
金融领域覆盖范围
按照联合国统计署有关“Financial and Related Service”(金融及相关服务)这一项统计口径,其覆盖面大致为:
——金融中介服务,包括中央银行服务、存贷业务和银行中介业务的服务;
——投资银行服务;
——非强制性的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再保险服务;
——房地产、租借、租赁等服务;
——为以上各项服务的种种金融中介服务。
关贸总协定1994年签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金融服务附录中明确定义了国际金融服务包括的活动。GATS规定:金融服务是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具体涵盖下列活动:
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
(1)直接保险(包括合作保险)。
(2)人寿保险。
(3)非人寿保险。
(4)再保险和再再保险。
(5)保险中介,如中问人业务和代理。
(6)辅助性保险服务,如咨询、保险统计、风险评估和索赔清算服务。
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
(1)接受公众储蓄和其他应偿付的资金。
(2)各类借贷活动,包括消费信贷、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代理和商业交易的资金融通。
(3)融资性租赁。
(4)所有支付和货币交换服务,包括信贷、应付项目和借方信用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
(5)担保和委托业务。
(6)自有账户和消费者账户的交易,不论是兑换、证券经纪人、市场交易或其他方式:
①货币市场证券(包括支票、汇票、储蓄单)。
②外汇。
③衍生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
④汇率和利率凭证,包括互换交易、远期汇率协议。
⑤可转让证券。
⑥其他可转让票据和金融资产(包括金银)。
(7)参与各类证券的发行,包括认购和代理服务(不管公开的或私下的)及有关发行服务的提供。
(8)货币代理。
(9)资产管理,包括现金或有价证券的管理,各种形式集体投资的管理,年金管理,监督、保管和信托服务。
(10)金融资产(证券、派生业务和其他可转让票据)的处理和清算服务。
(11)金融信息的提供和转让、金融数据处理和其他有关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软件。
(12)顾问、中介和在(1)至(1D项列明的其他辅助性金融服务的所有活动,包括信用贷款业务的参考和分析、投资及有价证券的研究和建议、开拓性业务及对社团改组和战略的建议。
金融的运作对象
1. 货币
2. 信用资金
3. 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
金融的运行的渠道
金融领域的活动,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这两大渠道展开的。
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金融市场体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等。
金融运行的调控机制
1.决策执行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一般而言,金融运行中的决策执行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角色首先由中央银行承担;而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下,则还包括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机构。
2.长期起作用的金融法律法规。
金融法制建设是金融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各国金融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一般包括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等。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金融运行的制度环境
货币制度
信用制度
利率制度
汇率制度
银行及金融机构有关制度
支付清算制度
金融市场有关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