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章 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 审计 ,整理了审计证据的性质、审计程序、函证、分析程序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注册会计师考试 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注册会计师备考审计干货分享。内容覆盖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及重要性。备考注册会计师的小伙伴,快学习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性质
含义
指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
分类
会计信息
其他的信息
两者应当结合,缺一不可
充分性
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影响要素
重大错报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的质量
适当性(质量)
可靠性
外部独立来源的证据比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可靠
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证据比薄弱时的证据可靠
直接获取的证据比间接或推论得出的证据可靠
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
相关性
定义
是指审计证据的信息、审计程序的目的与相关认定之间存在逻辑联系
影响因素
测试方向
逆查
由帐到证----高估----存在或发生认定
顺查
由证到账----低估----完整性认定
要点
特定程序可能只与某些认定相关,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某一认定的审计证据,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对审计证据的考虑
审计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应就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如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证据不一致,,表面某项证据可能不可靠,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可以考虑取证成本与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信息缺乏也可能成为审计证据
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某个时间,对将要获取的某类审计证据如何进行收集的详细指令 什么时候 干什么活 做多少次
种类
检查
存在认定 证据的可靠程度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性质和来源
观察
询问
书面或口头形式
函证
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
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可靠性较高
不局限于账户余额还有交易条款
重新计算
核对记录或文件中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重新执行
重新独立执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分析程序
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之间
了解内控
检查 观察 询问 穿行测试(交易从头到尾测试)
风险评估
检查 观察 询问 分析程序
控制测试
检查 观察 询问 重新执行(接受订单环节重复做)
实质性程序
检查 观察 询问 分析程序 函证 重新计算
决策
应当考虑
针对的认定(存在/发生)
其他审计程序
可以考虑
内容
对象
银行存款
不重要且重大错报风险很低
应收账款
不重要或函证很可能无效
其他内容
范围
时间
资产负债表日前/资产负债表日后
设计
设计服从目标
是否填列
高估
填列/不填列
低估
不填列
应付账款
考虑五项因素
函证方式
积极
若未回函应当采取进一步措施(替代性审计程序)
期后回款事项
往来对账单
合同,销售信用审批,确认收入的单据,发票等
消极
适用条件(同时满足)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
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以往经验
拟函证信息的性质
被询证者的适当性
被询证者易于回函的信息类型
实施
控制
针对函证发出前的控制
控制涉及函证的全过程。询证函发出去,要充分设计、充分核对,经被审计单位盖章,有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核对部分或全部被询证者名称、地址,注会可以执行的程序:电话 网站查询 与相关文件等核对 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对方单位名称、地址核对
针对发出方式的控制
邮寄/跟函/电子
评价
可靠性取决于
设计询证函、实施询证程序和评价询证结果等程序的适当性
评价可靠性应当考虑
对询证函的设计、发出及收回的控制情况
被询证者的胜任能力、独立性、授权回函情况、对询证项目的了解及其客观性
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 或回函中的限制
针对不同回函方式评价可靠性
邮寄/跟函/口头(口头不可靠)
评价限制性条款对可靠性的影响
可能影响,需具体分析
影响可靠性的三条
信息从电子数据库获取,可能不含全部信息
信息不保证准确和最新
接收人不能依赖函证中的信息
需要关注的舞弊风险迹象
四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
认为要求合理
实施替代性审计程序
认为不合理
视为审计范围受限
积极方式下未收到回函
不能形成任何审计结论
识别出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且积极函证是必要程序,以下情况替代程序无法提供所需审计证据
存在特定舞弊风险
可获取的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只能从外部获取
不符事项
调查不符事项,确定是否表明存在错报
舞弊迹象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目的
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在风险评估中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
数据汇总性强,具体方法通常为余额分析,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在了解内控时无需使用分析程序(因不涉及财务数据)
保证水平不如实质性分析程序
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非强制程序
考虑要素
适用性
一段时间内期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具有稳定的预期关系,注会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来源
可比性
性质和相关性
相关的控制
精确度
预测的准确性
可分解程度
信息的可获得性
可接受差异额
不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
题中注意: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可接受的差异额
预期值与实际值之差大于可接受差异
就差异额全额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调查原因
可接受差异内
无需做进一步调查
总体复核
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
强制要求
程序特点
集中于财务报表层次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日前使用条件: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