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上海高中物质的微观结构 关键事件 时间轴
结合上海高中物理课本高二 物质的微观结构 制作的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物理发现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建立知识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物质的微观结构
1895
伦琴发现x射线
1896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贝可勒尔研究铀盐矿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物质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
放射性:物质自发地放出射线的性质
三种天然放射线
α射线
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1908年 卢瑟福与盖革合著论文:《α粒子的本性》
β射线
高速电子流 贝可勒尔最早观察到的放射线效应 1902年左右确认
思考:β射线和阴极射线是同一样东西吗?你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γ射线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1914年 探测到γ射线在晶体表面反射
温故:你还能回忆起“电磁波谱“吗?电磁波由波长从长到短依次是什么?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意义
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是可变的。
1897
汤姆孙发现电子
阴极射线管
意义:
阴极射线的本质:电子
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割的观念
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1909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
绝大部分α粒子 没有发生显著的偏转
少部分α粒子 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极少数α粒子 发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
极个别的α粒子甚至直接被弹回!(180°偏转)
1911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3)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不停的绕核运动。
子主题
1919
卢瑟福发现质子
1932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探测放射线的仪器
云室
盖革—米勒计数器
其他探测器
目前放射性的应用和防护
应用
利用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
利用放射性元素用作示踪原子
防护
我必须保持进取,因为在我的跑道上总是有人,这条道路上最佳起跑运动员是巴黎的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 ——卢瑟福
物理学家如何研究微观粒子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组成
质子
中子
表述形式
十九世纪末三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