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修法基之思想篇
思修法基之思想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快来看本图关于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
编辑于2023-03-25 11:43:37 江西思想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目的
内涵:是人们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人生态度
内涵: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人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中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
内涵: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层次: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得到满足
人生观和世界观
世界观内涵: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的人生观
高尚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原因:
只有确立了这个人生追求,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生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只有确立了这个人生追求,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确立了这个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需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方法
既要看贡献大小,也要看尽力程度
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
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是一个总体范畴,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这只能部分地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也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追求远大理想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理想
理想的内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理想的特征
超越性
实践性
时代性
信念
内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特征
执着性
支撑性
多样性
相互关系:总是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离开理想这个人们确信和追求的目标,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在此意义上,理想和信念难以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因如此,人们常将理想和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另一方面,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1,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2,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 3,自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