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氨基糖苷类
对抗细菌类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体内过程 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分别作出总结,主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也有详细梳理,可以帮助大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更加了解
对抗细菌药物中的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进行梳理总结。分别从体内过程、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常用药物 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说明,使得各类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
首先对组胺的定义及组胺的生理作用进行简要总结,然后重点叙述了H-R阻断药,分别从 具体分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 用药注意等方面进行总结,囊括了常见的知识点。
对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介绍了常见的以下三类药物: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血容量扩充药 抗贫血药。又分别从 具体分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 用药注意等方面对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氨基糖苷类
体内过程
吸收:极性强,服难吸收,但不被破坏,可用于肠道感染;肌注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
除链霉素外,一般与血浆蛋白结合率<10%,广泛分布于细胞外液,但难入细胞及脑脊液;在肾皮质中蓄积的药物半衰期长达112~693h,故其浓度可超过血药浓度10~50倍;在内耳外淋巴液中的浓度与用量呈正比,且半衰期为血药浓度半衰期的5~6倍。
消除:主以原形经肾排泄,尿中药物浓度高。在碱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
抗菌作用
1、抗菌谱:较窄
(1)G-杆菌(需氧):高度敏感,对厌氧菌无效。其中绿脓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敏感;鼠疫杆菌对链霉素敏感
(2)G+球菌:MRSA
敏感性:金葡菌>链球菌>肠球菌
(3)其它:肺炎支原体中敏
2、作用机制
(1)抑制蛋白质合成
①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70s始动复合物形成
②与30s亚基上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引起错译
③阻止终止因子进入A位,抑制肽链的释放和核糖体的循环利用。
(2)增加胞膜通透性:以离子吸附方式附着于菌膜表面,异常蛋白进入细胞膜,损伤胞膜。
3、特点: 静止期杀菌剂
①抗菌作用(杀菌速率、杀菌持续时间、抗生素后效应与浓度正相关(浓度依赖性)
②仅对需氧菌有效
③有初次接触效应
④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4、耐药性
可产生,同类间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耐药机理
(1)产生钝化酶(乙酰、核苷酸、磷酸转移酶):一个药可被多种酶钝化,一种酶可钝化多种药。
(2)改变靶位结构:30S亚基上氨基酸被替代,对药物亲和力下降。
(3)改变胞膜透性:外膜膜孔蛋白变构
临床应用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首选、多用庆大霉素。
2、绿脓杆菌感染:宜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头孢菌素类
3、结核:链霉素(一线),卡那霉素(二线)。
4、鼠疫:首选链霉素+四环素。
5、金葡菌感染: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索霉素、奈替米星等。
6、心内膜炎:宜用庆大霉素(或链霉素)+青霉素。
7、局部感染:可用新霉素。
不良反应
1、耳毒性(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1)前庭损害
(2)耳蜗损害
2、肾毒性:主要损害近曲小管。蛋白尿、管型尿、血尿。
3、神经-肌接头阻断
大量静滴或腹腔注射引起,与其竞争性与钙结合有关。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呼吸衰竭。出现时可用钙剂和新斯的明抢救。
4、过敏反应
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药热等。其中链霉素可致过敏性休克(其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使用前须做皮试。静注肾上腺素抢救。
药物相互作用
1.与β-内酰胺类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但不可混合使用(以防降低本类药活性)。
2.链霉素水溶液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总结
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
G-杆菌(需氧);G+球菌
3.氨基糖苷类抗菌机理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膜通透性
4 、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四个)
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接头阻断、过敏感应
5 、肌毒性的抢救措施
新斯的明 + 钙剂
6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静注肾上腺素
7、兔热病、鼠疫首选
链霉素
8 、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
庆大霉素
9 、一般氨基糖苷类耐药株的感染首选
阿米卡星
10 、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
11 、毒性最小的氨基糖苷类
奈替米星
12 、毒性最大的氨基糖苷类
新 霉 素
13、对淋球菌敏感的氨基糖苷类
大观霉素
主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亦是第一个抗结核药。
1. 抗菌谱:对结核杆菌作用强,对鼠疫杆菌作用强,对其他G-杆菌作用是同类药抗菌活性最低的,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2. 耐药性:细菌对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题
3. 临床应用
(1)兔热病、鼠疫——首选,联合四环素
(2)结核病:+ 其他抗结核药
(3)细菌性心内膜炎:+ 青霉素
4. 不良反应
耳毒性最常见(前庭损害为主),其次为肌毒性、过敏性休克,亦有肾毒性。
临床最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作用强,金葡菌有效,结核杆菌疗效差或无效;耐药性,比链霉素稍好
2、临床用于
(1)G-杆菌感染——首选
(2)绿脓杆菌感染
(3)口服用于术前消毒及肠道感染
(4)与β-内酰胺合用治疗心内膜炎
(5)局部用于皮肤、粘膜及五官的感染
3、主要为肾脏、耳毒性以前庭损害为主
卡那霉素
1. 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对结核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无效;耐药性比庆大稍好
2. 耳毒性、肾毒性大,仅次于新霉素
3. 临床少用,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
妥布霉素
1.对绿脓杆菌作用突出,抗菌力>庆大霉素,且对耐庆大霉素者有效。
2.不良反应较庆大霉素轻
3.对庆大霉素耐药的绿脓杆菌感染。
1. 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对结核、绿脓杆菌均有效
2. 对钝化酶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
3. 用于对常用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G-杆菌、绿脓杆菌感染。——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