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菌药物概论
从抗菌作用机理 病原体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三个方面对抗菌药物做出了一个简要梳理总结。
对抗细菌药物中的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进行梳理总结。分别从体内过程、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常用药物 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说明,使得各类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
首先对组胺的定义及组胺的生理作用进行简要总结,然后重点叙述了H-R阻断药,分别从 具体分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 用药注意等方面进行总结,囊括了常见的知识点。
对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介绍了常见的以下三类药物: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血容量扩充药 抗贫血药。又分别从 具体分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 用药注意等方面对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作用机理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胞壁功能:维持形态、保护屏障、维持渗透压
药物: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杆菌肽、环丝胺酸、磷霉素、林可霉素类(也是快效抑菌)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都属于杀菌药。
药物对繁殖期细菌的杀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这类药又属于增殖期杀菌药。
(二)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胞膜功能:屏障、转运
药物:多粘菌素类、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影响细胞膜通透性的药属于杀菌药。
对静止期跟繁殖期细菌都有杀菌作用
(三)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70S,可解离为50S亚基和30S两个亚基
人体:80S,可解离为60S和40S两个亚基
药物:氨基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洁霉素类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可以是抑菌药也可以是杀菌药。
(四)抑制核酸代谢
核酸功能:储存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药物:利福平、灰黄霉素、放线菌素、喹诺酮类
抑制核酸代谢的药属于抑菌药。
(五)抑制叶酸代谢
叶酸功能:转运一碳单位,参与核酸合成
药物:磺胺类、甲氧苄氨嘧啶、乙胺嘧啶、对氨基水杨酸、甲氨喋呤
抑制叶酸代谢的药属于抑菌药。抑制繁殖代谢
病原体的耐药性
来源
1、先天(天然):固有耐药基因
2、后天(获得性):基因突变或获得耐药基因
耐药机理
1、产生灭活酶
①水解酶:β-内酰胺酶、酯酶
②钝化酶:乙酰、磷酰、腺苷等转移酶类
2、改变靶位(靶酶)结构及数量:PBPs
3、降低菌体内药物浓度
①降低外膜或胞膜的通透性(通道蛋白)
②增强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功能(多药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磺胺类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合理选药:根据病原体、药物、机体三因素的选药
(二)预防用药
1.结肠或直肠术后感染: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
2.闭塞性脉管炎者因手术或外伤致气性坏疽:青霉素
3.外伤后破伤风:青霉素
4.风湿复发:长效青霉素
5.流脑: 磺胺嘧啶(SD)或氟喹诺酮类
6.结核:异烟肼
7.疟疾:乙胺嘧啶+周效磺胺
(三)联合用药
1.指征
1)病因未明的严重细菌感染:抗G+菌药+抗G-菌药,抗需氧菌药+抗厌氧菌药
2)单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结核、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
3)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引起的感染:结核
4)为降低药物毒性: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联合应用的效果
协同
Ⅰ+Ⅱ
相加
Ⅱ+Ⅲ
Ⅲ+Ⅳ
无关
Ⅰ+Ⅳ
Ⅱ+Ⅳ
拮抗
Ⅰ+Ⅲ
分类(根据抗菌效果分)
繁殖期杀菌剂
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类
静止期杀菌剂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快效抑菌剂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
慢效抑菌剂
磺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