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生殖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
#医学/生殖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及调节,整理了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的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04-12 14:48:01 北京市8.生殖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
学习内容与课程要求
子主题
part 2男性生殖系统
一、睾丸的功能
1、生精功能
生精小管是精子生成的部位
精子生成
部位:生精小管 过程:青春期开始启动
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功能
1.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2.参与形成血-睾屏障 (blood-testis barrier) 3.吞噬功能:吞噬多余胞质及蜕变、死亡的精子 4.分泌ABP(雄激素结合蛋白)(作用:保持生精小管内 有较高的雄激素水平,有利于精子生成)、抑制素等
2.内分泌功能
①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② 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
雄激素: 睾丸间质细胞(又称Leydig cells)分泌 包括睾酮(Testosterone, T)、脱氢表雄酮(DHEA)、 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等,其中T活性最高 在组织如皮肤和前列腺中,T由5α还原酶转变 为双氢睾酮 (Dihydrotestosterone,DHT )
雄激素合成、代谢和运输
合成:原料-胆固醇;部位:睾丸、肾上腺皮质
运输:结合型 代谢:肝脏
需上午测量睾酮水平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需要掌握)
1.对胚胎性别分化的影响:Y染色体上SRY基因会诱导睾丸的形成,诱导 男性胎儿内、外生殖器的发育 2.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3.对生精过程的影响:促进精子的生成,维持生精过程
4.对代谢的影响
(1)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2)睾酮对脂代谢影响,表现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 脂蛋白减少。 (3)参与调节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可使体内钠、水潴留
5.其他作用
(1)睾酮促进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红细胞生成; (2)刺激骨生长和骨骺的闭合; (3)性行为和性欲:维持男性的性行为和正常性欲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Hypothalamus-pituitary-testis axi
1、FSH主要作用于生精小管,影响精子生成;LH作用 于间质细胞,调节睾酮的分泌。 2、FSH对生精过程有启动作用,LH间接 影响生精过程;睾酮维持精子的生成。 3、抑制素选择性抑制FSH的合成和分泌。
小结
三、临床关联(了解)
1.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
2.高促性腺激素性功能减退
原发性性腺缺陷
3.infertility
指夫妻双方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持续超过一年仍未怀孕。
Part1(二)女性生殖系统
九、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Hypothalamus- pituitary -ovarian axis,HPO axis
反馈性调节
孕激素和抑制素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腺垂体功能; 雌激素既有负反馈调节(黄体期),也有 正反馈调节(卵泡成熟期)
雌激素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两次分泌高峰
十、月经menstruation
是指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逐渐成熟、卵巢周期性 排卵并分泌雌孕激素,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而出现的阴 道出血
月经初潮menarche
女性第一次月经称为月经初潮 一般发生在12~15岁之间 营养状况好发生早,身体较弱发生较晚 月经受遗传、疾病、手术、放化疗和饮食的影响 周期性的月经形成说明生殖系统功能成熟
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
定义: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子宫的结构和功能也发 生的周期性变化。一般指两次月经第一天之间的时间。
正常月经特点:规律性、排卵后如果没有受孕,黄体 退化,血中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出血产 生月经;月经血不凝。
子主题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 呈现出周期性的增殖和分泌,在月经期坏死、剥脱的特性
1.月经期:第1-5天 特点:内膜剥落出血 原因:孕激素和雌激素↓ t-PA使经血不凝(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2.增生期,第6-14天,历时约10天 特点:内膜修复显著增生但不分泌 原因:雌激素作用
3.分泌期,第15-28天 特点:内膜血管充血、腺体分泌 原因:雌孕激素共同作用,相互拮抗
十一、雌激素受体(了解)
他莫昔芬:抗雌激素药物,竞争雌激素受体,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
十二、孕激素受体(了解)
Part1(二)女性生殖系统
一、卵巢的功能
1.生卵功能
生卵作用是成熟女性最基本的生殖功能。 卵泡是卵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殖细胞的生命历程
特点 1.生成始于胚胎期 2.减数分裂时间长
2.内分泌功能
雌、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 (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抑制素(inhibin)等。
二、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
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
28天,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 卵泡期(follicular phase):卵泡的生长发育 排卵期(ovulation period):第14天,排卵 黄体期(luteal phase)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三、卵泡的生长发育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 临床:窦前卵泡→窦状卵泡
原始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梭形颗粒细胞
初级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或多层立方颗粒细胞;透明带
次级卵泡
·颗粒细胞由单层立方上皮变成复层柱状上皮 ·颗粒细胞内三种特异性受体: FSHR卵泡刺激素受体 ER雌激素受体 AR雄激素受体 卵泡膜细胞分化为内外两层,内膜细胞层表达LHR ¨早期窦状卵泡产生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AMH: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成熟卵泡
排卵前卵泡POF: 在卵泡期的11~13天左右,优势卵泡逐渐增大至18mm左右; 排卵前卵泡分泌雌激素增多,使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 成熟卵泡: 直径达18-20mm 每个自然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 衡量卵泡成熟的标准:卵泡大小和血中雌激素的量
四、卵泡的生长发育与FSH
FSH非依赖的缓慢生长
FSH反应性生长: 青春期后
FSH高度依赖的快速生长 cyclic recruitment周期性募集:一群10 ~20 个小窦状卵泡进入 FSH 高度依赖的快速生长
一般仅有一个成为优势卵泡, 最后成熟并排卵
卵泡的选择机制
FSH阈值学说 FSH threshold
FSH阈值FSH threshold:指卵泡生长发育所需的FSH的最小血中浓度,反映卵泡对FSH的敏感性。 每个卵泡FSH阈值不同,FSH阈值最低的卵泡继续生长。
五、临床关联(了解)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卵泡发育异常;卵泡闭锁,不能发育为成熟卵泡 可能原因:LH/FSH↑;血Insulin↑,雄激素过多;颗粒细胞凋亡
六、排卵ovulation
◊成熟卵泡在LH高峰的作用下,卵母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部 分卵丘细胞及卵泡液排出卵泡,排到腹腔的过程。 ◊第14天 ◊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触发。LH峰是即将 排卵的可靠指标,常出现于卵泡破裂前36小时,平均持续48小时
子主题
七、黄体的形成
◊排卵→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 ◊形成:在LH作用下,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迅速增殖成为黄体细胞(luteal cells) ,形成黄体(corpus luteum) ◊功能:黄体细胞大量分泌雌、孕激素 ◊如未受孕:雌、孕激素→负反馈作用使LH分泌下降→排卵后9~10天黄体萎缩, 被疤痕组织取代,成为白体(corpus albicans ) ◊如受孕:黄体在胚胎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发育 为妊娠黄体,hCG: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排卵后:雌、孕激素水平增加、基础体温相应升高
八、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1、雌激素
◊C18类固醇激素,合成需要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两种细胞的参与 ◊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主要是雌二醇E2
分类与合成 ◊E2活性最强,E1和E2在体内可互相转换,E3是E2及E1的不可逆代谢产物 ◊雌三醇:predominantly found during pregnancy 雌酮:更年期时增加 通常所说的雌激素是指雌二醇 ◊合成:主要在卵巢,此外肾上腺、脂肪组织
雌激素合成: 双重细胞学说
总结: 1. LH作用于内膜细胞的LHR(黄体生成素受体) 2. 胆固醇是合成原料 3. 需要2种细胞(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参与 4. FSH作用于颗粒细胞的FSHR(卵泡刺激素受体) 5. 生成雄激素→雌激素
排卵前的卵泡分泌雌激素,排卵后的黄体分泌孕激素(主要是粒黄体细胞)和雌激素
生理功能 (需要掌握)
1.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
卵巢:雌激素与FSH协同促进卵泡发育,诱导LH高峰,促进排卵 子宫: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收缩力,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输卵管: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和节律性收缩,利于精子和卵子运行 阴道:刺激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使阴道内保持酸性环境
2.促进乳腺导管发育及女性第二性征出现和维持
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促进乳房发育,乳头、乳晕着色 使脂肪沉积于乳房、臀等部位,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3.对代谢和骨骼系统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 高浓度雌激素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 降低血中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硬化 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促进钙磷沉积,促进骨成熟和骨骺闭合 性激素对骨骺板的影响主要由E2介导,所以通常女性比男性矮
4.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舒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
2、孕激素
C21类固醇激素,黄体合成,包括孕酮P
孕激素生理作用 (需要掌握)
1.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功能
促进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呈现分泌 期改变,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有利于孕卵着床。 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性降低,有利于妊娠的维持 减少宫颈黏液的分泌量,使黏液变得更加黏稠,阻止精子通过 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幅度 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使其角质化程度降低
2.促进乳腺的发育
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乳腺腺泡与导管的发育和成熟 ,在妊娠后为泌乳作准备
3.升高基础体温
正常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可升高0.3-0.5C,并在黄体期一直 维持在此水平。临床上常将基础体温的这一变化,作为判定排 卵的指标之一。
4.其他作用
孕激素与雌激素有拮抗作用,能促进水、钠排泄 孕激素可使血管和消化道肌张力下降---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腹胀 、痔疮、便秘等
3.卵巢还分泌少量的雄激素、AMH、抑制素
雌孕激素作用比较和总结
雌孕激素的运输和代谢
运输:游离型和结合型,结合型为主 代谢:肝脏中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