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泌尿道感染UTI
泌尿道感染UTI又称尿感 , 是尿路内大量病原体侵入并在尿中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广义)。 临床尿感主要指尿路的细菌感染(狭义)。一起来学习它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及鉴别、治疗、预后、预防的知识吧。
肝肿瘤思维导图,分为肝恶性肿瘤、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肝良性肿瘤的知识,快来看。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一起来看。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需要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泌尿道感染UTI
概述
定义: 又称尿感 , 是尿路内大量病原体侵入并在尿中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广义)。 临床尿感主要指尿路的细菌感染(狭义)。
发病: 女>男 学龄儿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理
小儿易发生尿感的原因
解剖生理特点: ( 1 )尿道平滑肌发育差 ( 2 )尿道口解剖位置 ( 3 )局部防御能力低下: sIgA 缺如 ( 4 )尿道环境条件及细菌定植、繁殖 ( 5 )基础疾病
尿路畸形及结构异常: 先天畸形、肾发育异常
膀胱输尿管返流( VUR )
致病原( Pathogeny)
种类: G- 杆菌最常见,其中 60-80%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其他 G+ 菌少,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 新生儿:克雷伯杆菌、肠球菌
细菌毒力 粘附力、毒素、代谢力、抗杀菌力
感染途径
1. 上行性感染:主要途径,大肠杆菌 > 变形杆菌 > 其他 2. 血源性感染:新生儿、小婴儿、金葡球菌常见 3. 淋巴感染: 4. 直接感染: 5. 尿路侵入性检查:
病理( Pathology )
急性膀胱炎( Acute cystitis )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
急性
慢性
尿道炎( Urethritis )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发热、腹痛、腰痛、肾区扣痛,肋脊角压痛 、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
泌尿道症状: 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哭吵) ,尿味异常、排尿不尽、尿血、尿浑浊、尿灼热感等
急性尿路感染( acute UTI )
新生儿: 全身症状为主(发热或体温不升及抑制症状),泌尿道症状缺如
婴幼儿: 全身症状明显,泌尿道症状轻微。可有外阴症状、顽固尿布疹
儿童期(年长儿): ( 1 ) 下尿路感染:局部症状重、全身症状极少 ( 2 ) 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状明显、尿路刺激等局部症状
慢性尿路感染
病程 6 月以上;
临床症状: 全身+局部
肾瘢痕、肾功能受损、肾性高血压、贫血,发育迟缓
无症状菌尿
1. 临床无症状; 2. 尿培养诊断 3. 常常伴有基础疾病:尿路畸形、肾病综合征等
辅助检查
尿常规检测: 尿 WBC 增高或 WBC 管型 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 5 个 /HPF,即可怀疑为 UTI
Addis 计数: WBC>100 万 /12hr
尿液直接涂片找细菌
亚硝酸盐试验( NIT ): 称 Griess 试验,为尿路感染的过筛检查,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尿白细胞酯酶
肾功、尿酶
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重要诊断依据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
>10 万( >105 ) /ml —— 确诊 >1-10 万( >104—105 ) /ml—— 疑诊 <1 万( <104 ) /ml —— 污染 膀胱穿刺取尿培养 (+): 确诊
影像学检查
B 超: 伴有发热症状的 UTI 者均行 B 超检查 发现和诊断泌尿系统发育畸形
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 MCU ): 系确诊 VUR 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
核素肾静态扫描( 99mTc-DMSA )
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APN )的金标准: 诊断该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 96% 和 98% 。但由于价格昂贵 ,多用于特殊需要时
肾瘢痕的发现: 推荐在急性感染后 3-6 个月行 99mTc-DMSA 以评估肾瘢痕
诊断及鉴别
诊断
1. 确诊:临床症状 + 尿培养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 2. 鉴别初发 /复发 /再感染 3. 急性 /慢性:病程、肾疤痕或肾功能损伤 4. 鉴别上、下尿路感染 5. 鉴别有无尿路畸形、 VUR 及基础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上下尿路感染鉴别要点
与其它疾病鉴别
1. 肾结核: 2. 急性尿道综合征;白天尿频综合征 3. 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祛除病因、防止复发、纠正先天或后天尿路结构异常,防止肾功能损伤
一般治疗: 休息、饮水、清洁、营养保障、改善便秘等
抗菌疗法:治疗关键 抗生素选药原则: – 根据感染部位 – 感染途径 – 尿培养及药敏选药(最好) – 肾毒性小、尿中浓度高、杀菌的药物。
急性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7—14 日疗法(提倡) 2-4 日疗法
急性上尿路感染: 两种抗生素、 7-14 天
复发的治疗: 2-6 周 + 低剂量长程疗法
治疗泌尿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
预后
急性预后好;慢性可发生肾功能不全
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饮水 2. 及时发现外阴发育异常及校正 3. 矫治泌尿道畸形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