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4-24 11:09:45 上海肝肿瘤思维导图,分为肝恶性肿瘤、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肝良性肿瘤的知识,快来看。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一起来看。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需要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肝肿瘤思维导图,分为肝恶性肿瘤、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肝良性肿瘤的知识,快来看。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一起来看。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需要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遗传代谢病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
概述
遗传性疾病: 由于遗传物质(基因)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基因: 染色体上由DNA组成的遗传最基本功能单位,由调控序列、转录序列和/或其他功能序列组成。产生蛋 白质或RNA分子
基因组: 基因的组合
经典遗传病
基因
突变
单基因病
基因组
重排
基因组病
染色体
异倍体/结构畸形
染色体病
孟德尔病
线粒体基因
突变
线粒体病
母系遗传
遗传病分类
染色体病
概述
定义:由于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所致的疾病。
已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2万多种,染色体病350余种
染色体病发病率 :0.5-1%
染色体异常占流产胚胎50%-70%,占死产婴10%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目异常
整倍体
三倍体/四倍体/多倍体
单倍体
非整倍体
超二倍体 (2n+1)
亚二倍体 (2n-1)
嵌合体
染色体结构畸变
缺失/倒位/易位/重复/插入/环状染 色体/等臂染色体
畸变范围内多个基因异常相关临床表现
猫叫综合征(5p缺失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面部畸形、哭声似猫叫、智能障碍、皮纹改变
DiGeorge综合征(22q11):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 胸腺发育不良 面部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原因
母亲妊娠年龄 高龄孕妇
放射线 畸变率与放射剂量呈线性关系
病毒感染 TORCH、EB病毒、乙肝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化学因素 苯/药物(抗癫痫药等)/农药
遗传因素
临床特征
常染色体病: 21-三体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智能发育落后 多发性先天畸形(颅面部、五官、四肢、内脏、皮肤纹理改变等)
性染色体病: Turner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 性发育异常、两性畸形、 性发育落后、生殖力下降、闭经等
预后: 严重致愚、致残、致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预防: 产前筛查、胚胎植入前诊断、产前诊断,选择性终止妊娠
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线粒体病 基因印迹缺陷 体细胞遗传病 核苷酸重复缺陷 MicroRNA突变 .............
21-三体(21-trisomy、Down Syndrome)
概述
活产婴儿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1/600-1/800活产儿
染色体畸变导致的最常见的智力障碍
21三体型(47,+21):约90-95%。 21号染色体的罗伯逊易位:2.5%-5%。 21三体嵌合体型(47,+21/46):2%-4%
病因
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或在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
母亲妊娠年龄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其他:遗传,化学因素,放射线,病毒感染
细胞遗传学
标准型
绝大多数
核型:47,XX(XY)+21
双亲染色体核型正常
异位型
D/G易位
G/G易位
嵌合型
部分细胞正常,部分细胞为三体细胞
临床表现
智力低下
体格发育迟缓
特殊面容
上斜式睑裂,眼裂小,眼距宽,内眦赘皮
短头畸形,扁平的面部侧貌,鼻梁低平,伸舌貌
发育不良的外耳,低位小耳
特殊皮纹
通贯掌
第5指一条指褶纹
ard角增大
多发先天性畸形
先心病
消化道畸形
泌尿、生殖器畸形
免疫功能低下
白血病、肿瘤发生率高
治疗
无有效治疗方法
预后
差
遗传咨询
预防
产前检查
血清三联筛查
B超测量胎儿颈项皮肤厚度
羊膜腔穿刺
单体(monosomy) Turner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45X,45X/46XX
身高:-4.5~-1.5 SDS
性腺发育不全,心血管、肾脏畸形,免疫、内分泌紊乱,系列体表特征(高腭穹,小下颌, 发迹低,颈蹼,盾胸,乳距宽,淋巴水肿,凸指甲,肘外翻,膝外翻,第4掌骨短小,马德隆畸形等)
1/2500女婴
染色体核型分析指征
• 怀疑染色体病 • 多种先天畸形 • 明显生长发育障碍,智能发育障碍 • 性发育异常 • 孕母年龄大 • 有家族史
遗传代谢病IEM
概念
因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酶、受体、 载体等的缺陷,使机体的生化反应和代谢异常,缺陷酶的产物缺乏,底物、中间产物和旁路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
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病的总称
发病机制
多为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隐性(80%),X连锁,常染显性, 线粒体遗传→蛋白质异常
生化代谢中断
产物缺乏,底物和/或旁路代谢产物堆积的毒性效应
IEM可影响任何器官系统,常为多器官系统受累,以神 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突出
分类
小分子病
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病、同型胱氨酸血症。酪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
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戊酸血症、戊二酸血症、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碳水化合物代谢病:糖原贮积症,半乳糖血症、G6PD缺乏症
尿素循环障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陷、瓜氨酸血症、精氨酸血症
脂肪酸代谢病:短链、中链、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类固醇代谢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脂、胆固醇、胆汁酸代谢障碍:家族性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胆汁酸代谢障碍
骨病:各种佝偻病、成骨不全、软骨发育不全
金属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Menkes病和肠病性肢端皮炎(锌缺乏)
维生素代谢障碍:维生素B12代谢障碍、维生素D代谢障碍
嘌呤和嘧啶代谢障碍:Lesch-Nyhan病、痛风和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细胞器病
溶酶体贮积症:黏多糖病,神经鞘脂累积症(Fabry病、Gaucher病、Niemann-Pick病)
线粒体疾病: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症、Kearns-Sayre综合征
过氧化物酶体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Zellweger氏综合征
临床特征
总
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等各年龄均可发病
相关各器官功能受损表现,常为多器官受损表现,以神 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突出
表现:致命的急性危象,间断性失代偿和缓解交替,缓慢进行性加重
新生儿期
喂养困难、少吃、体重不增、呕吐、腹泻
少动、嗜睡、抽搐
黄疸消退延迟
肌无力、肌张力增高
皮肤大片状皮疹
肝肿大
婴幼儿及儿童期
急性期:嗜睡、抽搐、昏迷、 酸中毒、猝死
神经系统:发育落后、抽搐、 肌无力、肌张力增高、神经心理症状
消化系统:喂养困难、进食少、 呕吐、腹泻、黄疸、肝脾大
心脏:心脏肥大、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
肌肉:肌无力(抬头晚、走路晚、易疲劳)
骨骼:畸形、佝偻病
肾脏:肾病
皮肤和头发:头发黄、肤色浅或深、皮肤大片状皮疹、黄色瘤
面容:特殊面容、大、小头畸 形
急性代谢失代偿
临床症状 • 呕吐和厌食或不能进食 • 嗜睡,可进展至昏迷 • 癫痫发作,特别是难治性的 • 深快呼吸,可进展为呼吸暂停 • 低体温 • 婴儿猝死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 酸碱失衡(包括乳酸酸中毒) • 高氨血症 • 低血糖 • 肝功能异常 • 继发于骨髓抑制的脓毒症样特征 • 贫血
辅助检查
遗传代谢病头颅核磁共振
串联质谱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酶活性测定
高苯丙氨酸血症(HPA) 苯丙酮尿症(PKU)
概述
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陷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 (BH)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 (Phe)增高的一组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临床特征
出生时正常,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
出生3~4个月后逐渐表现: 头发由黑变黄,皮肤颜 色浅淡,尿液、汗液鼠臭味
随年龄增长,智能发育落后明显、小头畸形、癫痫 发作,也可出现行为、性格、神经认知等异常,如 多动、自残、攻击、自闭症、自卑、忧郁等
部分患儿仅见智力稍低下或不同程度的皮肤颜色浅淡
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症患儿除PKU症状外,主 要表现为躯干肌张力低下,四肢肌张力增高或低下, 如吞咽困难、口水增多、松软、角弓反张等
磁共振成像(MRI): 脑萎缩及脑白质的异常,髓鞘发育不良和(或) 脱髓鞘病变,脑白质空泡变性及血管性水肿
血苯丙氨酸浓度>120μmol/L及苯丙氨酸/酪氨酸>2.0,即可确诊
新生儿筛查(串联质谱):生后72小时(哺乳6-8次以上)足后跟采血滴滤纸片送检血苯丙氨酸(Phe)>120μmol/L,Phe/Tyr (酪氨酸)>2。
尿蝶呤谱分析:测定新蝶呤、生物蝶呤,计算生物蝶呤比例。鉴别BH4缺乏症
基因诊断
治疗
• 治疗指征:正常蛋白质摄人下血Phe浓度>360μmoL/L • 轻度HPA可暂不治疗 • 饮食治疗:低苯丙氨酸饮食终生治疗 • BH4治疗:对BH4反应型PKU患儿 • 控制血Phe浓度在120~360 μmol/L • BH4缺乏症:低苯丙氨酸饮食,补充BH4,补充神经递质前体
遗传病的诊断
临床诊断
病史
家系分析
临床症状、体征
全面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B超、X片、CT、 MRI
生化检查
初步筛查 血、尿常规分析、激素测定 生化检测:血糖、血气分析、血氨、酮体、丙酮酸、血乳酸、肝、肾功能、肌酶谱、电解质等。
高危筛查 串联质谱技术(MS/MS):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多种有机酸代谢病。 酶学检查:对缺陷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测定
细胞遗传学/基因诊断
标本来源 •绒毛膜穿刺:8-10周, 5-10 g • 羊膜腔穿刺:16-20周,15-20ml • 细胞:血细胞、组织细胞
治疗
遗传病的常规治疗
药物疗法:补缺、去余、酶疗法
组织和器官移植
手术疗法纠正畸形
饮食疗法
原则:禁其所忌、补其所缺 苯丙酮尿症:低苯丙氨酸奶粉、米粉 糖原累积症:生玉米淀粉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重组及编辑,或转基因疗法,修正病变基因
预防
一级预防: 孕前预防,防止遗传病的发生携带者筛查,群体普查,避免近亲结婚,避免有害物质伤害,遗传咨询等
二级预防: 产前预防,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如产前诊断(超声波,染色体或基因,血生化和代谢产物等)
三级预防: 出生后的早期诊断治疗 新生儿筛查(PKU,先甲低,G-6-PD,21-OHD,代谢缺陷病)是重要措施之一
复习要点
1.掌握染色体病和遗传代谢疾病的基本概念。 2.掌握遗传代谢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预防原则。 3.掌握21-三体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及诊断。 4.熟悉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