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需要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编辑于2023-04-20 09:33:15 上海肝肿瘤思维导图,分为肝恶性肿瘤、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肝良性肿瘤的知识,快来看。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一起来看。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需要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肝肿瘤思维导图,分为肝恶性肿瘤、转移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肝良性肿瘤的知识,快来看。
染色体畸变 _Chromosomal Aberrations_遗传代谢病_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IEM,一起来看。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需要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
学习目标
掌握: 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熟悉: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式。 了解: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
胰腺癌 pancreatic carcinoma
概述
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
早期确诊率低,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
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男女发病比例1.5:1
部位:胰头部75%,其次为胰体尾部,全胰少见。
诊断
临床表现
早期无典型症状: 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
主要症状:黄疸
腹部包块,胆囊增大,库瓦西耶征(Courvoisier sign)
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消瘦乏力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 AKP、γ-GT、 LDH、TBIL (无特异性)
免疫学检查: CA19-9(较敏感、特异性好)
基因检测 K-ras突变 90%~100%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筛查首选
胰腺实质内边界不清的异常回声 肿瘤压迫胆总管: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及胰管扩张 内镜超声能发现直径<1.0 cm的肿瘤
腹部CT
诊断胰腺癌最主要的影像检查。
能清楚显示肿瘤位置、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直接征象
平扫: 肿块密度常于临近胰腺组织,局限性隆起或不规则肿大
增强: 强化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
间接征象: 胰管和胆总管扩张(“双管征”),胰周血管受累,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I及MRCP)
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和扩张程度
直接征象: T1WI上肿块信号强度稍低于正常胰腺 T2WI上可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灶则信号更高
间接征象: 扩张的胰、胆管在T2WI和MRCP上清晰显示
能发现胰周和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显示狭窄、管壁僵硬、中断、移位、不显影
收集胰液进行细胞学、相关肿瘤标志物和基因检测
胰管刷获取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查
经内镜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stent)引流减黄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及置管引流(PTC及PTCD)
适用于深度黄疸且肝内胆管扩张者
可清晰地显示梗阻的部位,胆管扩张的程度、狭窄、中断、 移位及胆管僵硬改变等
正电子发生断层扫描(PET)
癌肿部位局限性氟化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增加而呈异常浓聚灶,胰腺外的异常浓聚灶则应考虑转移病灶
判断其他器官转移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 上腹部胀满不适、腹泻、食欲缺乏、消瘦、反复发作胰腺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困难时深部细针穿刺或胰腺活检有助于鉴别
壶腹部癌和胆总管癌: 黄疸出现时间较早,常为首发症状;MRI有助于鉴别。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与胰腺内分泌肿瘤: CT显示胰腺内囊性占位,囊腔不规则
IgG4相关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疾病;有时以胰头占位为主要表现,CT及MRI检查与胰头癌鉴别困难;穿刺活检及血IgG4升高有助于鉴别
诊断思路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饮酒
吸烟
遗传因素
糖尿病
长期接触化学试剂
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组织学类型
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PDAC),此型约占80%, 来自导管上皮,排列成腺样
胰腺上皮内瘤(PanIN): 癌前病变
未分化癌: 癌细胞排列无腺体结构。
鳞状细胞癌: 少见,来自胰腺管上皮的鳞状化生
胰腺癌的转移和扩散途径: 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
治疗
一般治疗
静脉高能营养和氨基酸
多种维生素及胰酶片
中链脂肪酸
阶梯止痛治疗
减黄治疗
药物治疗
5-Fu和吉西他滨
四氢叶酸
丝裂霉素、阿霉素、链脲酶素、卡培他滨、铂类等
外科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
切除范围:胰腺头部、肝总管以下胆管、远端胃、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
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腹腔动脉旁、胰头周围及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胆、胰、胃肠重建
手术入路: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手术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保留了全胃、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其他的切除范围与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同。
手术并发症
出血
胰瘘
腹腔感染
胃肠功能障阻
肿瘤复发转移
姑息性手术 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对黄疸者行胆-肠内引流术
内镜治疗
解除梗阻性黄疸:ENBD、ERPD
解除消化道梗阻: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缓解疼痛
介入化疗
其他治疗
免疫及基因治疗:正在探索研发
主要是CTLA-4和PD-1的抑制剂
预后
手术切除率仅15%-20%
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10%,术后平均生存17.6个月
壶腹周围癌 periampullary adenocarcinoma
概述
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
较易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
多见于40~70岁的男性
壶腹部癌的恶性程度明显低于胰头癌
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黄疸(出现较早)
胃肠道出血
腹痛
消瘦乏力等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 AKP 、 γ-GT 、 LDH、TBIL (无特异性)
免疫学检查 CA19-9(较敏感、特异性好)
其他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及便隐血检查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早期即可发现胆管、胰管扩张
CT 病变近端的胆总管、胰管扩张,于梗阻部位突然狭窄、中断 管腔内见软组织肿块影
MRI及MRCP 胆总管末端狭窄或完全中断 平扫:T1WI上信号稍低于肝实质,在T2WI 上呈稍高信号 增强:动脉期肿块中度强化,强化持续时间长
ERCP 确诊的主要手段 直接窥视乳头、活检,并可向乳头内插管,行胰、胆管造影
鉴别诊断
胰腺癌、胆总管结石、慢性胰腺炎等
壶腹周围癌三种类型之间相互鉴别
诊断思路
临床表现: 黄疸呈波浪式变化, 胆囊肿大和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ERCP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大体形态:肿块型和溃疡型
组织类型以腺癌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癌、粘液癌
治疗
手术方式同胰头癌
经内镜放置内支架或行胆肠吻合术以解除黄疸
预后
从起病到死亡,平均寿命1年左右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好
扩大根治术治疗的5年存活率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