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造血及造血调控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第一章造血及造血调控,内容有 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血细胞的生长发育、血细胞生理、结构与功能、造血调控、血细胞凋亡与自噬,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4-20 15:42:18 陕西第一章 造血及造血调控
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
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起源于中胚层的原始间页细胞
胚胎期的造血器官
中胚层造血,人胚2周末至第9周,人体唯一的血管内造血,形成第一代巨幼红细胞,产生的血红蛋白为:Hb-Gower1、Hb-Gower2和Hb-portland
肝脏造血,人胚6周至第7个月,产生第二代幼红细胞,4个月时可形成粒细胞
脾脏造血,人胚5周至出生后,先产生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5个月可以形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出生后生成淋巴细胞
胸腺造血,人胚6周至第7周,生成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粒细胞
淋巴结造血,人胚7周至出生后,终生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骨髓造血,人胚14周至出生后,出生后唯一产生粒、红、巨核细胞的器官,也可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除HbF外,还可产生HbA和HbA2
各类细胞形成的顺序: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骨髓造血:红骨髓和黄骨髓各自占50%
红骨髓
黄骨髓
淋巴器官造血
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胸腺素
脾:是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主要场所之一
淋巴结造血:
髓外造血:
胎儿在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不在造血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脾外组织恢复造血功能
由于肝、脾、淋巴结无骨髓—血屏障,外周血常出现幼稚粒细胞、有核红细胞。
造血微环境
骨髓基质细胞
一群复杂的异质细胞
基质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脂肪细胞
巨噬细胞
生理作用
分泌造血因子
分泌黏附因子
细胞外基质
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 ,主要分泌蛋白和多糖组成。
微血管
神经
细胞因子
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包括干细胞因子、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白血病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包括
干细胞因子
粒-单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
转化生长因子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各类血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原始及幼稚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按发育阶段分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分化潜能大小分
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专能干细胞
CD34、CD133阳性
造血祖细胞
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值性的细胞群
包括
T细胞祖细胞(CFU-TL)
B细胞祖细胞(CFU-BL)
红细胞祖细胞(CFU-E)
粒-单系祖细胞(CFU-GM)
粒系祖细胞(CFU-G)
单核系祖细胞(CFU-M)
巨核系祖细胞(CFU-Meg)
嗜酸性粒细胞祖细胞(CFU-Eos)
嗜碱性粒细胞祖细胞(CFU-Bas)
CD34表达较弱,表达CD38
血细胞的发育及命名
细胞的发育
血细胞的增值
有丝分裂:主要方式
无私分裂:
如巨核细胞以连续双倍DNA的方式增值,巨核细胞属多倍体细胞
血细胞的分化
血细胞的成熟
血细胞的释放
血细胞的命名
红细胞系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粒细胞系
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系
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系
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巨核细胞系
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版型巨核细胞、裸核、血小板
浆细胞系
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浆细胞
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
血细胞演变的一般规律
胞体:大→小
巨核细胞由小变大,早幼粒细胞比原始粒细胞大
核质比例:大→小
淋巴系细胞(大淋巴细胞除外)核质比例均较大
胞核大小:大→小
巨核细胞的胞核从小到大,红细胞的胞核消失
核仁:有、清楚→模糊→消失
原始巨核细胞的核仁常不清
染色质:细致→粗→块状、团块状
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副染色质常不明显
核型:圆形→凹陷→分页
红系、浆系的胞核多呈圆形
胞质量:少→多
淋巴系、浆系的胞质量变化常不大
胞质嗜碱性:强→弱,蓝→淡蓝
红系的胞质从深蓝色→灰蓝色→灰红色→淡红色
胞质颗粒:无→有
红系细胞无颗粒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表型分化特征
造血干/祖细胞的免疫表型:CD34、CD38、CD90、CD133
定向祖细胞免疫表型分化特征:
淋巴系祖细胞
CD34+CD45RA+CD7+CD10+
髓系祖细胞:
血细胞生理、结构与功能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膜
磷脂
胆固醇
中性脂肪糖脂
胞质中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由两对珠蛋白肽链和4个亚铁红素组成
人类珠蛋白肽链有:a、β、γ、δ、ε、ζ
成人生理性的Hb包括以下三种
①HbA(a2β2):占96%~98%;
②HbA2(a282):占1.0%~3.1%;
③HbF(a2Y2):又称“胎儿血红蛋白”,生理情况下成人HbF<2%。HbF是胎儿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占胎儿期Hb的80%以上;胎儿出生后HbF迅速下降,2 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铁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存在细胞中
粒细胞系统
细胞颗粒
嗜苯胺蓝颗粒:颗粒或初级颗粒,是从高尔基复合体中发育而来,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溶菌酶、阴离子抗菌蛋白质、酸性水解酶类及中性蛋白酶类等物质,在吞噬杀菌过程中起溶解和消化作用;
中性颗粒
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颗粒
为防御细胞
黏附作用
趋化作用
吞噬作用
杀菌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共同来源
单核巨噬细胞有趋向、吞噬、抗原递呈、合成分泌活性物质、抗肿瘤、调节白蛋白。
淋巴—浆细胞系统
分为三大类
T淋巴细胞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CD4+T细胞
CD8+T细胞
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参与淋巴细胞激活、抗原处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自然杀伤细胞(NK)
直接细胞毒作用
巨核细胞系统
骨髓中最大的血细胞
主要功能为形成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造血调控
造血的基因调控
原癌基因的调控
正信号,显性
抑癌基因的调控
负信号、隐性
信号转导的调控
miRNA的调控
造血的体液调控
造血正向调控因子
干细胞因子(SCF):
Flt-3配体
集落刺激因子(CSF)
多系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
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其主要造血调控作用是:①刺激多系细胞集落生长,所获得的集落中可含有不同分化程度的幼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核细胞;
②促进肥大细胞生长;
③诱导巨噬细胞表达M-CSF;
④与EPO协同作用促进BFU-E及CFU-E的增殖;
⑤与CSF-1、GM-CSF、G-CSF或IL-1协同促进HPP-CFC的生长;
⑥与IL-2协同促进T细胞的生长;
⑦体外能促进BFU-E和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由肥大细胞、T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能刺激红系、巨核系及嗜酸性粒细胞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集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①促进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集落的形成:
②诱导早期造血干/祖细胞从G。期进入G1~S期;的增殖与分化。
③诱导某些白血病细胞株分化成熟
④与IL-3、GM-CSF及其他因子协同促进造血细胞
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又称CSF-1,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合成。
①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②可诱导原、幼单核细胞的产生;
③诱导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由肾、胎儿肝脏合成
①能刺激造血干细胞生成红系祖细胞及以后各阶段细胞。
②能促进幼红细胞分化和成熟,缩短红细胞产生的时间,促进幼红细胞脱核,提早进入血液
③促进幼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
④减低红系祖细胞凋亡比例。重组人EPO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贫血。
白细胞介素
白血病抑制因子
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
其他细胞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肝细胞样生成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负向生长调控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生长因子
干扰素
趋化因子
其他因子:乳铁蛋白、前列环素
血细胞凋亡与自噬
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概念与特征
凋亡
概念
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凋亡小体,细胞邹缩、染色质保持完整、融媒体增多、DNA片段化
生物化学特征
①染色质DNA的降解。
②RNA与蛋白质大分子的合成。
③胞质内Ca2+浓度增高。
④内源性核酸内切酶与蛋白酶的激活。
自噬
概念
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对细胞器及蛋白质进行降解
形态特征:胞质中出现大量双膜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自噬前体(游离双膜结构,形成杯状凹陷)
生化特征:LC3是目前检测自噬唯一的标志蛋白。
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基因调控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①c-myc基因:
②c-ABL基因:
③ ras相关基因
④bcl-2基因
⑤c-kit基因:
细胞死亡基因
①p53抑癌基因缺乏时细胞凋亡明显受影响,p53基因可与
多种癌基因和生长因子(如c-myc、bcl-2、TGF-β、IL-3等)协同调节细胞凋亡。
②RB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能促进细胞凋亡。
③WT-1是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的抑癌基因,其缺失是肾母细胞瘤产生的分子机制,也直接与凋亡有关。
④Bax是从表达bcl-2的人B细胞系RLT中鉴定分离出的一种新型蛋白质分子,与bcl-2具有高度的同源性,Bax的表达可以拮抗bel-2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因此bax/bcl-2可作为死亡基因的代表。
⑤ICE即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是一种蛋白裂解酶,其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被bcl-2等阻断,说明ICE是人体内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自杀基因。
⑥CLU即丛生蛋白(clusterin)基因,又称睾酮抑制性前列腺信使-2基因(TRPM-2)、硫化糖蛋白-2基因(SGP-2),广泛表达于机体多种组织。
⑦c-rel是一种癌基因,可诱导细胞凋亡。
自噬的基因调控
1.Beclin-1信号通路
2.mTOR信号通路
3.p53信号通路
4.LC3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与自噬的生物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