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概论
本导图全面的总结了药理学基础知识,概论知识点整理,帮助药理学小白入手学习,大家也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本导图介绍了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中心力衰竭章节知识点,包括病因 ,诊断,治疗,临床表现等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导图介绍了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中心律失常章节知识点,包括病因 ,诊断,治疗,临床表现等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导图介绍了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章节知识点,包括病因 ,诊断,治疗,临床表现等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总论
主要任务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新药开发
研究技术和方法
药物跨膜方式
滤过
载体转运
主动运输
易化扩散
膜动转运
胞吞
胞吐
简单扩散
影响因素
药物的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所以分析其影响因素是研究药物吸收的关键
药物的解离度Ka和体液的酸碱度PH
吸收方面
酸酸碱碱促吸收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解离少,非解离型多,利于通过简单扩散被机体吸收
分布方面
因为胞内PH小于胞外,所以弱酸性的药物容易进入细胞里面,而弱碱性药物则容易存在细胞外
排泄方面
酸碱碱酸促排泄
在碱性尿液中,弱酸性的药物解离多,不易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膜被重吸收,从而被排泄出来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内容
吸收
口服给药
小肠是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部位
首过消除
硝酸甘油首过消除高,所以心绞痛患者给口服类硝酸甘油时,要把药含在舌下
一般采用舌下或者直肠给药避免
注射给药
吸入给药
局部用药
分布
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分布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组织器官血流量和药物与血浆蛋白,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
组织器官的血流量
脑,肾,肝,肺循环快
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结合型药物的特点
饱和性,竞争性,可逆性
暂时失去活性
不能通过细胞膜
组织细胞的结合
有可逆的也有不可逆的
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
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血眼屏障
代谢
意义
大多数药物被灭活,药理作用降低或消失,但也有少数药物被活化而产生药理作用或毒性
可的松——活性上升
非那酊——毒性上升
代谢时相
Ⅰ相和Ⅱ相
代谢后变化
引入或脱去功能基团
极性增高
与内源性物质共价键结合
生成水溶性高的结合物
药物代谢酶
微粒体酶系
非微粒体酶系
主要的酶系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P)/肝药酶
遗传因素
决定性因素
药酶的诱导和抑制
诱导剂
苯巴比妥,格鲁米特,苯妥英钠,保泰松
抑制剂
胺碘酮,西米替丁,异烟肼
肝血流改变
苯巴比妥增加肝血流量
普萘洛尔,吲哚美辛降低血流量
排泄
肾脏排泄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分泌
主动转运
竞争性
肾小管重吸收
消化道排泄
肠肝循环
其他途径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
特点
消除速率和血药浓度成正比
时间和浓度成对数关系
恒比消除
半衰期恒定,不随初浓度改变
零级消除动力学
消除速率和药量和浓度无关
时间和浓度呈直线关系
恒量消除
半衰期不恒定,随给药剂量或浓度而改变
混合消除动力学
消除能力 >> 药物量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药物量 >> 消除能力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重要参数
峰浓度
达峰时间
曲线下面积
生物利用度
绝对F
相对F
表观分布容积
从期望的血药浓度计算给药剂量
估计药物分布大小
消除半衰期
估计剩余药量
得出完全清除药物所需时间
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清除率
一级消除动力学,CL不变
零级消除动力学,CL可变
消除速率常数
靶浓度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效应
药物作用
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的结果
治疗效果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
副反应
毒性反应
后遗反应
停药反应
变态反应
特异质反应
量-效关系
量反应
量反应最小有效剂量/最小有效浓度
最大效应
半最大效应浓度
效价强度
质反应
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量
治疗指数
药物与受体
受体的特点
特异性识别与之相结合的配体或药物的能力
药物-受体复合物可引起生物效应
受体的特性
灵敏性
特异性
饱和性
可逆性
多样性
相互作用参数
表示引起最大效应的一半时所需的药物剂量(反比)
内在活性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完全激动药
部分激动药
拮抗药
竞争性拮抗药
拮抗参数(正比)
拮抗参数越大,需要放入的拮抗药物剂量越小,证明更少的剂量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拮抗作用越强
非竞争性拮抗药
受体的调节
受体脱敏/下调
受体增敏/上调
药物因素
机体因素
疾病状态
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长期用药的影响
亲和力指数(正比)
亲和力指数越大,引起最大效应一半的时候所需的药物剂量越小,证明亲和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