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内科学系列之气血津液病证:系统总结了郁证、血证、痰饮、消渴、汗证、内伤发热等十大病证的定义、病因、病机、病位、治则、辨证分型治法及其代表方。复习可参。
编辑于2023-05-04 09:25:42 天津市气血津液 病证
郁证
定义
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 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病因
情志内伤
体质因素,脏气易郁
病机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 心失所养,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病位
在肝,可及心、脾、肾
治则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辨证分型
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女子月事不行;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
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
临床表现
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口干苦,或头痛、目赤、耳鸣, 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
加味逍遥丸 (丹栀逍遥丸)
痰气郁结
临床表现
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咽中如有异物梗塞, 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化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
半夏厚朴汤
心神失养
临床表现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喊叫骂詈;舌质淡,脉弦
治法
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
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
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头晕神疲,面色无 华,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
归脾汤
心肾阴虚
临床表现
虚烦少寐,惊悸,健忘,多梦,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口干咽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滋养心肾
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 合 六味地黄丸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眩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或遗精腰酸,妇女则月经不调,舌质红,脉弦细而数
治法
滋阴清热,镇心安神
代表方
滋水清肝饮
血证
定义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 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病因
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过度
体虚久病
热病
病机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治则
治火
实:清泻火热
虚:滋阴降火
治气
实:清气降气
虚:补气益气
治血
凉血止血、收敛止血、祛瘀止血
四原则:治血、消瘀、凝血、补虚
辨证分型
鼻衄
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 但也可因血失统摄或阴虚火旺引起
热邪犯肺
临床表现
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 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脉数
治法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
桑菊饮
胃热炽盛
临床表现
鼻干衄血,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口干臭秽, 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玉女煎
肝火上炎
临床表现
鼻衄,口苦,烦躁易怒,两目红赤,耳鸣目眩;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
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
鼻血淡红,或兼齿衄、肌衄,伴神疲乏力,面色白,头晕心悸, 夜寐不宁;舌淡,脉细无力
治法
补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齿衄
又称为牙衄、牙宣。胃热、肾虚是其最主要的病机, 尤以胃热所致者多见
胃火炽盛
临床表现
齿龈出血,血色鲜红,伴齿龈红肿疼痛,口渴口臭; 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加减清胃散 合 泻心汤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齿龈出血,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伴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 合 茜根散
咳血
血由肺及气管外溢,经口咳出,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兼夹泡沫均称为咳血,亦称为嗽血或咯血。咳血总由肺络受损所致,感受热邪,热伤肺络,是咳血最常见的原因
燥热伤肺
临床表现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 苔薄黄少津,脉数
治法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
桑杏汤
肝火犯肺
临床表现
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代表方
泻白散 合 黛蛤散
阴虚肺热
临床表现
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伴口干咽燥, 颧红,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
百合固金汤
吐血
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 称为吐血,亦称为呕血。
缪希雍治吐血三法
宜行气不宜止血
宜补肝不宜伐肝
宜降气不宜降火
胃热壅盛
临床表现
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伴脘腹胀闷,嘈杂不适, 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代表方
泻心汤 合 十灰散
肝火犯胃
临床表现
吐血色红或紫暗,伴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 舌质红,脉弦数
治法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溢
临床表现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伴神疲乏力,心 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便血
胃肠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溢入胃肠,随大便而下,或大便色黑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病位在胃,血色变黑,又称远血; 病位在肠,出血色多鲜红,则称近血。 便血病因以热灼血络和脾虚不摄两类所致者为多。
肠道湿热
临床表现
血色红黏稠,伴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 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
地榆散 合 槐角丸
热灼胃络
临床表现
便色如柏油,或稀或稠,常有饮食伤胃史,伴胃脘疼 痛,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
清胃止血
代表方
泻心汤 合 十灰散
气虚不摄
临床表现
便血淡红或紫暗不稠,伴倦怠食少,面色萎黄,心悸少 寐;舌淡,脉细
治法
益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脾胃虚寒
临床表现
便血紫暗,甚则色黑,伴脘腹隐痛,素喜热饮,面色不 华,神倦懒言,便溏;舌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
黄土汤
尿血
小便中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的病证,称为尿血。 因出血量及病位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病机是热伤脉络或脾肾不固,血入水道而成尿血。
下焦湿热
临床表现
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伴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 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代表方
小蓟饮子
肾虚火旺
临床表现
小便短赤带血,伴头晕耳鸣,颧红潮热,腰膝酸软; 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
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
临床表现
久病尿血,量多色淡,甚或兼见齿衄、肌衄,伴食少便 溏,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肾气不固
临床表现
久病尿血,血色淡红,伴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 痛;舌质淡,脉沉弱
治法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代表方
无比山药丸
紫斑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亦称肌衄;而外感温毒所致者称葡萄疫。 紫斑多发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见
血热妄行
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甚则鼻衄、齿衄、便血、尿 血,伴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
犀角地黄汤 合 十灰散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口渴心烦,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
茜根散
气不摄血
临床表现
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反复发生,久病不愈,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补气摄血
代表方
归脾汤
痰饮
定义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饮停胃肠则为狭义的痰饮; 饮流胁下则为悬饮; 饮溢肢体则为溢饮; 饮撑胸肺则为支饮
病因
外感寒湿
饮食不当
劳欲体虚
病机
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
病位
三焦为主,与肺脾肾功能相关
治则
痰饮病虽久,若正虚而脉弱者,是脉证相符,可治。正虚而脉实者,若见痰黄稠成块,咯之难出或吐臭痰、绿色痰,或喉中痰鸣,是痰火灼津,正衰邪盛,难治。 痰饮为阴邪,其脉当沉,如见弦数实大之脉、痰喘声高、喉中辘辘有声、不能咯出、精神昏聩、面色晦暗、脉散、汗出如油、通身冰冷者,为邪盛,脉气欲竭,神气溃散之证,此时饮邪尚盛,正气已竭,当属死候
注意温化
以治病因为主,同时化痰蠲饮
区分表里虚实论治
辨证分型
痰饮
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为外湿所伤, 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引起
脾阳虚弱
临床表现
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水声,伴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法
温脾化饮
代表方
苓桂术甘汤 合 小半夏加茯苓汤
饮留胃肠
临床表现
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或虽利,但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排便不畅;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
攻下水饮
代表方
甘遂半夏汤 或 己椒苈黄丸
悬饮
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络气不和。如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
邪犯胸肺
临床表现
胸痛气急,伴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呼吸、转侧则疼痛加重,心下痞硬;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
和解宣利
代表方
柴枳半夏汤
饮停胸胁
临床表现
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伴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
泻肺祛饮
代表方
椒目瓜蒌汤 合 十枣汤 控涎丹
络气不和
临床表现
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天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暗,质暗,脉弦
治法
理气和络
代表方
香附旋覆花汤
阴虚内热
临床表现
咳呛时作,胸胁闷痛,咯吐少量黏痰,伴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治法
滋阴清热
代表方
沙参麦冬汤 合 泻白散
溢饮
多因外感风寒,玄府闭塞,以致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四肢肌肉,寒水相杂为患;或宿有痰饮,复加外寒客表而致。因此,多属表里俱寒,为表寒里饮证
表寒里饮
临床表现
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伴恶寒无汗,或有咳 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治法
发表化饮
代表方
小青龙汤
支饮
多由受寒饮冷,饮邪留伏;或因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 能布津,阳虚不运,饮邪留伏,支撑胸膈,上逆迫肺。 此证多反复发作,在感寒触发之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寒饮伏肺
临床表现
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治法
宣肺化饮
代表方
小青龙汤
脾肾阳虚
临床表现
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胸闷,伴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
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 合 苓桂术甘汤
消渴
定义
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病因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
劳逸失调
病机
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位
肺脾肾,以肾为关键
治则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辨证分型
上消
肺热津伤
临床表现
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
消渴方
中消
胃热炽盛
临床表现
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 脉滑实有力
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
玉女煎
气阴亏虚
临床表现
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 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
益气健脾养胃,生津止渴
代表方
七味白术散
下消
肾阴亏虚
临床表现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 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固肾
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
滋阴补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
附:并发病症
白内障、雀盲、耳聋
病机
肝肾精血不足 不能上承耳目
治法
滋补肝肾,益精补血
代表方
杞菊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 石斛夜光丸 羊肝丸
疮毒痈疽
病机
燥热内结 脉络瘀阻 毒蕴成脓
治法
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代表方
五味消毒饮 合 仙方活命饮
疮疡脱疽
病机
阴寒下注
治法
温阳补血,化痰通络
代表方
阳和汤
肢体麻木
病机
气血两虚
治法
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代表方
黄芪六一汤 合 四物汤
癌病
定义
是由于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以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常伴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为主症的疾病
病因
六淫邪毒
内伤情志
饮食失调
宿有旧疾
久病正虚
病机
痰瘀郁毒,阴伤气耗,虚实夹杂,气郁为先
病位
不同癌部位不同,与肝脾肾有关
治则
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辨证分型
气郁痰瘀
临床表现
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便溏或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
治法
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
越鞠丸 合 化积丸
热毒炽盛
临床表现
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散结
代表方
犀角地黄汤 合 犀黄丸
湿热郁毒
临床表现
时有发热,恶心,胸闷,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胁痛或腹部阵痛,身黄,目黄,尿黄,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 合 五味消毒饮
瘀毒内阻
临床表现
面色晦暗,或肌肤甲错,胸痛或腰腹疼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痰中带血或尿血,血色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或薄白,脉涩或细弦或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
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口咽干燥,盗汗,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纳差,大便秘结或溏烂;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扶正抗癌
代表方
生脉地黄汤
气血双亏
临床表现
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甲色淡,气短乏力,动辄尤甚,伴头昏心悸,目眩眼花,动则多汗,口干舌燥,纳呆食少;舌质红或淡,脉细或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扶正抗癌
代表方
十全大补汤
肥胖
定义
是由于过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使体重超过一定范围,或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是多种其他疾病发生的基础。
病因
年老体弱
饮食不节,过是肥甘
劳逸失调,缺乏运动
情志所伤
先天禀赋
病机
阳气虚衰,痰湿偏盛
病位
在脾和肌肉,可涉及五脏
治则
补虚泻实
辨证分型
实证
胃热火郁
临床表现
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可有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 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佐以消导
代表方
白虎汤 合 小承气汤
痰湿内盛
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理气消痞
代表方
导痰汤 合 四苓散
气郁血瘀
临床表现
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性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弦或涩
治法
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
虚证
脾虚湿盛
临床表现
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更为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治法
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代表方
参苓白术散 合 防己黄芪汤
脾肾阳虚
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易于疲劳,可见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 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温补脾阳,利水化饮
代表方
真武汤 合 苓桂术甘汤
厥证
定义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病因
亡血失津
情志内伤
久病体虚劳倦
饮食不节
病机
阴阳失调,气机逆乱
病位
在心,涉及脑,肝脾肾肺
治则
回厥醒神
辨证分型
气厥
实证
临床表现
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四肢厥冷, 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
顺气降逆开郁
代表方
通关散 合 五磨饮子
虚证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恐惧、疼痛或站立过久等诱发因素,发作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微
治法
补气回阳,醒神
代表方
四味回阳饮
附方
生脉饮
参附汤
血厥
实证
临床表现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面赤唇紫;舌暗红,脉弦有力
治法
平肝息风,理气通瘀
代表方
羚角钩藤汤 或 通瘀煎
虚证
临床表现
常因失血过多,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治法
补养气血
代表方
急用独参汤灌服 继用人参养荣汤
痰厥
临床表现
素有咳喘宿痰,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
行气豁痰
代表方
导痰汤
食厥
临床表现
暴饮暴食,突然昏厥,腕腹胀满,呕呃酸腐,头晕,苔厚腻,脉滑
治法
和中消导
代表方
盐汤探吐后,再用神术散合保和丸
暑厥
临床表现
发于暑热夏季,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色潮红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舌红干,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
清暑益气,开窍醒神
代表方
清开灵注射液、万氏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 继用白虎加人参汤
蛔厥
临床表现
右腹或右院部突然剧痛,拒按,扪之有块,甚至汗出肢冷,烦躁昏厥,不省人事,呕吐蛔虫,右腿屈不能伸,脉伏或弦紧
治法
安蛔驱虫
代表方
乌梅丸
虚劳
定义
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 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病因
禀赋虚弱,先天不足
烦劳过度,损伤五脏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失治误治,损伤精气
病机
脏腑亏虚,气血阴阳虚弱,久虚不复成劳
病位
五脏皆有,脾肾为主
治则
虚者补之,损者益之
辨证分型
气虚
肺气虚
临床表现
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无力,痰液清稀,时寒时热, 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
治法
补益肺气,益气固表
代表方
补肺汤
心气虚
临床表现
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脉弱
治法
益气养心,宁心安神
代表方
七福饮
脾气虚
临床表现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
健脾益气
代表方
加味四君子汤
肾气虚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法
补益肾气
代表方
大补元煎
血虚
心血虚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
治法
养血宁心,安神定志
代表方
养心汤
肝血虚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肌肉动,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
补血养肝,柔筋明目
代表方
四物汤
阴虚
肺阴虚
临床表现
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 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润肺止咳,清热养阴
代表方
沙参麦冬汤
心阴虚
临床表现
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 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
临床表现
口渴,唇舌干燥,不思饮食,甚则干呕,呃逆,大便燥 结,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和胃
代表方
益胃汤
肝阴虚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 或肢体麻木,筋惕肉,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
治法
滋阴养肝,养血柔肝
代表方
补肝汤
肾阴虚
临床表现
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 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
滋补肾阴,强壮腰膝
代表方
左归丸
阳虚
心阳虚
临床表现
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 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
治法
温通心阳,健脾益气
代表方
保元汤
脾阳虚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
益气健脾,温阳祛寒
代表方
附子理中丸
肾阳虚
临床表现
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 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淡,舌边齿痕,脉沉迟
治法
温补肾阳,滋养精血
代表方
右归丸
内伤发热
定义
是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病因
久病体虚
饮食劳倦
情志失调
外伤出血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 阴阳失衡
病位
肺、脾(胃)、心、肝、肾, 而以肝、脾、肾为主
治则
实者解郁,活血,除湿配伍清热
虚者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阴虚配伍清虚热药
辨证分型
虚证
阴虚发热
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代表方
清骨散
血虚发热
临床表现
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 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
代表方
归脾汤
气虚发热
临床表现
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代表方
补中益气汤
阳虚发热
临床表现
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
实证
气郁发热
临床表现
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代表方
丹栀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
痰湿郁热
临床表现
发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
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代表方
黄连温胆汤 合 中和汤
血瘀发热
临床表现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
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
汗证
定义
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
病因
病后体虚,表虚受风
情志不调
饮食不节
病机
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病位
在卫表腠理,与肝心脾肺肾有关
治则
虚证:益气养阴,固表敛汗
实证:清肝泻热,化湿和营
辨证分型
肺卫不固
临床表现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
益气固表
代表方
玉屏风散 或 桂枝加黄芪汤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 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代表方
当归六黄汤
心血不足
临床表现
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气短, 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治法
养心补血
代表方
归脾汤
邪热郁蒸
临床表现
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 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
清肝泻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
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