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有无所研究的疾病或某种卫生事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追溯其既往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因素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思维导图,包含概述、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等。
这是一篇关于尿道梗阻结石的思维导图,尿道梗阻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指的是尿道内某个部位存在一个或多个坚硬的结石,这些结石阻碍了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尿道梗阻。
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以致机体的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6-病例对照研究
概述
概念
回顾性研究,疾病发病后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设计要求,根据研究对象否患有所要研究的某种疾病或出现研究者所感兴趣的卫生事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等方法,收集两组人群过去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和暴露程度,测量并比较病例足与对照组各因素的暴露比值例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特点
①属于观察法、②设立对照组、③回顾性、④由果及因:疾病→暴露、⑤探索检验病因假说,不能验证病因(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线索
用途
广泛探索疾病危险因素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
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
分类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概念:对于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关系不作限制和规定
子主题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概念:是一种限制手段,即要求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匹配可行度高,验证程度低
成组匹配
就是要求对照组匹配因素所占比例与病例组一致
个体匹配
以每一病例为单位,选择在某些特征或变量方向与病例一致的一(几)个对照,组成计数和分析的单位,常见1:1~1:4.
匹配元素:与疾病相关的或作为混杂因素,要求匹配时一致。匹配因素过多会导致“匹配过多”
匹配过头:匹配过头为使病例和对照尽量一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可能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反而降低研究效率。
注意:
应用

研究设计与实施
确定研究内容
确定研究目的与类型
确定研究对象(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病例
来源:社区
原则:代表性/诊断明确
类型:①新发病例②现患病例③死亡病例
新发病例:回忆偏移小、代表性好、易合作、被调查因素改变小
对照
代表性/可比性
估计样本量
影响因素
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P0
预期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
RR 针对于前瞻性研究
OR 针对于回顾性研究
显著性水平α
期望的把握度1-β
方法
资料收集与分析
优缺点
优点
①适合于罕见病、②所需样本量小、效率高,出结果快,节省人力、物力,③研究一果和多因的关系,④可用于探索性病因研究
缺点
①不适合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②易出现偏移,尤其是回忆偏移、③难以确定暴露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无法直接推导因果关联,④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
偏移及控制
选择偏移
产生原因:主要产生于研究的设计阶段,是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当造成的,即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的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
入院率偏移 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移 检出症侯偏移
控制
尽可能合理选择,多家医院选择,选新发病例
信息偏移
产生原因:信息偏移又称观察偏移或测量偏移,主要是发生于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这种偏移是在收集信息过程中,由于测量暴露与疾病的方法有缺陷,而造成的系统误差。
回忆偏移
最常见,所以选择新发病例
调查偏移
通过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治疗控制、盲法、用客观指标
混杂偏倚
产生原因
某个既与疾病有关联,又与暴露有关联,可能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估计。
控制方法随机化限制,匹配标准化、分层分析及多因素分析。
资料分析
暴露与疾病的关联
非匹配或成组资料
四格表中一个格子的理论数>1,但<5,总例数>40,用校正x2公式
X²>3.84 P<0.05 X²>6.63 P<0.01
关联强度分析
个体匹配资料
不匹配或成组匹配资料
结论:例
OR的判断
OR=1
研究因素与疾病无关系
OR>1
研究因素为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大
OR<1
研究因素为保护因素的可能性大
分级分析
分层分析
是把病例组和对照组按不同特征分为不同层次,再分别在每一层内分析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