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第五版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思维导图,分享了 剂型的分类与选择原则、中药药剂学的内容、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法依据、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的知识。
中药药剂第三章制药卫生章节思维导图,制药卫生主要论述药物制剂微生物学的要求及为了达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制药卫生是GMP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版中药药剂学第二章中药调剂思维导图,中药调剂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的调配和发售药剂的一项操作技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药药剂学绪论
概述
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了解)
任务: 1.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实验 2.发展和创新中药药剂的剂型与制剂技术 3.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4.继承和发扬传统制药的宗旨信念,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中药药剂学中常用术语
药物药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是药物施用于机体前的最后形式
制剂: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调剂:按照医生处方转为某一患者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中成药:按法定处方和制法大批量生产的,具特有名称,并表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药品
剂型的分类与选择原则
按发展历程分类
传统剂型:丸,散,膏,丹,汤,酒,茶…
按物态分类
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
按制法分类
非无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胃肠道给药
非胃肠道给药
注射给药
呼吸道给药
皮肤给药
按分散系统分类
真溶液类型:溶液剂,糖浆剂,注射剂
胶体溶液类型:胶浆剂,溶胶剂
乳浊液类型:乳剂,静脉乳剂
混悬液类型:洗剂,混悬剂
气体类:气雾剂
固体类:散剂,片剂,胶囊剂
剂型的分类原则
剂型的选择
根据防止疾病需要选择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
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
中药药剂学的内容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内容
传统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剂型理论
剂性特点:欲速用汤,稍缓用散,甚缓用丸
剂型的选择:方-证-剂 对应 人参汤和理中丸的组成,用量完全相同,但是剂型不同,治疗疾病各有侧重
制药理论
制药技术:主要对制药技术的特点,要求及选择进行了总结
制剂辅料 传统中药制剂中不严格区分主要和辅料(辅药合一思想)
施药理论
给药途径
病在心上着,先食而后药 并在心下者,先药而后食
服药时间
服药方法
现代中药药剂学理论
中药制剂制备的物理药剂学理论
中药制剂设计与评价的生物药剂学与动力学理论
工业药剂学在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药用辅料学与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在中药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剂型的重要性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性质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起效速度 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病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强度 口服~有效成分经过肝脏代谢,有一部分损失 栓剂直肠给药~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
化学成分评价
理化性质评价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性能评价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法依据
药典
中华人民成立以来,至今已颁发了11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
药典结构,先行2020版,氛围一、二、三、四部,即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部颁,局颁药品标准
药品管理法规
中药财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伊尹首创汤剂,总结出《汤液经》—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医药经典著作《皇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由政府组织颁布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官修本草
由太医院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步制剂规范
历史
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