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企业价值评估
注册会计师 注会 财务管理 企业价值评估 CPA, ·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企业价值评估认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性,单不承认市场的完善性 ·企业价值评估结论具有时效性。
编辑于2023-05-19 08:59:36 北京市企业价值评估
评估的目的和对象
评估目的:帮助投资者和管理层改善决策
注: ·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企业价值评估认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性,单不承认市场的完善性 ·企业价值评估结论具有时效性
投资分析:方便投资者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企业
战略分析:确定收购企业是否会增加股东财富、如何增加股东财富
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改进重大决策
评估对象: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即:企业整体的公平市场价值
1,企业的整体价值
整体价值不是各部分价值的简单加总,应该是各部分价值的有机结合
整体价值取决于各要素的结合方式
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体现其价值
2,企业的经济价值: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不同于企业的会计价值、现时市场价值)
公平市场价值: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往往是外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会计价值:报表的账面价值,大部分是历史成本
现时市场价值:按现行市场价格计量的价值,可能公平、也可能不公平
3,企业整体经济价值的不同分类
按角度不同分类
实体价值:企业实体角度,企业实体的公平市场价值,是企业未来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股权价值:股东角度,股权的公平市场价值,是未来股权现金流量或股利现金流量的现值
企业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净债务价值
按发展状态不同分类
持续经营价值:持续经营状态,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清算价值:清算状态,停止经营、出售资产时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
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是持续经营价值和清算价值中的较高者
按针对对象不同分类
少数股权价值:按现有管理和战略发展下,能为股东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控股权价值:重组、改进管理和经营战略后的发展能为股东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控股权溢价=控股权价值-少数股权价值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征:
企业寿命无限期:n→∞
现金流量不稳定:企业的收益可以再投资,现金流分布不确定
现金流量产生后的归属不确定:取决于企业决策层的分配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值
模型通式
现金流量t:可以从两个角度计算
企业实体角度:实体现金流量
股东角度:股权现金流量、或股利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即折现率,要和现金流量匹配
企业实体角度: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股东角度:股权资本成本
时间t:一般分两个阶段
详细预测期:现金流量不稳定,每年都要详细预测
后续期:进入稳定发展期,现金流量固定增长或零增长
模型的种类
股权价值
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值:企业实际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值:企业可以提供给股东的现金流量,实际是否分配取决于企业筹资和股利分配政策
股权现金流量全部作为股利发放,股权现金流量=股利现金流量
实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值
实体现金流量: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剩余的部分,可以提供给所有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
模型参数的估计
step1:预测销售收入:以销定产,在基期收入的基础上,往往通过预测收入增长率来实现
step2:确定预测期间:
基期:预测的起点
详细预测期:企业增长不稳定,详细预测相关现金流量
后续期:企业增长进入稳定状态,增长率往往会和宏观经济增长率持平
收入增长率=实体现金流量增长率=股权现金流量增长率
step3:预测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经经营资产增加
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净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增加
step4:估计后续期的现金流量增长率,往往假定永续增长,详细预测期为n,
step5:计算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详细预测期价值+后续期价值
模型的应用
相对价值模型估值
模型估值原理:类比可比企业的价值(每股市价)来估计目标企业的相对价值(每股市价),存在支配市价的关键因素,且市价与关键因素的比值同类企业都类似、可比,常见的关键因素包括:
盈利(收益),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市盈率
净资产,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市净率
营业收入,每股市价/每股收入=市销率
模型分析,
前提假设:
资本市场有效:每股市价P0=每股价值V0=D1/(R-g)
公司处于稳定发展状态
普通股股利固定增长
股利支付率保持不变
D/(R-g)=预计下一期的每股股利/(股东必要报酬率-股利固定增长率)=每股股利/(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常见分类
1,市盈率模型
假定同类企业有类似的市盈率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盈率*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本期市盈率=每股市价0/每股收益0=[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0) =[(1+增长率)*每股股利0/(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0) =[股利支付率0*(1+增长率)]/(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预期市盈率(内在市盈率)=每股市价0/每股收益1=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1) =股利支付率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由上述公式可推导出:本期市盈率=预期(内在)市盈率*(1+增长率)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
注: 1,比照这些驱动因素寻找可比企业 2,找不到合适的可比企业时,可以用关键驱动个因素修正市盈率
增长率(最关键):增长潜力
股利支付率
股权资本成本:风险
市盈率模型优缺点
优点
数据易获取、计算简单
直观反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综合性强
局限性:盈利为负值的企业,用市盈率模型估值无意义,只适合连续盈利的企业
2,市净率模型
假定同类企业有类似的市盈率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净率*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本期市净率=每股市价0/每股净资产0=[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净资产0) =[(1+增长率)*每股股利0/(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0)*(每股收益0/每股净资产0)(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每股收益0”凑公式) =[股利支付率0*权益净利率0*(1+增长率)]/(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预期市净率=每股市价0/每股净资产1=[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净资产1) =[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1)*(每股收益1/每股净资产1)(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每股收益0”凑公式) =(股利支付率1*权益净利率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由上述公式推导可知:本期市净率=预期市净率*(1+增长率) 本期市净率=本期市盈率*权益净利率 预期(内在)市净率=预期(内在)市盈率*权益净利率
市净率的驱动因素
注: 1,比照这些驱动因素寻找可比企业 2,找不到合适的可比企业时,可以用关键驱动个因素修正市净率
权益净利率(最关键)
增长潜力:增长率
股利支付率
股权资本成本:风险
市净率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数据易获得,计算简单
净资产很少为负数,模型应用性更广
净资产必净利润更稳定,不容易被操纵
会计标准合理且会计政策一致时,市净率变化能反映企业价值变化
局限性
资产净值为负数(资不抵债)的企业,模型无意义
账面价值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影响可比性
固定资产很少的服务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净资产和企业价值关系不大,模型不适用
3,市销率模型
假定同类企业有类似的市盈率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销率*目标企业每股收入
本期市销率=每股市价0/每股收入0=[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入0) =[(1+增长率)*每股股利0/(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0)*(每股收益0/每股收入0) =[股利支付率0*营业净利率0*(1+增长率)]/(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预期市销率(内在市销率)=每股市价0/每股收入1=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入1) =每股股利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1/每股收益1)*(每股收益1/每股收入1) =(股利支付率1*营业净利率1)/(股权资本成本-增长率) 由上述公式可推导出:本期市效率=预期(内在)市销率*(1+增长率) 本期市销率=本期市盈率*营业净利率 预期(内在)市销率=预期(内在)市盈率*营业净利率
市销率的驱动因素
注: 1,比照这些驱动因素寻找可比企业 2,找不到合适的可比企业时,可以用关键驱动个因素修正市销率
营业净利率(最关键)
增长潜力:增长率
股利支付率
股权资本成本:风险
市销率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收入不会为负值,模型应用性更广
收入更稳定,不容易被操纵
对价格政策和企业战略变化敏感
局限性:不反应成本的变化,适用于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类企业,或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的企业
模型的应用
原理:
假设存在支配市价的关键因素,且“市价/关键因素”这一比值,各企业都类似、可比
比照着相关市价比率的几个驱动因素,寻找可比企业
应用:
1、找得到合适的可比企业:找一组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计算他们的平均市价比率,再推算目标企业的每股价值
2,找不到合适的可比企业
step1:确定影响市价的关键因素
step2:计算可比企业的修正市价比率(可比企业的市价比率中提出可比企业的关键驱动因素):修正市价比率=可比企业的市价比率/(可比企业相应的关键驱动因素*100%)
step3:推算目标企业的市价(修正比率再加载目标企业的关键驱动因素):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市价比率*目标企业相应的关键驱动因素*100%)*目标企业的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每股收入)
市盈率模型:
影响市盈率的关键驱动因素:增长潜力(增长率)
修正市盈率=可比企业的市盈率/(可比企业的增长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市盈率*目标企业的增长率*100)*目标企业的每股收益
市净率模型:
影响市盈率的关键驱动因素:权益净利率
修正市净率=可比企业的市净率/(可比企业的权益净利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市净率*目标企业的权益净利率*100)*目标企业的每股净资产
市销率模型:
影响市盈率的关键驱动因素:营业净利率
修正市销率=可比企业的市净率/(可比企业的营业净利率*100)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修正市销率*目标企业的营业净利率*100)*目标企业的每股收入
修正平均市价比率法:找不到特别合适的可比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找一组公司,先平均后修正
1,计算几家可比企业各自的市价比率
2,计算市价比率的算数平均值、几个关键驱动因素的算数平均值
3,计算修正平均市价比率:可比企业平均市价比率/(可比企业平均关键驱动因素*100)
4,计算目标企业每股价值
股价平均法:找不到特别合适的可比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找一组公司,先修正后平均
1,计算某家可比企业的修正市价比率:可比企业的市价比率/(可比企业的关键驱动因素*100)
2,根据1,计算目标企业的每股价值
3,重复1和2,几家可比企业计算出几个每股价值,最后进行简单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