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纲要-旧民主主义-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斗争(考研政治)
中国近代史纲要-旧民主主义-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斗争(考研政治)的思维导图,本图汇总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鸦】、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维导图,本图汇总了发展历程、一般原则、共产主义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思维导图,本图汇总了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改革开放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新民主主义-土地革命的思维导图,本图汇总了土地革命的背景、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的挫折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史纲
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鸦】
1、明白条约对应国家 2、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丧失的以下权利 不要对应错(如甲午战争后丧失了关税主权是错的)
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3.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后果:【为什么一鸦是中国近代史起点?】 ①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国情变了)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③革命任务变了。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对应民族矛盾,受外敌侵略时变为主要矛盾(鸦片战争、义和团……)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对应阶级矛盾,推翻国内清政府统治时时变为主要矛盾(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原因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1.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丧失主权】,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2.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有一点主权】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1.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封建解体】,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未建立】,民族资本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特征
基本特征
1.资本一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统治支柱 3.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5.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最具综合性的说法,单选题就选这个)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社会阶级的变化
1.地主阶级(以前就有) 2.农民阶级(以前就有) 3.新诞生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是最早出现的新阶级) 4.新诞生官僚(跟封建势力勾结)买办(跟帝国主义勾结)资本家、民族资本家
中国工人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运动
注解: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还没有剥削别人,是先进阶级。当做大做强时候就变成资本家。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更重要、重中之重)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以来(近代+现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近代:争取民族独立(反帝)、人民解放(反封建) 2.现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人民群众的反抗: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需要对应时期】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满族); 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等,都以身殉国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中日《马关条约》(马关在日本境内)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区分根本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分不均】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运动
局限性
①由于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反帝】(只要外国人就反对) ②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③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作用
义和团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不能说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补充
中国人民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只停留在感性阶段,笼统地排外
反侵略战争失败及其原因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洋务运动以为只是因为技术落后,只学习技术不学习制度,中体西用,但在甲午海战依旧输了)
民族意识的觉醒
1、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2、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洋务运动)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早期的维新派)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学制度-君主立宪制】
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总结:甲午海战相关的三个标志
瓜分中国的高潮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向西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