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肌电3
考研生理学--心肌电3,分享了心肌电生理特性、心脏内兴奋传播途径的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准备考试的一位医学生呕心沥血整理的心电图速成宝典!系统地梳理了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和读图要点,适合用于学习和复习心电图相关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内分泌系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胰岛细胞瘤(属于AUPD),糖尿病(可有玻璃样变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
考研学姐呕心沥血整理,包含徐琦老师的临床思维,结合天天师兄总结,医学考研并不可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肌电3
心肌电生理特性
兴奋性
影响因素
①静息电位/最大复极化水平
非自律C膜电位不接受刺激时很稳定
自律C无静息电位,只有最大复极化电位
膜电位负值↓→距阈电位差值↓→引起兴奋所需的刺激阈值↓→兴奋性↑
膜电位负值↓↓(部分Na+通道失活,阈电位上移)→距阈电位差值↑→兴奋性↓
Question
胞外轻度高钾
膜两侧K+浓度差↓→K+外流↓→细胞膜轻微去极化→膜电位距阈电位差值↓→兴奋性↑
胞外重度高钾(心肌C特征)--去极化阻滞
细胞膜发生缓慢去极化过程中,膜上电压门控Na+通道(0期去极化结构基础)不激活而直接失活;去极化至-50mV时,Na+通道几乎全部失活
②阈电位水平
一般比静息电位小10~20mV
奎尼丁:抑制Na+通道激活,使阈电位上移,兴奋性↓
需给予阈上刺激才能引发AP
阈电位--欲使细胞膜产生AP时需要开放的Na+通道数量
平衡电位--膜电位和浓度差互相抵消时的电位
③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
通道三种状态:备用、失活、激活
峰电位结束后,膜上Na+通道才能复活
通道处于正常备用状态是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通道处于何种状态是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的
④膜外Ca2+浓度
浓度↑:膜屏障作用
屏障Na+内流以至于膜不能兴奋(兴奋性↓),则需增加刺激强度
浓度↓:”没人挡“
低钙惊厥
儿科惊厥
高热
低钙
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心室肌)
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0期~3期-55mV)
局部反应期(3期-55mV~-60mV)
心肌(含闰盘)--功能合胞体→功能上心肌C都是同时活动(若需改变收缩力,只能改变膜外Ca2+内流量(CICR)→改变每一个心肌C的收缩力)
阈上刺激可使局部细胞发生反应,但由于周围细胞Na+通道尚未恢复备用状态,兴奋无法传播
骨骼肌--功能单位→一个α神经元控制多个肌细胞(若需改变收缩力,改变参与收缩的肌C数量)
相对不应期(3期-60mV~-80mV)
超常期(3期-80mV~-90mV)
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奎尼丁
延长ERP>APD
利多卡因
缩短ERP<缩短APD
以上二者均使ERP/APD↑(相对延长)
心肌不可能同骨骼肌一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叠加在前一次的收缩期),因为有效不应期(200+ms)太长!P.103图
自动节律性
衡量标准:频率和规整性
心脏各自律C频率(次/分):窦房结100(由于迷走N的影响→70)、房室交界区50、房室束40、浦肯野25
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
抢先占领
超速抑制(超速驱动潜在起搏点的钠泵,进而压抑潜在起搏点的自动节律性)--来自窦房结的超速驱动迫使房室结的钠泵一直“工作”以维持其膜两侧的电位差,但钠泵活动会产生外向电流,于是使房室结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的差距↑,自律性↓
自律C无钠钙交换体,只有工作C有
①突然发生窦性停搏,心电图上会有一段平整
②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到不了心室,浦肯野也无法表现自律性,心室发生一段停搏
③中断起搏器不应突然终止,应逐渐~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差距
传导性
传导原理:局部电流
Gap junction:闰盘
心脏内兴奋传播特点
时空有序性
不同部位传导速度的差异
房-室延搁
衡量指标:传导速度
结构
细胞直径
小直径(慢)
窦房结C
房室交界区C(最小)
大直径(快)
心房肌C
心室肌C
浦肯野C
细胞间缝隙连接的数量
生理
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主要)
超常期(兴奋性高但传导性低):复极化尚未结束时产生AP→幅度小→传导速度慢(Na+通道还没有完全复活!同理P.104图--额外AP幅度小,传导慢)
“快反应细胞传导速度也快”!
AP去极化幅度看Na+-Ca2+平衡电位与RP差距
细胞外Na+/Ca2+↑→细胞内外Na+/Ca2+浓度差↑→Na+/Ca2+平衡电位↑→0期去极化↑
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心脏内兴奋传播途径
房室延搁(0.1s)--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