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肿瘤
病理学-第五章-肿瘤,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异常组织团块(肿块)。
编辑于2023-06-10 12:03:38 河南肿瘤
概念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异常组织团块(肿块)
增殖
肿瘤性增殖
失去控制,引起肿瘤性增殖的初始因素已消除,仍能继续生长
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
单克隆性
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非肿瘤性增殖
细胞增殖受到控制,引起细胞增殖的原因消除后一般不再继续增生
符合机体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多克隆性
增殖的细胞或组织,能够分化成熟
大体形态
数目
单发多发
大小
形状
颜色
质地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与周围组织分解清楚;浸润生长致界限不清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核分裂
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
生长速度
缓慢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继发改变
少见
转移
不转移
复发
不复发或很少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
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
多见;可见病理核分裂
生长速度
较快
生长方式
浸润性(常见)或外生性生长
继发改变
常见
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较多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阻塞,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副肿瘤综合征
肿瘤(分化、分级、异型性)(恶性程度)、分期(范围)
异型性
肿瘤结构的异型性
组织结构,空间结构紊乱
良+恶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可见瘤巨细胞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异常(病理性)核分裂像
分化程度低,很明显的异型性称之为”间变“
恶
分化分级
恶性肿瘤
Ⅰ级-高分化-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
Ⅱ级-中分化
Ⅲ级-低分化-恶性程度高
分期
TNM分期
T:原发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范围,是否累及邻近器官
N:有无淋巴结转移
M:有无血道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肿瘤异质性
是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生长信号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形成具各自特性的”亚克隆“。
命名、分类
常规命名方式
良性肿瘤
某某瘤
上皮+间叶
绒毛状腺瘤;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
恶性肿瘤
某某癌
上皮
鳞状细胞癌;腺癌
某某肉瘤
间叶(纤维组织、脂肪、肌肉、血管和淋巴管、骨、软骨组织)
纤维肉瘤;脂肪肉瘤
特殊命名方式
母细胞瘤
良性
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肌母细胞瘤;脂肪母细胞瘤
骨,肌肉的一般良性
恶性
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
”病“或”瘤“
良性
神经鞘瘤;良性畸胎瘤;葡萄胎;脑膜瘤
恶性
(血液)白血病,绿色瘤,骨髓瘤,淋巴瘤;(生殖系统)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恶性畸胎瘤,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皮肤)鳞癌,Bowen病,黑色素瘤,蕈样霉菌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
人名命名的恶性肿瘤
恶性
Ewing肉瘤,Hodgkin淋巴瘤(霍奇金病)
非真性肿瘤
炎性假瘤、迷离瘤、错构瘤、结核瘤、梅毒瘤、粥瘤、血管瘤、室壁瘤
分类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淋巴造血组织
神经组织和脑脊膜
其他
性腺或胚胎剩件
常见肿瘤
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发病率
较高、多见于40岁以上
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
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除,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淋巴道
肉瘤
组织来源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低、多见于年轻人,儿童,成年人
大体特点
质软、色灰红、鱼肉状
组织学特点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血道
上皮组织
良性肿瘤
乳头状瘤
来源:覆盖上皮
乳头状、菜花状或绒毛状,根部可有蒂;轴心有血管和结缔组织等构成,表面被覆上皮
鳞状上皮、尿路上皮
腺瘤
来源:腺上皮
息肉状或囊腔状
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易癌变),管状绒毛状腺瘤
结直肠黏膜息肉
囊腺瘤(浆液性和粘液性)
卵巢
恶性肿瘤
鳞状细胞癌
呈菜花状;分化好者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癌珠)
食管癌,宫颈癌,皮肤鳞癌,鳞状上皮被覆部位
腺癌
腺癌
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生长
囊腺癌
分泌液体形成囊腔
乳头状囊腺癌
乳头+囊
乳腺、胃肠、肺、卵巢、子宫体
粘液癌
形成粘液池;癌细胞内可有黏液,将细胞核挤压在一侧,成为印戒细胞癌
胃癌、结直肠癌
胶样癌
癌细胞飘在粘液上
基底细胞癌
浸润破坏局部深层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很敏感,低度恶性预后良好
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部
尿路上皮癌
移行上皮,高级别,低
肾盂,输尿管、膀胱
间叶组织
良性肿瘤
脂肪瘤
血管瘤(浸润生长)
常见于儿童,无被膜,呈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
皮肤、肌肉、内脏器官
平滑肌瘤
镜下形态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排列成束状,互相编织
子宫,胃肠道
软骨瘤(外生生长)
镜下由成熟的透明软骨组成,可以恶变
恶性肿瘤
脂肪肉瘤
成人多见,肉瘤细胞形态多样,出现脂肪母细胞,胞浆内可见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脂质空泡
ruan'zu'zhi'shen'bu ,腹膜后
横纹肌肉瘤
常见于儿童,恶性程度高,易血道转移
头颈部、泌尿生殖道
纤维肉瘤
切面灰白色、鱼肉状;纤维肉糜细胞呈“鲱鱼骨”样排列
四肢深部皮下组织
骨肉瘤
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青少年多见;肿瘤异型性明显,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X线可见Codman三角、日光放射
四肢长骨干骺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肿瘤与遗传
常显
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RB基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癌
APC基因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结直肠癌
hMLH1和hMSH2等基因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NF-1基因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
VHL基因
常隐
着色干皮病-皮肤癌
XP基因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癌等
ATM基因
Li-Fraumeni综合征-肉瘤、白血病、乳腺癌等
P53基因
Fanconi贫血-白血病
FACC和FACA基因
Bloom综合征-白血病等
BLM基因
肿瘤的分子基础
涉及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代谢重编程、抵抗凋亡、细胞永生化、血管生成、浸润与转移能力获得、免疫逃亡、基因组不稳定性、肿瘤微环境、表观遗传调控和非编码RNA功能异常等
癌基因活化
ras(点突变)
肺癌、结肠癌
N-myc(基因扩增)
神经母细胞瘤
c-myc(染色体重排-转位)
Burkitt淋巴瘤
her-2(eRB-B2)(扩增)
乳腺癌
abl转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抑癌基因失活
APC
家族性限流性息肉病、结肠癌
RB
视网膜母细胞瘤
P53(点突变)
DNA损伤时调节细胞周期
使细胞停在G1期
使Rb磷酸化下降
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VHL
肾癌
DNA修复基因功能障碍
XPA、XPB
修复损伤DNA
着色性干皮病
肿瘤的环境致病因素
化学因素
多环芳烃→诱发DNA碱基突变→肺癌
芳香胺→膀胱癌
亚硝胺→胃肠道癌,如食管癌
黄曲霉毒素B1→抑癌基因p53突变→肝细胞癌
直接化学致癌物:烷化剂酰化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物理因素
紫外线→DNA中相邻的两个嘧啶形成二聚体,DNA修复障碍→着色性干皮病(XP)、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电离辐射→染色体发生断裂、转位、点突变→白血病、皮肤病
生物因素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18)→E6和E7蛋白与P53和RB基因结合抑制其抑癌功能→宫颈瘤
EB病毒→EB病毒本身使B细胞duo'ke'long增殖+诱发DNA突变→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HBV→肝细胞癌
血吸虫病→慢性炎症→结肠癌
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Ⅰ→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幽门螺旋菌→胃癌
肿瘤的特殊病理类型
癌前病变
定义
某些疾病(或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
举例
大肠腺癌、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性增生、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粘膜白斑
交界性肿瘤
定义
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
举例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异型增生
定义
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当致病因素去除时,某些未累及上皮全层的异型增生可能会逆转消退
举例
乳腺导管上皮异型增生,鳞状上皮异型增生
原位癌(上皮内癌)
定义
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
举例
原位鳞状细胞癌、乳腺导管原位癌
上皮内瘤变
定义
异型增生+原位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举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扩散
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
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AMs)减少
癌细胞层粘连蛋白受(LN)增加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蛋白酶作用
癌细胞迁移:阿米巴运动
转移
淋巴道转移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胃肠道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左锁骨上淋巴结
肺癌:纵隔淋巴结→右锁骨上淋巴结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道转移,接受淋巴引流的第一个或第一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
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癌转移,其他淋巴结出现转移癌的几率很低,前哨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减少肢体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有时肿瘤可以越过引流淋巴结发生跳跃式转移或逆行性转移
血道转移
经静脉转移常见;肝、肺转移多见
腹部肿瘤常肝静脉,肝转移
胃肠道肿瘤(胃癌、大肠癌)-肝
肺癌-脑、肾上腺、骨
前列腺癌-骨(脊柱)
乳腺癌(经椎旁静脉)-肺、骨、脑
种植性转移
胃肠癌(主要是胃印戒细胞癌)→腹膜、大网膜、卵巢(Krukenberg瘤)
副肿瘤综合征
不能用肿瘤直接蔓延或远处转移加以解释的一些病变和临床表现,是由{肿瘤的产物(如异位激素)}或免疫反应(如交叉免疫)等原因间接引起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也可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
多为恶性肿瘤,以癌居多
肺癌、肝癌,肾癌常出现
类癌,嗜铬细胞癌,胃泌素瘤等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