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文医学】02伦理学
【人文医学】02伦理学的思维导图,研究对象:医学道德(医德现象&医德关系) •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
编辑于2023-06-13 18:03:29 内蒙古自治区伦理学
概述
定义
医学伦理学
研究对象:医学道德(医德现象&医德关系) •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
♦道德现象包括: 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和医德活动现象 ♦医学道德关系包括: ①医务人员与患者(包括患者的家属)的关系 ②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③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④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研究内容: 医学道德的基本理论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医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等; 医学道德的基本实践 医学道德教育和修养 医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医学伦理学的难题。
道德
•评判标准:善恶→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为指导
伦理
•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展现, 具体化为普遍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规范系统
类型
•规范伦理学(包括一般&应用)→医学伦理学 •元伦理学(分析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
基本理论
美德论(德行论):亚里士多德
"美德即知识"
义务论(义务论):康德
"道德源自理性"
效果论(后果论):边沁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目的论和义务论的主要区别 (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
发展(名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知人爱人、精研方术"
杨泉《物理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 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大医精诚论"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不伤害原则、保密原则、为患者利益
医学伦理
基本原则与规范
医学道德
•基本手段:"防病治病,救死扶伤" •基本要求:"医学人道主义" •最高要求:"全心全意" •价值目标:"为人民健康服务"
基本原则
尊重原则:对患者人格尊严和自主性的尊重
①患者的人格; ②患者的隐私权; ③患者的自主决定权(知情同意权、知情选择权) 患者实现自主性的前提条件 ①它是建立在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适量、正确且患者能够理解的信息之上; ②患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对于丧失或缺乏自主能力的患者,其自主性由家属或监护人代替; ③患者做出决定时的情绪必须处于稳定状态; ④患者的自主性决定必须是深思熟虑并和家属商讨过; ⑤患者的自主性决定不会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
有利原则:既能减轻痛苦或同时又能促进康复
狭义有利指对患者有利(有益)。广义有利指不仅对患者有利,而且有利于医学事业发展,有利于人群、人类的健康 ①医务人员的行为要与解除患者的痛苦有关 ②医务人员的行为可能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 ③对患者利害共存时使行为给患者带来最大利益和最小危害 ④医务人员的行为使患者受益而不会给他人带来太大的伤害z
不伤害原则:医疗护理上必需的或属于适应症范围
不伤害原则具有相对性 ①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损害 ②包括不造成躯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三个方面 (实施任何诊疗手段之前,先要进行风险和收益之比的评估)
公正原则: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资源分配公正
♦人际交往公正,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资源分配公正 ♦类似(不同)个案,同样(不同)的准则处理 ①公正地分配卫生资源(形式上:平等;实质上:根据贡献大小分配); ②态度上能够公正地对待患者,特别是老年、残疾患者等 ③在医患纠纷、医护差错事故的处理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站在公正角度
应用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
任何检查特别是一些特殊检查必须要取得患者同意
•最优化原则
效果最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安全无害
•保密原则
诊疗过程中及以后要保守患者的秘密和隐私
•生命价值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并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基本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遵纪守法,依法执业; 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优质服务,医患和谐; 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医疗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
◆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关系 ◆广义的医患关系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诊疗或缓解患者疾病过程中所建立的相互关系。
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和目的的高度一致性(目的明确一致) 利益满足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性(个人利益社会价值实现统一) 尊严权利上的平等性和医学知识上的不对称性(平等和不对等) 医患冲突或纠纷的不可避免性(冲突纠纷难免)
目的明确一致、个人利益社会价值实现统一 平等和不对等、冲突纠纷难免
性质
以诚信为基础的,具有契约性质的信托关系 •法律:医疗契约关系 •道德:信托关系
模式(萨斯&荷伦德)
•主动-被动模式:休克&不能配合 •指导-合作模式:急性病(急性阑尾炎) •共同参与模式:慢性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知识
♦主动-被动模式: 适用于昏迷、休克、严重精神病人、智力低下及婴幼儿等难以表达主观意志的病人 ♦指导-合作模式: 广泛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为弱双向关系 ♦共同参与模式: 适用于慢性病、且具有一定的医学科学知识水平的患者
医务人员的义务
医务人员的权利: ①执业权(履行职责和获取相应条件); ②报酬权; ③学习、科研权; ④尊严和人身安全权; ⑤参与权,建议权: ⑥特殊干涉权(精神患者、自杀未遂患者等)
①遵守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范; ②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 ③关爱、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④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⑤从事科学研究,发展医学科学; 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患者的权利
患者的义务: ①配合诊疗恢复;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③给付医疗费用;④保持和恢复健康;⑤支持医学科学发展
①平等的医疗权; ②知情同意权; ③隐私保护权; ④损害索赔权; ⑤医疗监督权
医际关系
①共同维护患者与社会的利益→首要 ②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③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④彼此信任、互相协作与监督 ⑤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协作性,平等性,同一性,竞争性
素质和行为规范
道德修养
目标
医德品质
具有仁慈、诚挚、严谨、公正和节操等医德品质
医学职业精神(4)
社会责任、价值目标、行为规范和科学作风
境界
•最高境界:自我牺牲,绝不损人利己 •基本境界:为己利他,不损人利己 •最低境界:纯粹害人、损人利己 •不道德境界:纯粹害人、损人利己、纯粹害己
方法
医学道德修养的方法 ♦学习方法:医务人员获取医学道德知识的医德修养方法 ♦立志方法:树立一个合乎医学道德的人的愿望的医学道德修养方法 ♦躬行方法:医务人员按照医学道德要求而从事医学伦理行为 ♦反省方法: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医学道德进行自我检查的医德修养方法
学习方法、立志方法、躬行方法、反省方法
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
主体(医学道德评价者)
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他人评价
客体(医学道德评价的对象)
医学伦理行为和医德品质
结果(质+量)
对医学伦理品行的善恶性质判断,对其善恶规模和程度的判断
医学伦理行为
主观因素(动机)和客观因素(效果),另一方面包括目的和手段
三种结构:动机和效果,目的和手段,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
3个方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行为规范
医师的行为规范
尊重科学、规范行医、重视人文、规范文书、 严格报告、救死扶伤、严格权限、规范实验。
违反的处理原则
普遍使用原则、全面规范原则、 共同负责原则、全面落实原则
临床诊疗伦理
临床诊疗伦理原则
•患者至上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并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最优化原则
效果最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安全无害
•知情同意原则
任何检查特别是一些特殊检查必须要取得患者同意
•保密守信原则
诊疗过程中及以后要保守患者的秘密和隐私
具体要求
♦询问病史:全神贯注、语言得当、耐心倾听、正确引导 ♦体格检查:全面系统、认真细致、关心体贴、减少痛苦、尊重患者、心正无私 ♦手术伦理要求:手术前知情同意;手术中精诚团结密切合作;手术后严密观察精于护理 (手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动机正确,必须做到知情同意,必须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中要关心患者,体贴入微;态度严肃,作风严谨;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手术后要严密观察,勤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复。) ♦辅助检查:综合考虑、目的纯正 (目的明确,诊治需要;知情同意,尽职尽责;综合分析,切忌片面。) ♦医技人员:工作敏捷、作风正派、保证安全、加强协作 (严谨求实,防止差错;工作敏捷,尊重患者;精心管理,保证安全;积极进取,加强协作。) ♦临床急救:争分夺秒 (争分夺秒;勇担风险;满腔热情,重视心理治疗;全面考虑维护社会公益。) ♦药物治疗:对症下药,剂量安全;合理配伍,细致观察;节约费用,公正分配。 ♦药学技术人员:审方认真,调配迅速,坚持查对;操作正规,称量准确,质量达标;忠于职守,严格管理,廉洁奉公。 ♦心理治疗:要掌握和运用心理治疗的知识、技巧去开导患者;要有同情、帮助患者的诚意;要以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和帮助患者;要保守患者的秘密、隐私。 ♦康复治疗:理解与同情患者;关怀与帮助;联系与协作。
•询问病史
全神贯注、语言得当、耐心倾听、正确引导
•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认真细致、关心体贴、减少痛苦、 尊重患者、心正无私
•手术伦理要求
手术前:知情同意(术前一定要签字); 手术中: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手术后:严密观察、精于护理
临终关怀&死亡伦理
临终关怀原则
•创建者:英国人,桑德斯 •意义: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 •目的: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
♦由社会各层面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 ♦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全方位的照护 ♦目的不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安乐死
•主动(积极)安乐死:医生用药物促死 •被动(消极)安乐死:拔掉吸氧管、撤掉呼吸机等死 •安乐死合法的国家:①荷兰;②比利时 •实施主动安乐死的首要社会条件:患者的主动要求
脑死亡
脑死亡标准
①出现不可逆性昏迷 ②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③脑干诱导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平直
道德意义
①更科学地判断人的死亡 ②维护了患者的尊严 ③节约卫生资源和减轻家属负担 ④能间接有利于器官移植
公共卫生伦理
原则
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原则 ♦全社会参与原则:公共卫生是全民医学,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 ♦社会公益原则:将社会公益放在首位 ♦社会公正原则:赋予社会成员基本的健康资源和必要的健康条件,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互相协同原则:不同领域的人相互协同 ♦信息公开原则:不可隐瞒,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全社会参与原则、社会公益原则、社会公正原则、 互相协同原则、信息公开原则
疾病防控
原则
①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和各项操作规程; ②坚持预防为主的积极防疫思想; ③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④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及时收集与上报疫情。
传染病
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控;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 尊重科学,具有奉献精神;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慢性非传染病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人们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 加强慢病的监测、筛查和普查工作, 履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道德责任。
职业性损害防控
依法开展卫生监督和管理,从源头控制职业性损害,对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卫生监测和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应客观公正,既要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也需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①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理念; ②始终坚持“深入一线,监督指导”的工作方式。
健康教育&促进
①树立新的健康观,要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即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式解决群众的健康问题; ②要扩大知识面,加强人文科学如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人类行为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坚决同迷信、巫医、一切不科学现象做斗争。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恪守职责和加强协作,发扬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 勇于克服困难,具有献身精神。
①预防第一、防治结合; ②患者利益第一、医患利益兼顾; ③集体利益第一、个人和集体兼顾; ④政府责任第一、政府责任和个人责任相结合。
医学科研伦理
要求
动机纯正、诚实严谨、敢于怀疑、 公正无私、团结协作、知识公开。
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献身事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人体实验伦理
①首要原则--维护受试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②知情同意原则:详细解释试验的好坏;弱势人群需要监护人签字; ③一定用于医学目的; ④随机对照选择:保证科学性和效果 ⑤参与人体试验无需任何人同意,可以随时退出: ⑥需做人体试验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各单位伦理委员会只审查本单位人体试验的可行性:
•医学目的的原则 •知情同意的原则 •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随机对照的严谨科学性原则
《纽伦堡法典》 《赫尔辛基宣言》
《纽伦堡法典》: 第一部国际性关于人体实验的伦理法典 全世界遵循的人体实验行为规范 《赫尔辛基宣言》: 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二份国际文件更全面、具体、详细
伦理审查的原则
①尊重和保障受试者自主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受试的权利; ②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 ③受试者的经济负担; ④尊重和保护受试者的隐私; ⑤确保受试者得到及时免费治疗并得到相应的赔偿; ⑥对脆弱人群予以特别保护。
辅助生殖伦理
辅助生殖技术伦理
•有利于患者的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保护后代原则;尊重和保护供者原则; •社会公益原则;互盲和保密原则; •严防商业化原则;伦理监督原则。
精子库伦理
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原则; 严防商业化原则;伦理监督原则 保护后代原则(1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
人工授精
夫精人工授精(AIH),供精人工授精(AID) 体外受精(试管婴儿):代孕技术 无性生殖(克隆技术)
器官移植
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原则 1.病人健康利益至上原则 2.唯一选择原则 3.自愿、无偿与禁止商业化原则 4.知情同意原则 5.尊重和保护供者原则 6.保密原则 7.公正原则 8.伦理审查原则
自愿、无偿,禁止商业化原则
胚胎干细胞研究
胚胎不得超过14天, 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研究, 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或胎儿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