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学·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脑脊液检测
诊断学的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章节的脑脊液检测部分的知识点归纳与整理,具体是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CSF)。
编辑于2023-07-09 16:36:15诊断学·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脑脊液检测
概念
定义
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CSF)
来源
70%,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超滤)
30%,室管膜、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绒毛,回吸入静脉
特点
健康成人,90~150ml
新生儿,10~60ml
生理作用
保护脑、脊髓免受外力的震荡损伤
调节颅内压
参与脑组织的物质代谢
供给脑、脊髓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
方法
腰椎穿刺术,小脑延髓池或脑室穿刺术
原则
穿刺成功后,首先需测定脑脊液压力
采集于3个无菌试管,每管1~2ml
采集后,应注明采集日期、采集时间
作用
第1管,病原生物学检查
第2管,化学、免疫学检查
第3管,一般性状、细胞学检查
第4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仅用于怀疑有恶性肿瘤者
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前,一定要解释清楚穿刺目的、意义、风险,强调医患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脑脊液标本采集有一定创伤性,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症
有脑膜刺激征
疑有颅内出血、脑膜白血病、肿瘤颅内转移
原因不明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
脱髓鞘疾病
CNS疾病的椎管内给药、麻醉、椎管造影
禁忌症
颅内高压
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处于休克、全身衰竭状态
穿刺局部有化脓性感染者
一般性状检查
参考值
颜色
无色或淡黄色
透明度
清澈透明
凝固性
无凝块、无沉淀,放置24h无薄膜形成
比重(腰穿)
1.006~1.008
压力
卧位,成人80~180mmH2O,儿童40~100mmH2O
临床意义
颜色
无色
正常脑脊液
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
红色
出血
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
黄色
黄变症
出血、黄疸、淤滞、梗阻等
白色
白细胞增多
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绿色
脓性分泌物增多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褐色
色素增多
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透明度
特点
脑脊液细胞数量>300*10^6/L,或含大量细菌、真菌时,呈不同程度浑浊
表现
细胞数量极度增高,呈乳白色浑浊
化脓性脑膜炎
细胞数量中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浑浊
结核性脑膜炎
细胞数量仅轻度增高,呈清晰透明或微浊
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
细胞数量轻度增高,呈轻度浑浊
健康人脑脊液,但有穿刺损伤
凝固性
特点
脑脊液蛋白质浓度>10g/L,出现薄膜、凝块、沉淀
表现
1~2h凝固,呈块状凝固
化脓性脑膜炎
12~24h内凝固,呈薄膜或纤细凝块
结核性脑膜炎
小絮状凝块
神经梅毒
黄色胶样凝固
蛛网膜下隙梗阻
Froin-Nonne综合征——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症、蛋白质-细胞分离(蛋白质明显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
压力
颅内压增高(>200mmH2O)
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颅内非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
颅外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咳嗽、哭泣、静脉注射低渗溶液等
压力降低
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
比重
比重增高
颅内炎症、肿瘤、出血性脑病、尿毒症、糖尿病
比重降低
脑脊液分泌增多
脑脊液出血(新鲜性出血、陈旧性出血)
化学检查
参考值
蛋白质
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定量,腰穿,0.2~0.4g/L
葡萄糖
腰穿,2.5~4.4mmol/L
氯化物
成人,120~130mmol/L
儿童,111~123mmol/L
LDH
8~32U
转氨酶
AST,5~20U;ALT,5~15U
临床意义
蛋白质
蛋白质阳性
脑组织、脑膜炎症性病变
蛋白质强阳性
脑出血、脑外伤等
葡萄糖
特点
健康人,脑脊液葡萄糖浓度,为血糖50~80%
早产儿、新生儿,脑脊液葡萄糖浓度,略高于成人
血-脑屏障BCB发育不完善,通透性较高
原因(降低)
细菌或破坏的细胞,释放出葡萄糖分解酶,糖无氧酵解增强
CNS代谢紊乱,血糖向脑脊液转送障碍
表现
降低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脑肿瘤(恶性肿瘤尤甚)
神经梅毒
低血糖
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虫病等)
增高
早产儿、新生儿
饱餐、静脉注射葡萄糖后
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或中毒
脑出血
糖尿病
氯化物
氯化物降低
细菌或真菌感染
化脓性、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急性期,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期
细菌、真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pH↓→氯化物降低 蛋白质增多→氯化物减少
氯化物、葡萄糖同时降低,结核性脑膜炎降低最明显
细菌性脑膜炎后期(氯化物降低、蛋白质增高)
脑膜明显的炎症浸润或粘连→局部氯化物附着
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血氯降低→其脑脊液氯化物降低
氯化物增高
尿毒症、肾炎、心力衰竭、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
酶学
LDH
活性增高
感染
鉴别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的重要指标
细菌性脑膜炎,明显升高,LDH4、LDH5为主
病毒性脑膜炎,正常或轻度升高,LDH1、LDH2、LDH3为主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急性期
脑肿瘤的进展期(明显增高),缓解期或治疗后(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
脱髓鞘病(多发性硬化症的急性期、加重期)
转氨酶(AST、ALT)
CNS器质性病变(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
AST增高为主,与脑组织损伤坏死的程度有关
CNS感染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CNS转移癌、缺氧性脑病、脑萎缩
其他
肌酸激酶CK
CNS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最明显
脑出血 、 蛛网膜下隙出血
进行性脑积水、脱髓鞘病、继发性癫痫
溶菌酶Lys
细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最明显
脑肿瘤
磷酸己糖异构酶PHI
脑部肿瘤(恶性肿瘤尤甚)
CNS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最明显
急性脑梗死
ChE
多发性硬化症
重症肌无力、脑肿瘤和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
脑部外伤
PChE增高,AChE降低
脑膜炎、脊髓灰质炎
PChE增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脑出血、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
醛缩酶
家族性黑矇性痴呆
颅脑外伤,伴长期昏迷者
急性脑膜炎、脑积水、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症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指标)
显微镜检查
参考值
红细胞
无
白细胞(*10^6/L)
成人,0~8
儿童,0~15
有核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7:3),偶见内皮细胞
病原生物学
阴性
临床意义
细胞数量增多
病原生物学检查
常规脑脊液直接涂片、Wright 染色、Gram染色、抗酸染色
脑脊液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项目选择与应用
CNS感染性疾病
脑膜炎、脑炎
检查脑脊液压力、颜色
化学、免疫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病原体检查
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
LDH、ADA、溶菌酶
脑血管疾病
均匀一致的红色
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
第一管为红色,逐渐变清
穿刺损伤出血
无色透明
缺血性脑病
脑肿瘤
显微镜检查
单核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肿瘤脑转移
白血病细胞
脑膜白血病
化学检查
β2-MG、LDH、PHI、溶菌酶
脑脊液涂片
免疫学检查
治疗、疗效观察
隐球菌性脑膜炎
腰穿、注射,两性霉素B
脑膜白血病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