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泌尿系统
内科学泌尿系统全重点总结,对部分知识点进行注释,便于理解背诵,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7-14 18:17:38泌尿系统
总论
肾脏生理
位置
大小(10 5 2)
长10.5-11.5cm
宽5-7.2cm
厚2-3cm
构成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球旁器
肾间质
血管和神经
功能
滤过(肾小球滤过率GFR)
取决于
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
肾小囊内的静水压
胶体渗透压
滤过膜面积及滤过通透性
滤液的重吸收
内分泌
血管活性激素(作用于肾本身):球旁器分泌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前列腺素
激肽系统
非血管活性激素(作用于全身)
EPO(催化红细胞成熟)
1α羟化酶(调节血钙)
排泄
临床表现
血尿
肉眼血尿(1ml/L):外观洗肉血样、血样、酱油样、血凝块
显微镜下血尿:红细胞>3/HP
蛋白尿:常表现为尿泡沫增多,尿蛋白性试验阳性或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d
水肿
高血压
检查
尿常规检查
尿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150mg,诊断为蛋白尿
尿白蛋白监测
肾功能检查
GFR测定
影像学
肾活检
治疗
一般治疗,去除诱因
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
防治并发症,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肾脏替代治疗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移植
各论
肾小球疾病
定义
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
病机:免疫反应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
抗体可攻击自身组织
临床表现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屏障破坏(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允许分子量小于2-4万道尔顿的蛋白质顺利通过)
血尿(分子更大):肾小球基底膜断裂
水肿:水钠潴留
肾病性水肿(下肢)
原因
蛋白丢失导致水肿:大量蛋白尿使蛋白丢失➡️血浆蛋白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而水肿
下肢水液多,渗透压高,吸引水流
(同时)有效血容量降低: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系统)激活,抗利尿激素分泌,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加重水肿
肾炎性水肿(颜面部)
原因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球管失衡,导致水钠潴留
该滤过的钠没滤过,加上正常重吸收钠,导致身体钠多,则水多,则水肿
高血压
按病因分
原发性(原因不明)
肾炎综合征(血尿为主)
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
病理表现
光镜下见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电镜下见肾小球上皮细胞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IgG及C3呈粗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感染后2周起病
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典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重症急性肾损伤,心衰
治疗(预后良好)
一般治疗:卧床、低盐、低蛋白饮食
青霉素抗感染10-14天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
透析治疗
中医治疗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最严重的类型)
进:进展快,短时间出现少尿无尿
病因:感染
病理:新月体肾炎
免疫病理分型
I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型
II型:免疫复合物型(抗原➕抗体)
III型:少免疫复合物型
治疗(预后显著改善)
强化血浆置换疗法,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I型)清除致病因素
甲泼尼龙冲击伴环鳞酰胺治疗(II III型)激素冲击抑制免疫应答
替代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免疫介导反应
预后:缓慢进展,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NS(蛋白尿为主)出大题
诊断标准
大量蛋白尿(>3.5g/d)
低蛋白血症(血清蛋白<30g/L)
必备条件
水肿
高脂血症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
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病变,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电镜下: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免疫病理检查阴性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90%缓解,但复发率高达60%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青年)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青年)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青年)
膜性肾病(中老年👴)
光镜下:小颗粒,有钉突形成(嗜银染色)
电镜下:上皮下电子致密物,广泛足突融合
肾静脉血栓发生率高(注意突发性腰疼或肋腹疼,伴血尿、蛋白尿加重,肾功能损害)
老年人易并发血栓
肺栓塞(注意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
常见下肢静脉血栓
隐匿起病
30%可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
治疗单用糖皮质激素无效,需要联合细胞毒药物
继发性
过敏性紫癜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狼疮肾炎
儿童、青年🧒
糖尿病肾病
肾淀粉样性变性
骨髓瘤性肾病
中老年👴
检查:肾活检
并发症(大题)
感染(大量蛋白质丢失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
血栓和栓塞:肾静脉血栓最常见
急性肾损伤(血容量不足引发)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电解质紊乱
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适当运动(防止血栓),低盐饮食,应给予优质蛋白质饮食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
减少尿蛋白
免疫抑制治疗最主要治疗
糖皮质激素最主要药物(如强的松)
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发挥利尿,消除尿蛋白疗效。
使用原则
起始足量:泼尼松1mg/(kg·d),口服8周,必要时延长至12周
缓慢减药: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减到20mg/d时病情易复发,要更加缓慢减量
长期维持:最小有效剂量(10mg/d)维持半年左右
细胞毒药物
环磷酰胺(最常用的药物)
并发症防治
继发性(继发于全身病变)
狼疮肾炎
定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肾脏损害
肾活检显示肾脏受累几乎为100%
诊断:在SLE基础上有肾脏损害表现,如持续性蛋白尿(>0.5g/d)
糖尿病肾炎
病理:形成典型的K-W结节
治疗
饮食治疗:透析病人,儿童及孕妇不宜过度限制蛋白质摄入
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左右
控制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遗传性
Alport综合征
尿路感染
概述: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革兰阴性菌最常见(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非复杂尿路感染的75%-90%)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分为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诊断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
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俞、肾盏变形,缩窄
持续性肾小管损害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根据病人基础疾病
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路功能性或结构性异常,或免疫低下)
非复杂性(单纯性)尿路感染:膀胱炎多见,女性多见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逆行感染):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最常见)
血行感染:见于慢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多见于金葡菌
淋巴管感染
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直接侵入泌尿系统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
膀胱输尿管返流
免疫力下降⬇️
神经源性膀胱
妊娠
性别和性活动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遗传性因素
医源性因素:导尿管
临床表现
膀胱炎
起病急
尿路刺激征:明显(尿频尿急尿痛)
全身感染症状:🈚️
尿液变化:尿液浑浊,30%血尿
肾脏损害:🈚️
肾盂肾炎(大题)
急性肾盂肾炎
育龄女性多见,起病急
尿路刺激征:部分患者不典型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习呕吐,多为张弛热,也可见稽留热或间歇热
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活酸痛。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或)肾区叩击痛
尿液变化:管型尿
肾脏损害:先肾小管后肾小球
慢性肾盂肾炎
迁延,可急发
全身及泌尿系统症状不典型
尿液变化:夜尿多,低比重尿
肾脏损害:肾小管持续受损
并发症
肾乳头坏死
肾周围脓肿
检查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
血尿
肉眼血尿(1/ml)
镜下血尿(红细胞>3/HP或10万/h)
尿细菌学检查🦠
真性菌尿:中段尿细菌>=10*5/ml
膀胱穿刺尿培养结果最可靠🧫
尿涂片检查
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勤喝水,多排尿(冲刷作用)
抗感染治疗
用药原则
根据尿路感染位置选择抗生素
选用致病菌敏感抗生素。无病原结果前,一般首选对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尤其首发尿路感染
浓度高的抗生素
肾毒性小,副作用少的抗生素
单一用药失败要联合用药
急性膀胱炎(疗程:3-7d)
一线药物:呋喃妥因,磷霉素,磺胺
其它药物: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肾盂肾炎(疗程:10-14d)
一线药物:喹诺酮类,头孢,半合成青霉素类
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重者:静脉联合用药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再感染
不同菌株,半年内发作两次
6月(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复发
相同菌株
杀菌性抗生素不少于6周
预防
多喝水,勤排尿
阴部清洁
避免尿路器械使用,应用时无菌操作
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生素
性交后立即排尿
急性肾损伤AKI
概述
各种病因短时间内肾功能快速减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伴有氮质产物,如肌酐、尿素氮潴留,水、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起始期(持续数小时到数周)
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可逆转
进展期(持续数天到数周)
GFR进行性下降,部分患者出现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
持续期(常持续1-2周)
GFR持续下降,尿毒症表现
三高:高磷高钾高镁
三低:低氯低钙低钠
两中毒:酸中毒,水中毒
水钠代谢紊乱:水钠潴留
恢复期(持续数天至数个月)
GFR逐渐升高,肾小管恢复相对延迟,尿量增多
检查
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
肾活检
鉴别检查(通过尿检)
肾前性(来的血,少引起GFR下降,尿浓缩)
尿比重:高 尿渗透压:
尿钠:少 肾衰指数:
血尿素氮/血清肌酐:高
治疗:补液实验
缺血性(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尿稀释)
尿比重:低
尿钠:多
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低(肾损害,肌酐值高,比重低)
治疗
早期干预治疗
营养支持疗法,优质蛋白饮食
并发症处理
肾脏替代治疗(透析)
紧急透析指征
预计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7.2)
高钾血症(K>6.5mmol/L或出现严重心率失常等)
积极利尿治疗无效的严重肺水肿
严重尿毒症症状,如脑病、心包炎、癫痫发作
慢性肾衰竭CRF出大题
定义:慢性肾脏病(CKD)发展到慢性肾衰竭
分级(5级:15 30 60 90)
一级:>=90
二级:60-90
三级(45):
45-60
30-45
四级:15-30
五级:<15
晚期,以替代治疗为主
病因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三高三低两中毒,水钠潴留
物质代谢紊乱
心血管系统表现: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最常见死因),心衰,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
呼吸系统:肺水肿,X线“蝴蝶翼”
胃肠道:最早症状
血液系统:肾性贫血(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出血倾向,血栓形成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反应淡漠、精神异常等“尿毒症脑病”,“不宁腿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紊乱
肾性骨病🦴:高转化性骨病最多见
治疗(大题)
早期预防治疗
及时有效低控制高血压,目标<130/80mmHg
ACEI和ARB的应用
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睡前6.1-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控制蛋白尿
营养治疗:保障足够的能量摄入
慢性肾衰及并发症治疗
纠正酸中毒、水钠紊乱
纠正代酸性中毒: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
水钠紊乱防治:限制钠摄入量
高血压治疗
贫血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